老李头等兄弟两个都忙去了,赶紧回屋去看小妮子,进到屋里就对上圆溜溜的大眼睛,“哟!我家的妞妞醒啦!”老李头抱起孩子,眼里全是从未见过的温柔。
老李头也没给孩子取名字,农村的孩子取名晚,反正李家还没有女孩子,老李头决定就叫妞妞,于是大家也就妞妞妞妞的叫,就这样小妞妞就在李家留了下来。
小妞妞吃饱喝足也不哭不闹,每天只要不睡觉就睁着大眼睛随着老李头转,老李头也喜欢抱着这个机灵的丫头。
“老头子,你看,这小丫头多机灵。”王氏凑了过来,用粗糙的围裙擦了擦手,“这么点大就会冲着人笑,跟能听懂说话似的。”
老李头连连点头,心里既忧又喜,喜的是这孩子的确聪慧,忧的是那身绸缎衣服无不昭示着她的来历不凡。他叹了口气,把孩子递给王氏:“好好照看着,我去地里看看。”
老李头来到村口的高粱地,惊讶地发现原本己经快要枯死的高粱有些反绿了,有的杆上也冒出了新芽,他蹲下身,刨开面上干燥的泥土,指尖却碰到一点,他抬头看了看天空,不知什么时候飘来了几朵白云,遮住了毒辣辣的太阳。
“要下雨了!”老李头兴奋地想,果然,不一会儿大滴的雨水落下,打在干躁的地上,显出一个个水印,很快泥土全部湿透,整个平溪村感觉都活了过来,老李头也顾不得身上衣服湿透,高兴地在原地转了几圈,双手合十,嘴里不停地叨叨:“谢谢老天爷,谢谢老天爷!”
这雨来的急去的也快,下了半个时辰左右就停了,却让整个平溪村都活了过来。
可能妞妞也是一个有福气的,来到老李头家的第二天,天空下了一场雨,这雨也下的怪,就下到平溪村范围,远一点的地方照样阳光毒辣,乌云都没有一朵;虽然下雨的量不算太大,至少不用担心庄稼旱死了,过后又陆陆续续的下了几场雨,首到这时大家的心才算是彻底的安定了下来。
老李头觉得是妞妞的到来了才下的雨,一定是妞妞的功劳,他家的妞妞就是个小福星,就是出去闲话家常的时候,都喜欢把妞妞抱在怀里,基本上是走到哪儿抱到哪儿。
随着小妞妞一天天的长大,妞妞的聪明和天赋就一点点的显示了出来,不到一岁就会喊“爷爷奶奶”,就能走路,一岁半就能记住很多的词语,但凡是大人当着她的面说过的话,隔几天你再问她,她都还能一字不差地背出来,这就是天赋!
这天,老李头叫上一家人开了一个家庭会议,商量妞妞的教育问题,妞妞这么逆天,可不能把天赋埋没了,需要好好的引导和教学,再说凭借捡到妞妞时,妞妞身上穿的绸缎衣服看来身份肯定不简单,万一她的家人找来要认回妞妞的话,也不至于回去后什么都不懂被别人欺负而太过吃亏。
“我决定让柱子和妞妞的去私塾读书。”老李头斩钉截铁地道。
“这……”媳妇有些不太高兴,“妞妞才三岁,又是个女娃……”
老李头一拍桌子,眼睛一瞪,“女娃怎么了,你没见她多聪明,以后定是个有出息的。”
王氏连忙拉了拉媳妇的袖子,示意她不要再说了。
最后大家一致决定送大孙子柱子和妞妞去村里的私塾读书,不能耽误了孩子的成长。
村里的私塾先生是有童生功名的蒋夫子,蒋夫子学问还是不错的,可能是运气有点被,屡次考都不中秀才,自己也缺乏了信心,来到远离城镇的平溪村游学,立即就被平溪村平静安逸的生活氛围给吸引住了,立马决定在平溪村开一个私塾,教小孩子们读书。
老李头揣了六十文铜钱,提着拜师礼:一只腊兔,一只腊野鸡,一把芹菜,一把葱去到私塾找蒋夫子,虽然拜师礼是简陋了一些,在农村来说还是不错的,礼轻情意重嘛!
“蒋夫子,有空吗?”老李头到了私塾正好是中午下学时间。
“老李哥有事吗?快请进,进屋来说。”蒋夫子热情地道。
“蒋夫子,我今天来是因为我家的两个娃娃来求你,柱子都五岁了,到启蒙的时候了,妞妞从小就聪明,你应该也听说了,虽然现在也才三岁,我们希望她能跟着哥哥一起来读书。”老李头边说边把礼物放到桌子上,自豪地说着。
“妞妞也太小了吧,再说我这也从来没有收过女孩子,况且是这么小的学生,是不是有点不合适。”蒋夫子有些为难。
“蒋夫子,你放心,我家妞妞很聪明,也很听话,上学就让他跟柱子坐到一起就行,她会乖乖听话,不会给你添乱。”老李头小心翼翼的恳求着,又摸出六十文钱递给蒋夫子,希望看在妞妞聪明可爱上能收下。
在蒋夫子私塾读书一人一个月是三十文束脩,不管饭,不买学习用具,读书很费钱,一般的家庭是供不起读书娃,大部分家庭只让大的娃来启蒙读个两月,多多少少会认一些简单的字,会写自己的名字,就可以把学到的东西给家里的弟弟妹妹,让他们识得一些简单的字就可以了,像老李头这样一下子拿出两个人的束脩还是不多见的,更不要说其中还有一个小女娃,可以说李家是把这个小女娃宠上天了。
蒋夫子想了想,然后看着老李头,一脸严肃地说道:“这样吧,先让你家那两个孩子过来试试看,要是他们不听话,或者9坐不住,那可就不能再来上学了,毕竟大家都在一个村子里,有些话还得提前说清楚,免得以后大家都尴尬。”
老李头听了蒋夫子的话,连忙点头称是,表示一定会让孩子们好好表现;他心里暗自松了一口气,觉得蒋夫子虽然要求严格,那也是为了孩子们好。
老李头满脸笑容地跟蒋夫子道别后,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