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阳逐光录
暖阳逐光录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暖阳逐光录 > 第26章 立后

第26章 立后

加入书架
书名:
暖阳逐光录
作者:
是十三阿哥
本章字数:
9006
更新时间:
2025-07-09

初夏的晨光透过雕花窗棂,在御书房的青石地上投下斑驳光影。萧暖端坐在案几前,眉头微蹙,手中的朱笔悬在奏折上方迟迟未落。这是楚墨交给她的任务——批阅各州县关于春耕的奏报,筛选出需要特别关注的地区。

"泗水县请求减免赋税..."她小声念着,在旁边的纸上记下要点,"去岁蝗灾,今春雨少..."

门被轻轻推开,萧暖抬头,看见楚墨站在门口,一身素白常服,腰间只悬着一块玉佩。登基以来,他极少穿得如此简单。

"陛下?"萧暖连忙起身行礼。

楚墨摆手示意她坐下,走到案前拿起她做的笔记:"进展如何?"

"己阅完三十七份,标记出九个需要减免赋税的县。"萧暖指向地图,"主要集中在西北一带。"

楚墨点头,眼中闪过赞许:"与户部的统计基本吻合。"他忽然轻咳两声,脸色略显苍白。

"陛下不该起身的。"萧暖忍不住责备,连忙倒了杯热茶递过去,"御医说了还需静养半月。"

楚墨接过茶盏,指尖不经意擦过她的手背,一丝温热瞬间从接触点蔓延开来。萧暖迅速缩回手,假装整理案上文书掩饰脸上的燥热。

"朕有要事与你商议。"楚墨抿了口茶,神色忽然严肃起来,"三日后的大朝会,朕准备宣布立后之事。"

萧暖手中的奏折"啪"地掉在案上。虽然楚墨在地牢外说过类似的话,但她只当是一时冲动。

"陛下,这...太仓促了。"她声音发紧,"朝中反对声不小..."

"正因如此,才要尽快定下来。"楚墨目光灼灼地看着她,"周家虽除,但余党未清。立你为后,既能安定人心,又能震慑宵小。"

萧暖低头,手指无意识地着案几边缘:"可我的出身..."

"朕己命史官修订典籍,明确记载你是前朝忠烈之后,与萧将军情同父女。"楚墨语气坚定,"更何况,你救驾有功,满朝皆知。"

萧暖抬头,对上楚墨炽热的目光,心跳如擂鼓。她知道这不是一时兴起——楚墨的眼神里有深思熟虑后的决心,也有掩藏不住的柔情。

"陛下,"她深吸一口气,"能否容我想个更稳妥的办法?"

楚墨挑眉:"比如?"

"比如...三年之约。"

"三年之约?"

萧暖点头,思路逐渐清晰:"请陛下公开宣布,给我三年时间学习治国理政。若三年后我能证明自己堪当国母之责,再议立后之事;若不能,我自愿退出。"

楚墨若有所思:"你这是给那些反对的大臣一个台阶下。"

"也是给我自己时间成长。"萧暖轻声补充,"我不想...因为救命之恩或别的什么原因坐上后位。我想凭实力赢得朝野尊重。"

楚墨凝视着她,忽然笑了:"你总是出乎朕的意料。"他伸手轻轻抬起她的下巴,"好,就依你。但朕有个条件。"

"陛下请说。"

"这三年,你要住在宫中,随朕学习治国之道。"

萧暖眼睛一亮:"求之不得。"

三日后的大朝会,楚墨当众宣布了"三年之约"。朝堂上一片哗然,以礼部侍郎郑洵为首的保守派强烈反对,称"女子干政有违祖制";而萧远和靖安王则鼎力支持。争论持续了两个时辰,最终在太后出人意料地表态支持下,方案获得通过。

"哀家观萧暖这孩子己久。"太后声音不大却掷地有声,"她既有将门之女的胆识,又有贫民之女的仁心。若三年后真能证明自己,未尝不是大梁之福。"

萧暖站在殿侧,看着太后慈爱中带着审视的目光,突然明白了什么——这或许是太后给她的考验,也是一个母亲对儿子选择的尊重。

朝会结束后,萧暖在回廊遇见楚昭。自叛乱平定后,两人见面次数屈指可数,每次都是公务往来,再没有从前屋顶赏月的闲适。

"恭喜。"楚昭微笑着拱手,"三年后就要改口称你娘娘了。"

萧暖脸颊发热:"世子说笑了。这三年我需加倍努力,才能不负众望。"

楚昭深深看了她一眼:"你从来都能做到想做的事。"他顿了顿,"其实,我是来道别的。"

"道别?"

"北疆需要有人镇守。"楚昭语气平静,"我向陛下请命,三日后启程。"

萧暖胸口突然一阵刺痛。北疆苦寒,战事频发,此去凶险难料...

"一定要去吗?"她轻声问。

楚昭望向远处盛开的石榴花:"有些距离,对所有人都好。"

这句话背后的含义让萧暖无言以对。是啊,若楚昭留在京城,三人之间永远隔着一层无法言说的尴尬。

"什么时候回来?"她最终问道。

"不知道。"楚昭笑了笑,"也许三年后,回来喝你们的喜酒。"

萧暖鼻子一酸,强忍泪水:"一定要平安回来。"

楚昭点头,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布包:"临别赠礼。"

萧暖打开布包,里面是一枚青玉平安扣,温润如水,刻着精细的云纹。她认出这是楚昭常年佩戴在颈间的物件。

"这太贵重了..."

"收下吧。"楚昭轻声道,"它在北疆护佑过我多次,希望也能护佑你。"

萧暖紧紧握住玉扣,感受着上面残留的体温:"谢谢。我会等你...等你们凯旋。"

最后一句话让楚昭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但他很快恢复了平静:"保重。"

三日后,楚昭率军离京。萧暖站在城墙上,看着那个挺拔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尘土飞扬的官道尽头。风吹起她的衣袂,也带走了眼角未落的泪水。

楚墨不知何时来到她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他会回来的。"

萧暖点头,却说不出话来。她知道楚墨明白她的感受——这个曾经为她挡箭的帝王,比任何人都懂得她心中的纠结。

时光如流水,转眼半年过去。萧暖逐渐适应了宫中生活,每天天不亮就起床,随楚墨学习治国之道。早朝后批阅奏折,午后与六部官员议事,傍晚还要研读史书典籍。忙碌的日程让她无暇多想,但每当夜深人静时,楚昭临别时的眼神总会浮现在眼前。

这日,萧暖正在整理南方水患的奏报,一个小太监匆匆跑来:"萧大人,陛下请您即刻去御花园!"

萧暖放下朱笔,跟着小太监穿过重重宫阙,来到御花园深处的梅林。时值盛夏,梅树郁郁葱葱,楚墨独自站在林间小亭中,背影挺拔如松。

"陛下。"萧暖行礼,"有何急事?"

楚墨转身,手中竟拿着一把粗糙的木剑——那是萧暖初学剑时随手刻的,后来不知丢到哪里去了。

"认得这个吗?"楚墨眼中带着笑意。

萧暖瞪大眼睛:"这...这是我做的木剑!怎么在陛下这里?"

"你落在将军府的。"楚墨轻抚剑身上的刻痕,"萧逸交给朕的。"

萧暖接过木剑,想起那个笨拙的自己,不禁莞尔:"当时还划伤了手,兄长骂我糟蹋好木头。"

楚墨突然一把拉过萧暖紧紧拥入怀里,这个举动吓得萧暖差点扔掉木剑:"陛下?!"

"暖暖。"楚墨仰头看着她,眼中是从未有过的认真,"半年相处,朕越发确信,你就是朕想共度一生的人。不必等三年了,现在就答应做朕的皇后,好吗?"

萧暖脑中一片空白"陛下...这...""朕知道你在顾虑什么——朝臣反对、出身卑微、能力不足..."他松开她,双手握住她的肩膀,"但朕不在乎。朕只在乎你愿不愿意。"

萧暖眼眶发热,眼前浮现出这近半年来的点点滴滴——楚墨手把手教她批阅奏折,在她困倦时悄悄盖上外袍,为她的每一个进步由衷欣喜...

"我愿意。"她听见自己说,"但不是现在。"

楚墨皱眉:"为何?"

"因为我想堂堂正正地站在你身边。"萧暖抬头,首视他的眼睛,"给我剩下的两年半时间,让我证明给所有人看,我萧暖配得上这个位置。"

楚墨凝视着她,突然笑了:"你这个小顽固。"他轻轻将她拉入怀中,"好,朕答应你。但有个条件。"

"陛下总是爱提条件。"萧暖小声嘀咕。

楚墨低头,在她耳边轻声道:"以后没人的时候,叫我的名字。"

萧暖耳根发烫,轻轻点头:"楚墨。"

这个简单的称呼似乎打开了某种闸门。楚墨紧紧抱住她,下巴抵在她发顶:"暖暖,朕...我会等你,不管多久。"

远处传来脚步声,两人迅速分开。李德全小跑过来,气喘吁吁:"陛下!北疆捷报!靖安王世子大破敌军,斩首三千!"

萧暖和楚墨同时露出喜色。楚墨接过军报快速浏览:"好!楚昭果然不负众望!"

萧暖悄悄握紧胸前的青玉平安扣,心中默念:平安就好。

捷报很快传遍朝野,反对立后的声音因此减弱了不少。毕竟,连靖安王世子都支持这门婚事,其他人还有什么好说的?

接下来的日子,萧暖更加努力学习治国之道。她不仅研读经典,还经常微服私访,了解民间疾苦。在她的建议下,楚墨推行了一系列惠民政策:减免灾区赋税、兴修水利、整顿吏治...百姓们开始亲切地称她为"暖阳夫人"。

这日,萧暖正在批阅奏折,楚墨突然兴冲冲地进来:"暖暖,看谁回来了!"

萧暖抬头,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站在门口——楚昭!他比半年前更加精瘦,皮肤被北疆的烈日晒得黝黑,但眼神依然清亮如星。

"世子!"萧暖惊喜地站起来,差点打翻砚台。

楚昭微笑着行礼:"萧大人。"然后转向楚墨,"陛下,臣幸不辱命。"

楚墨亲自扶起他:"辛苦了。北疆情况如何?"

"暂时平定。"楚昭汇报道,"但边境部落蠢蠢欲动,臣担心..."

"担心什么?"楚墨皱眉。

楚昭犹豫了一下:"臣怀疑朝中仍有周家余党暗中联络外敌。"

萧暖心头一凛:"有证据吗?"

"截获了几封密信,但还不足以指认幕后之人。"楚昭从怀中取出几封信,"请陛下过目。"

楚墨接过信件,快速浏览,脸色越来越沉:"果然...这事必须彻查。"

三人商议至深夜,决定由楚昭暗中调查朝中可疑之人,萧暖则通过民间渠道收集情报,楚墨坐镇中枢调度。

议事完毕,楚昭告退。萧暖送他到宫门口,月光如水,洒在两人肩头。

"这半年...还好吗?"萧暖轻声问。

楚昭仰头望月:"除了想你...们都好。"

这个刻意的停顿让萧暖心跳漏了一拍。她低头看着地上两人几乎相触的影子:"北疆苦寒,你瘦了。"

"结实了不少。"楚昭笑着展示手臂肌肉,"倒是你,朝政繁忙,要注意休息。"

两人沉默地走了一段,楚昭突然问道:"听说陛下向你求婚了?"

萧暖脸颊发烫:"你怎么知道?"

"军中都在传。"楚昭语气平静,"说陛下在梅林紧紧抱住萧大人..."

"他真是...什么都往外说。"萧暖扶额。

楚昭停下脚步,认真地看着她:"你答应了吗?"

"算是吧。"萧暖轻声回答,"但坚持等到三年期满。"

"为什么?"

萧暖抬头,首视楚昭的眼睛:"因为我想确定...这是对所有人最好的选择。"

楚昭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最终化为温柔的微笑:"你总是考虑得这么周到。"他从怀中取出一个小盒子,"给你的礼物。"

萧暖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枚精致的银簪,簪头做成弓箭形状,箭尖却是一朵小小的梅花。

"北疆匠人打的。"楚昭解释道,"箭象征力量,梅代表坚韧...很适合你。"

萧暖鼻子一酸,小心地收好簪子:"谢谢。我会珍藏的。"

楚昭深深看了她一眼,突然伸手轻轻拂去她发间的一片落叶:"保重,暖暖。"

"你也是。"萧暖努力微笑,"早点回来。"

楚昭点头,转身走入月色中。萧暖站在原地,看着他挺拔的背影渐渐远去,手中紧握着那枚银簪,心中百感交集。

回到寝殿,萧暖取出楚昭送的青玉平安扣和银簪,放在枕边。月光透过窗纱,在两件礼物上洒下温柔的光晕。她轻轻抚过银簪上的梅花纹路,忽然明白了楚昭的心意——他在用自己的方式,祝福她和楚墨。

泪水无声滑落。有些人,注定只能活在回忆里;而有些爱,终将升华为另一种形式的存在。

窗外,一轮满月高悬,清辉洒满皇城。新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