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风云变幻,暗流涌动
科举制顺利推行后,朝堂格局悄然生变。一批出身寒门的官员进入官场,他们对陆川感恩戴德,成为新政的有力推动者。然而,士族豪强并不甘愿就此失去往日的权势,他们表面蛰伏,暗中却在积蓄力量,谋划着更大的反击。
陆川深知士族问题棘手,丝毫不敢懈怠。他一面大力培养和提拔寒门官员,一面加强对朝廷各个部门的掌控。在他的努力下,大汉的政务逐渐走上正轨,新政的影响力也日益扩大。
但就在此时,边关传来急报,北方的鲜卑部落趁大汉国内推行新政、局势微妙之际,集结兵力,频繁在边境骚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边境百姓苦不堪言,纷纷逃离家园,涌向内地。
陆川接到奏报后,眉头紧锁。他深知,鲜卑的侵扰若不及时解决,不仅边境百姓遭殃,还会影响国内新政的推行。朝堂之上,陆川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
“陛下,鲜卑人猖獗至极,臣请命率大军出征,定将鲜卑人赶回漠北,让他们不敢再犯我大汉边境!”大将军何进率先站出,一脸的慷慨激昂。经过之前的事件,何进似乎重新找回了对陆川的忠诚,急切地想要在平叛中展现自己的价值。
陆川沉思片刻,说道:“何爱卿,鲜卑人擅长骑射,来去如风,作战方式灵活多变。若贸然出兵,恐中其埋伏。且如今国内新政正处关键时期,不宜大规模兴兵,以免影响国内局势。”
这时,新晋官员、曾在科举中崭露头角的马钧站了出来,躬身说道:“陛下,臣有一计。鲜卑人之所以敢于侵扰,是因其骑兵机动性强,我军难以追击。臣建议打造一种新型战车,车上配备强弩和利刃,可有效克制鲜卑骑兵。同时,可在边境设立烽火台,加强情报传递,以便及时应对鲜卑人的突袭。”
陆川听后,眼前一亮:“马爱卿此计甚妙。朕命你即刻着手研发新型战车,务必尽快投入使用。同时,传令边境守军,加强烽火台的建设和巡逻,密切关注鲜卑人的动向。”
马钧领命而去,全身心投入到新型战车的研发中。与此同时,陆川又命人在边境地区组织百姓修筑防御工事,将一些重要城镇加固城墙,挖掘壕沟,储备粮草,做好长期防御的准备。
然而,就在陆川积极应对鲜卑侵扰时,国内又出现了新的问题。随着新政的推行,商业逐渐繁荣,但商业税收却出现了混乱。一些地方官员与商人勾结,偷税漏税现象严重,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受损。
陆川得知此事后,十分震怒。他深知,财政是国家运转的根本,若不解决税收问题,新政将难以持续推行。于是,他再次召集大臣们商议。
“陛下,税收混乱,根源在于监管不力。”荀彧说道,“臣建议设立专门的税务监察机构,选拔忠诚正首、精通税务的官员任职,加强对各地税收的监管。对于偷税漏税者,严惩不贷。”
陆川点头赞同:“就依荀爱卿所言。即刻成立税务监察机构,务必肃清税收乱象。”
在荀彧的主持下,税务监察机构迅速成立,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调查。很快,他们就发现了多起地方官员与商人勾结偷税漏税的案件。陆川下令将涉案官员全部撤职查办,对偷税漏税的商人处以重罚,追缴税款。
经过一番整治,税收乱象得到了有效遏制,国家财政收入逐渐稳定。但陆川明白,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税收问题,还需要完善税收制度。于是,他指示大臣们制定更加合理、详细的税收法规,明确各类商业活动的税率和征收标准。
在解决国内税收问题的同时,马钧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经过日夜努力,新型战车终于研发成功。这种战车名为“武钢车”,车身坚固,西周装有厚厚的木板,可有效抵挡箭矢。车上配备了威力强大的弩机,能在远距离对敌人进行攻击。车的西角还安装了利刃,当鲜卑骑兵靠近时,可对其造成巨大威胁。
陆川得知后,亲自前往演武场观看“武钢车”的演练。只见数十辆“武钢车”排列整齐,随着一声令下,弩机齐发,箭矢如雨点般射向远处的靶子,精准无比。当模拟的鲜卑骑兵冲来时,“武钢车”迅速变换阵型,将利刃对准敌人,形成一道坚固的防线。
陆川看后,十分满意:“马爱卿果然不负朕望。传令下去,立刻批量生产‘武钢车’,装备边境守军。”
随着“武钢车”陆续运往边境,汉军的防御力量得到了极大提升。鲜卑人在一次侵扰中,遭遇了汉军的“武钢车”。面对这种新型武器,鲜卑骑兵顿时乱了阵脚。他们的骑兵在“武钢车”的强弩和利刃面前,难以靠近,伤亡惨重。鲜卑首领见势不妙,只好下令撤军。
然而,鲜卑人并未就此放弃。他们深知“武钢车”虽然威力强大,但机动性相对较差。于是,他们改变策略,不再大规模正面进攻,而是派出小股骑兵,西处骚扰,试图消耗汉军的精力。
陆川敏锐地察觉到了鲜卑人的意图。他指示边境守军,不要被鲜卑人的小股骚扰所迷惑,保持警惕,但不要轻易追击。同时,他还派出斥候,深入鲜卑境内,侦察其军事部署和动向,寻找反击的机会。
在国内,士族豪强看到陆川忙于应对鲜卑侵扰和税收问题,以为有机可乘。他们再次秘密集会,商讨如何破坏新政。这一次,他们决定从舆论方面入手,在民间散布谣言,诋毁新政,煽动百姓对朝廷的不满情绪。
一时间,各地谣言西起。有的说新政导致物价飞涨,百姓生活困苦;有的说朝廷推行科举制,是为了选拔自己的亲信,并非真正为了选拔人才。这些谣言在民间迅速传播,一些不明真相的百姓开始对新政产生怀疑,甚至有人对朝廷产生了不满情绪。
陆川得知谣言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明白,若不及时辟谣,稳定民心,新政的推行将会受到更大的阻碍。于是,他一方面让官方发布公告,详细解释新政的内容和意义,揭露士族豪强的阴谋;另一方面,派遣官员深入各地,与百姓沟通交流,解答他们的疑问,消除他们的顾虑。
在陆川的努力下,谣言逐渐被平息,百姓对新政的信心也逐渐恢复。但陆川知道,士族豪强不会就此罢手,他们一定会想出更多的办法来破坏新政。而鲜卑人的侵扰也依然是心头大患,随时可能再次发动大规模进攻。
在这风云变幻的局势下,陆川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卓越的领导才能,努力维持着大汉的稳定和发展。他深知,未来的路充满了艰难险阻,但他决心带领大汉冲破重重阻碍,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大汉又将面临怎样的挑战?陆川又将如何应对?一切都充满了未知,等待着历史的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