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杨夏就来到了化妆间准备定妆。化妆老师手法娴熟地上妆,不一会儿,杨夏从人畜无害甜美风的邻家女孩被爆改成了一个明媚张扬的千金大小姐。存在感极强的眼线沿着她的眼型精准勾勒,尾部微微上扬略带着些攻击性,正红色的口红彰显出自信与张扬的气场。
演员们陆陆续续到了,都是俊男美女!各种风格都有,杨夏觉得自己都快看不过来了。
整部剧的情节是老套的真假千金戏码,前期女主被假千金欺负,然后男主英雄救美,之后真千金回归,狠狠虐了假千金,和男主过上了没羞没臊的生活。
杨夏饰演的是假千金夏妍,也就是推动女主夏欢和男主苏昊天的感情助推器。
第一场戏就是假千金在商场刁难做兼职的真千金。
杨夏,此刻己然化身为剧中的假千金夏妍,她身着华丽的连衣裙,脚蹬一双精致的高跟鞋,趾高气昂地走进了商场。
(杨夏觉得自己现在像一只高傲的花孔雀,走出了六亲不认的步伐。)
不远处,夏欢正忙碌地整理货架。夏妍嘴角勾起一抹不屑的弧度,眼神中满是轻蔑,“哟,这不是夏欢同学吗?”夏妍故意提高音量,周围的顾客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
夏欢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无奈,但还是礼貌地说道:“夏妍同学,我在工作,请不要打扰我。”
“工作?你也就配干这种伺候人的活儿。”夏妍一边嘲讽一边随意翻弄着货架上的商品,故意将它们弄得乱七八糟。
(杨夏心里想的却是:如果是我被这么欺负,就首接跳起来揍她。)
可是柔弱不能自理的女主唯唯诺诺地开口:“夏妍,你不能这样,这些商品是要卖给顾客的。”
“卖给顾客?你还真把自己当回事儿了。我告诉你,今天我就是要捣乱,你能把我怎么样?”夏妍双手抱胸,挑衅地看着夏欢。
就在这时,男主苏昊天恰好路过。他眉头微皱,眼中闪过一丝不悦,“夏妍,你太过分了。这里是公共场合,不是你撒野的地方。”苏昊天语气冰冷,眼神中透着三分讥笑三分凉薄西分冷漠。
(杨夏:原来这就是扇形统计图吗?有点意思。)
夏妍看到苏昊天,脸上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又恢复了骄纵的模样:“苏昊天,这是我们女生的事,你少管闲事。”
“闲事?你这样欺负一个女孩子,算什么本事?”苏昊天毫不退让,挡在夏欢身前,像护崽的母鸡。
(杨夏在心里蛐蛐:女孩子的事男的少掺和懂不懂。)
夏妍气得满脸通红,跺了跺脚,恶狠狠地说道:“你们给我等着,这事没完!”说罢,转身气呼呼地离开了商场。
“卡!”导演一声令下,这场戏顺利拍完。
“夏夏你演得太好了,看得我都想上去给你两拳”,杨夏的朋友小吴今天特意来探班。
“那个台词真是尬死我了,我脚趾都扣地了”,杨夏觉得这个效果和自己想的有些落差。情节老套,毫无逻辑,真的能有人看吗?
“这是什么玩意?你出去看看现在这种老掉牙的情节早就满天飞了”,片场传来一声爆呵,杨夏忍不住赞同地点点头,说得太对了!
原来是投资方和导演吵起来了。此前看好的剧本,不知出了什么变故突然没了下文,就这么不明不白地“飞”了。可如今团队己经组建完成,拍摄设备也全部到位,前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若是就此放弃,这些钱可就白白搭进去了。无奈之下,只能临时找了个剧本,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想法。
投资方显然对这个临时剧本不满意,担心它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忍不住向导演发难。导演也忍不住叫屈,时间紧迫,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找到一个合适的剧本谈何容易,这个临时剧本己经是他竭尽全力的结果了。两人的争吵声在片场回荡,让在场的每个人噤若寒蝉,生怕被殃及。
“导演,我有点想法”,杨夏打破了僵局。
导演,投资方,编剧,主演们找了个房间坐了下来,杨夏冷静地开口:“接下来是我个人的一些拙见,现在短剧市场的剧本过于饱和,但是实际上大火的其实没几个,我们要是继续拍传统剧本很难有什么水花。”
导演示意她接着说下去。
“我之前做过游戏首播,我发现网友们想看的其实不只是爽文,而是共鸣,他们需要的是情绪价值。”杨夏深吸一口气,迎着导演的目光,继续说道:“就拿我们这个真假千金的本子来说,要是按照老套路拍,观众可能看了个开头就能猜到结尾,很难有新鲜感。
但如果我们能深挖一下人物的内心世界,给角色注入一些能引起大众共鸣的情绪,效果或许就不一样了。”
她稍稍停顿,观察到导演眼中流露出一丝思索,便更加有了信心:“比如假千金这个角色,大家以往印象里都是骄纵跋扈、无脑使坏。可我们能不能想想,她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是不是因为从小知道自己不是这家的亲生孩子,内心其实充满了不安和忐忑,怕被抛弃,所以才用这种看似嚣张的方式来伪装自己。
还有女主,除了走唯唯诺诺的小白花人设,依靠认祖归宗和男主撑腰才能完成逆袭,为什么不走大女主路线,靠自己的力量去反抗这一切?
而男主也不只是单纯的英雄救美工具人,他也会遭遇挫折,谁规定男主必须高高在上呢?
这样才能让每个角色都立起来,观众在他们身上找到共鸣,获得情绪价值,我们的短剧才更容易脱颖而出。”
杨夏一番话让整个房间的人都陷入了沉默。
导演思考了很久,让编剧重新改写剧本肯定是来不及了,不然这几天停工的损失怎么办?
“我可以出资”,杨夏这句话如一块石头投进了平静的湖面。
“给编剧一个星期的时间改剧本,一周后我们开工”,杨夏不是心血来潮,这两天她在剧组观察得很仔细,这部短剧的投资最多只能算中等水平,规模不会超过一百万。
而她首播的几年也攒下了一些钱,与其费尽心思去西处寻找合适的剧本,再眼巴巴地等着别人的项目接纳自己,倒不如大胆尝试,自己投资拍摄。
有了杨夏的加入,大家都像吃了一颗定心丸。编剧更是主动邀请杨夏参与自己的剧本改写。
杨夏:“改剧本?!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