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贾张氏心中委屈万分,这些都是棒梗弄来的,她从未动手去偷过任何东西,只是棒梗太莽撞,贾张氏又太单纯,拿回来后竟没想到换个包装蒙混过关。
忽然有人喊道:“还愣着做什么,赶紧把贾张氏送到派出所!”
随后,两个年轻人上前架起她,往外面拖去。
贾张氏这下慌了,连忙大声呼叫:“不是我!这些都不是我偷的!”
大家都愣住了,怎么不是她呢?如果不是贾张氏干的,那会是谁呢?刘海中率先发问:“贾张氏,你说不是你偷的,难道是秦淮茹?”
这时候,大家并没有往棒梗身上想,毕竟棒梗只是一个孩子,谁也不会料到一个小孩子有这么大胆子,偷这么多东西。
秦淮茹见大家的目光投向她,急忙摇手,表示绝非她所为。
“贾张氏,你说吧,既然不是你做的,那么究竟是谁?”
刘海中接着追问道。
贾张氏顿时呆立不动,心里很矛盾——她多想说出棒梗的名字,但那样一来,棒梗肯定会受罚;如果自己不说,就只有去警察局报到了。
秦淮茹见状赶忙凑过来,说:“妈,你快点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虽然嘴上这样说,但她的眼神不停地眨,显然是在暗示贾张氏把责任担下来。
贾张氏原本不愿意让棒梗吃苦头,但是她更加不想自己被抓起来。
“你不赶紧说清楚,就等着去坐牢吧!”
刘海中的声音带着愤怒。
贾张氏心急火燎地说道:“是棒梗……这些东西是我孙子弄回来的。
我也不知道那是赃物,就一首搁在家里了。”
这句话一出口,秦淮茹仿佛被闪电击中,当场就瘫倒在地上。
她后悔不己,如果早知道贾张氏会如此背叛,不如一开始承认是她干的。
然而,一切都晚了。
一听是棒梗,刘海中立刻冲出门外,只见棒梗还在外头玩耍得无忧无虑。
他一把抓住棒梗,“啪、啪”两下就扇了过来。
一声响亮,棒梗愣了一下,随即放声大哭。
屋里的其他人听到外面的动静,也相继跟了出来。
易中海看着哭泣的棒梗,脸上满是心疼:“二大爷,棒梗这么小,你怎能下得手?”
刘海中脸色铁青地说:“他做了错事,教训一顿难道不对吗?”
易中海一时哑口无言。
确实出乎他的意料,没想到是小孩子做了这种事情。
但他身为棒梗的干爹,必须为他撑腰。
“好了,别冲动,咱们冷静一下慢慢解决。”
说着,易中海拉着刘海中回到院子里,将棒梗也带回中间商量。
秦淮茹像母鸡护着小鸡一样紧紧守护着棒梗,寸步不离。
贾张氏却躲在远处,生怕惹上麻烦。
易中海坐下来对大家说:“各位乡亲,咱们的小偷己经找到了,是他家的孩子棒梗干的。
小孩还小,不懂事,这点错误也能谅解吧?咱们就别太计较了,大家把东西拿回去算了。”
易中海试图用和缓的语气减轻对棒梗的指责,可刘海中不买账。
“二大爷,您这话就不对了。
小孩子能随便偷吗?我家的鸡蛋都被拿光了,只剩一个空盘子,你说该怎么办?”
刘海中坚决地说,“如果贾家不赔损失,我就报警!”
易中海脸色一沉,觉得刘海中一点也不给面子。
这时,阎埠贵在一旁随声附和道:“是,我家的花生也被偷了不少,这得赔钱。”
易中海在心里叹了口气,心想你家丢的东西最少还跟着凑什么热闹呢。
紧接着其他住户也都纷纷抱怨:“我家少了几斤面粉。”
“我家少了二两肉。”
“我家也有很多东西丢了,要是不赔我们就报警!”
面对众人的责问,即使易中海平时再有威望,也难为住这个局面。
他思前想后,决定还是努力再争取一下。
无论如何,今天绝不能让棒梗去派出所。
棒梗是他看着长大的干儿子,以后还得指着他养老送终呢,一旦有案底以后就完了。
“行,大家的要求我都明白。
那就说说具体损失吧,我把数字记下来,再商量怎么赔偿。”
大家听了这句话,情绪才稍微平复了些。
阎埠贵赶忙拿来纸笔开始记录。
住户们陆陆续续报出了各自损失。
“我家少了五斤面粉,值西毛钱。”
“我家缺了一些花生米,大约两毛。”
“我家少了二两肉,要赔一毛五。”
统计了一下,在场的十几个住户竟然都表示有损失。
易中海看到这些数字,眉头紧皱——院里总共就二十七户人家,除了自己家、贾家还有曹源他们家几户,剩下的几乎都报失窃。
这根本不可能!易中海意识到,肯定是有人浑水摸鱼,故意多报损失,但是现在争论没有意义,而一旦报警,事情真查清了,棒梗就会被送进少管所,他不想那样。
“大家都辛苦列个明细,等下我们好好谈谈怎么解决。”
易中海最终决定先稳住局面再说。
很快,院子里的损失统计好了。
大院里一共有十八户人家受了影响,总共损失五块七毛六。
阎埠贵把清单递给易中海,说:“易大爷,得给您了,您来掏钱吧。”
易中海一听这话,愣住了,心里想着凭什么让我出钱,就因为我是棒梗的干爹?他不愿意,便把单子拿给秦淮茹看,“秦淮茹,你看这是院子里的损失情况。”
秦淮茹紧紧抱着棒梗,看了一眼清单,说道:“钱都在婆婆那里,你们找她要吧。”
听到这话,易中海转身去找贾张氏:“贾张氏,你想棒梗没事,就得赶紧把钱出了。”
贾张氏看着单子上的数字,心疼极了。
她清楚,自家的棒梗根本没动过这么多东西,但是眼下也没有办法。
贾张氏瞥了一眼曹源,突然想起曹源好像说过有困难可以找干爹。
易中海就站在旁边。
贾张氏脑子一转,觉得眼前有这么个人在,不能错过。
于是她说:“易大爷呀,您知道我家情况,兜里真的一个子儿都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