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脊梁
钢筋脊梁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钢筋脊梁 > 第24章 冰棱与潮头

第24章 冰棱与潮头

加入书架
书名:
钢筋脊梁
作者:
南粤帅奇门
本章字数:
5674
更新时间:
2025-06-22

杨帆的深度报道《冻土之下:零下二十度的血与冰棱》如同引爆了一颗深水炸弹。

黄金时段播出。镜头冷酷地切割着画面:张春梅缠满纱布、毫无血色的双手特写;李响在小出租屋单腿蹦跳着煮方便面,镜头扫过桌上散落的催缴账单;冻库班组长压低声音的录音:“上面让干就得干,防护服?不够数!冻伤了?那是‘个人体质问题’!”最后定格在宏建集团LOGO与“鲜速达”股权关系图的叠加画面下,杨帆低沉有力的画外音:“当‘灵活用工’成为规避责任的冰甲,当算法成为压榨的新皮鞭,当资本的血脉深植于冻土之下,这声‘春雷’,能否真正劈开坚冰,让阳光照进最寒冷的角落?”

舆论瞬间沸腾。网络热搜前十占了三条。社交媒体上,“鲜速达冻人”、“骑手不是个体户”、“宏建集团”成为风暴眼。愤怒的声浪席卷而来,要求彻查严惩的呼声震耳欲聋。

“劳动者权益保障中心”的电话彻底被打爆。陈默和林小雨的嗓子己经沙哑,接待区挤满了闻讯而来的新面孔:有同样在低温仓库冻伤手指的工人,有因算法误判被平台无理克扣工资的外卖员,有被所谓“合作”模式套牢、工伤无人问津的网约车司机……老周那张汇款单压着的玻璃罩,成了无声的祭坛,吸引着更多带着血泪的“祭品”。

“周叔!你看这个!”林小雨顶着黑眼圈,激动地将平板推到老周面前。屏幕上,是市劳动监察支队官网刚刚发布的紧急通告:“针对‘鲜速达’冷链公司涉嫌严重违反劳动安全法规及侵害劳动者权益问题,即日成立专案组,由支队长亲自挂帅,联合安监、公安部门进驻调查!并启动对相关‘灵活用工’平台劳动关系的全市专项排查整治!”

“好!”王福贵狠狠一拍桌子,“炸他娘的!看他们还怎么狡辩!”

老周脸上却没什么喜色。他布满裂口的手指,正捻着一张刚从医院带回来的缴费单——张春梅的二次清创手术费和抗感染药费,数额刺眼。王福贵带人守住了病房,暂时挡住了“鲜速达”的骚扰,但这冰冷的账单,却比任何威胁都更沉重地压在张春梅夫妇心头。钱,终究要有人出。

“雷响了,雨呢?”老周嘶哑的声音在短暂的兴奋后响起,像冷水浇下,“张春梅的药费单,谁给报销?李响的腿,误工费找谁要?光打雷不下雨,庄稼还是得旱死。”

办公室里热烈的气氛顿时凝滞。陈默看着那张缴费单,眼神复杂。林小雨抿紧了嘴唇。

“还有,”老周浑浊的目光扫过众人,“宏建那边,就这么干挨打?”

仿佛为了印证老周的忧虑,第二天,风向就起了微妙的变化。

几篇看似“客观理性”的分析文章悄然爬上主流财经网站。“探讨新业态用工困境:平衡权益保障与市场活力”、“‘春雷行动’应避免‘一刀切’,警惕误伤地方经济支柱”、“宏建集团:地方纳税大户的转型阵痛”。文章旁征博引,字里行间将宏建塑造成承担巨大社会责任、解决大量就业、却在转型期遭遇“非理性”舆论冲击的悲情角色,暗示“鲜速达”问题只是个别现象,过度追责将影响地方经济大局。

更首接的压力,落在了杨帆头上。

“劳动者权益保障中心”的门被猛地推开。杨帆夹着公文包,脸色铁青地大步走进来,身后跟着一脸忧色的陈默。

“老周!”杨帆将一份文件“啪”地拍在老周旧木桌上,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看看!台里转来的!”

那是一份措辞“严肃”的公函,来自市里某个重量级的“企业发展促进协会”。公函“高度肯定”电视台舆论监督的作用,但“委婉提醒”新闻报道应“全面、客观、稳妥”,避免“片面聚焦个案,引发社会对立情绪”,“尤其对地方经济有重要贡献的龙头企业,报道更应审慎,为优化营商环境创造良好舆论氛围”。末尾,“建议”对相关报道“后续处理持更稳妥态度”。

办公室里的空气瞬间冻结。王福贵瞪着眼,拳头捏得咯咯响。林小雨脸色发白。谁都明白这轻飘飘的“建议”背后沉甸甸的分量。

“娘的!这是威胁!”王福贵低吼道。

杨帆扯了扯嘴角,露出一丝冰冷的嘲讽:“不只这个。宏建的人,拐弯抹角托话过来了,说‘误会可以澄清’,‘问题可以协商解决’,甚至暗示可以给张春梅‘一笔过得去的补偿’,前提是……”他目光锐利地看向老周,“报道到此为止,后续不再深挖,尤其是宏建参股和他们在其他领域类似的用工模式。”

“想捂盖子?”陈默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愤怒,“用钱堵嘴?”

老周没看那份公函。他佝偻着背,目光落在玻璃罩下那张冰冷的汇款单上。“刘老蔫”的名字像一根刺。他布满老茧的手指,无意识地着额角那道粉红色的旧疤,疤痕在压抑的气氛下似乎隐隐发烫。

“张春梅的手术费,宏建肯出吗?”老周突然问,声音嘶哑。

杨帆一愣:“他们暗示的‘补偿’,应该包括这个。”

“李响的误工费呢?”

“这个……没具体提。”

“那些被他们用同样手段开除、手指也快保不住的冻伤工人呢?”

杨帆沉默了。

老周慢慢站起身,走到窗边。窗外,“春雷行动”的横幅依旧在风中招展,鲜艳刺目。楼下街道车水马龙,城市在巨大的惯性中运转。他佝偻的身影映在玻璃上,像一根孤独的、倔强的老树。

“钱,能买命吗?”老周的声音不高,却像钝器敲打着每个人的耳膜,“蔫子哥的命,张春梅冻掉的指头,李响摔断的腿……能用钱买回来吗?”

他转过身,浑浊的目光扫过杨帆铁青的脸,扫过陈默、林小雨、王福贵紧绷的神情,最后落回桌上那份冰冷的公函。

“盖子捂上,脓疮就不烂了?”老周嘴角扯出一个极其难看、却锋利如刀的弧度,“宏建今天能冻掉张春梅的指头,明天就能冻掉别人的!今天能把李响当‘个体户’甩出去,明天就能甩掉千千万万个‘李响’!这冻土下的根,不挖出来晒晒太阳,春雷炸一百遍,冻的还是底下的人!”

他走到桌前,布满裂口的手指,没有碰那份公函,而是拿起杨帆带来的那份报道文案,用力拍了拍,纸张发出沉闷的声响。

“杨记者,”老周盯着杨帆的眼睛,那浑浊的眼底深处,是冰层下奔涌的熔岩,“你的笔,是镐头。我们的骨头,也是镐头。盖子掀开一条缝,他们就怕了,就想捂回去?”

他顿了顿,嘶哑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近乎悲壮的决绝:

“告诉他们——”

“捂不住!”

“这冻土下的脓,流定了!”

“这盖子——”

老周的手指重重戳在报道文案上宏建集团的LOGO上,一字一顿,如同钢钉凿进冰面:

“掀!到!底!”

办公室里一片死寂,只有老周粗重的喘息声。窗外,风似乎更大了,吹得“春雷行动”的横幅猎猎作响,像一面不屈的战旗。杨帆看着老周额角那道在怒意下仿佛要燃烧起来的粉红疤痕,看着那双浑浊却燃烧着火焰的眼睛,他脸上铁青的怒色渐渐沉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坚硬、更加冷冽的锐利。

他一把抓起那份“建议”公函,看也没看,三两下撕得粉碎,雪白的纸片纷纷扬扬落下。

“好!”杨帆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记者的铮铮铁骨,“老周,这镐头,咱们一起挥到底!下一期,《冻土下的根:宏建‘灵活用工’生态链调查》!我倒要看看,这脓包底下,连着哪座冰山!”

风暴并未平息,反而在看似要转向的关口,被一股来自底层的倔强力量,更猛烈地推向了未知而凶险的深海。冰棱的反光下,暗流汹涌,更大的潮头,正在蓄力。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