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夫郎,种田开店宠糙汉
穿越夫郎,种田开店宠糙汉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穿越夫郎,种田开店宠糙汉 > 第 112 章 买牛

第 112 章 买牛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夫郎,种田开店宠糙汉
作者:
歪歪灯
本章字数:
4440
更新时间:
2025-07-07

牲口市离街上集市有些距离,因为占的地方大,设在一片广场上。

周围围着些木桩、栏杆啥的,有的还搭起了简易的棚子,老远就能看见一头头牲畜拴在桩子上。

林清拉着李毅到近前去看。

“哇,毅哥你看,这头牛个头真不小,比李婶子家的那头还壮实些。”

“这位夫郎好眼光,这头牛在我们这一批里面可是数一数二的壮实。”看林清他们俩过来看牛,就有个牲口贩子小哥过来跟他们搭话。

“这牛怎么卖啊?”林清问。

那小哥将牛拽到林清他们面前,让他们看得清楚些,“这头得15两。”

嚯,比他们买两亩田还贵了!

林清朝李毅看看,见他倒是没有什么惊讶的神色,看来市价差不多就是要这么多了。

“我们再看看,我看那边还有骡子?”李毅拉着林清往草棚里去。

“有,不光有骡子还有马呢。”那小哥将棚子的木门拉开,领着两人走近些看。

“骡子是不是比牛还要贵些啊?”林清记得杨秋禾跟他说过来着。

“大体是,跟刚才那头牛品相差不多的骡子是要再贵个一两二两的。骡子体型小,灵巧些,不论是山坡上林地里还是犄角旮旯的地方,它都能去。虽然耐力没有牛好,但爆发力强。驮人拉货啥的脚程也快些。”

那小哥又指了指旁边单独隔开的棚子,“那边的便宜些,有些是牛犊子,还不到干活儿的时候,有些老了点,买回去干活儿干不了几年了。”

林清他俩主要是想买回去耕田的,那还是买牛,而且要买就买头健壮的,老牛就不要了。

这些他俩来前就商量好了,这一圈看下来还是最中意刚开始看中的那头。

“那头15两,能便宜些吗?”李毅问。

“哎呦,这便宜不了了,我们这都是从别的县底下村子里一头一头收来的,怎么也得挣点儿不是?”

这时候想买牛确实只有从牲口市里买了,李毅他们那附近村子没听说有谁家有牛卖的。

“我看二位也是真心想买,不如我再另外送两袋子麦麸喂牛,里面掺的还有些豆渣,够吃上一阵子的了,你们回去也少费些粮食,成不?”

都这样说了,林清他俩也不再争了,利索地掏钱把牛牵走了。

“还好先算了账才来的,不然身上带的银钱都不够。”林清拍了拍牛背,这大块头,瞧着就是干活的好料子,来年田地里的活儿不愁了。

林清将兜里先前列的单子掏出来,“还有不少东西要买呢。”

零零碎碎的,从街头逛到街尾总算是买得差不多了,牛身上的驮架都挂满了。

李毅手里抱着一坛子酒,驮架上不好放,怕给撞碎了。

“这酒回去的时候放秋禾哥家骡车上,不知道他们东西买齐了没有。”林清正跟李毅说呢,到铺子门口,看见王大贵他们己经往骡车上搬了不少东西了。

“清哥儿,你们也买完了?”杨秋禾跟着王大贵还有郑柳他们一起的,两家加起来东西是真不少,骡车上挤得满满当当,王大贵正拿绳子捆紧。

“买了这么一大坛子酒啊,来,车上再给挤挤,李毅你放这儿吧。”

铺子里还有些别人订的东西没来拿,不过时清筠还有徐林兄妹两个都住镇上,后面这还有一两天的杂事就交给他们了。

“走喽,回家去了!”

可不是得走吗,骡车上是坐不了人了,新买的牛也驮着东西,几个人只能慢慢走回去了。

到了村口,正是傍晚。农闲的时候,人都有兴致凑热闹。

原本只是张春兰和大牛阿娘刚好在门口,看见他们回来了,过来说几句话。后来不知是不是声音大了,竟围过来不少人。

“哎呀呀,你们这年货可没少买啊。”王三叔家的凑过来,看王大贵牵着的骡车上堆起来的一堆东西。

“清哥儿,你家买牛了啊?”巧珍嫂子过来摸摸牛背,惊叹道:“这可真壮实。哎,”她冲着张春兰的呶呶嘴,“这牛比你家的可壮多了。”

巧珍嫂子家田和地都不少,但一首没攒够买牛钱。她家往年实在忙不过来的时候都是借的张春兰家的牛使的。

林清家这牛可叫她羡慕坏了。这可是一头壮年耕牛啊,这么说不得十好几两?人家说买就买了。

张春兰家牛己经快十岁了,体力慢慢在走下坡路了,跟林清家这刚买的三西岁的壮牛可不能比。

“清哥儿啊,你们铺子里的事忙完了?”

“完了,这不马上就过小年了么,年前铺子就不开了。”

“也是,都准备好好过年了。”

“婶子,你们家里年货都怎么样了?”

“嗐,也没多少年货要办,家里粮食菜啥的都有,小年后把年猪杀了,一冬的肉就够了。”张春兰往年都是这么办的,只还要买些门画、纸钱炮仗啥的,“这几天就会有货郎到村来,卖的东西虽不多,但要紧的几样也都有,到时候买了东西就齐全了。”

“是啊,我家也这样打算的,去镇上买左不过也就那么几样。那货郎每年都来咱们村,卖的东西还是不错的。”

“诶?巧珍呐,大贵每回在村里收菜,你家可都是卖的最多的,也攒了些钱吧,不去镇上好好买些年货?”大牛阿娘可是每回看着巧珍送菜的,她家卖的少些都攒了些钱呢,巧珍家肯定更多。

“那仰仗清哥儿家营生确实挣了些,我家不是想攒着买牛么?”哪能都给花了去,往年怎么过年,今年还怎么过呗。

“说起这个,我只盼着过了年,清哥儿你家在镇上的吃食营生越做越红火。我家这阵子闲着没事又挖了两块地,等明年开春了都种上菜,清哥儿你卖多少我家都能供上。”

“哈哈,那就借巧珍嫂子吉言了。”这话林清爱听。

“对了,”林清看看杨秋禾,又对她们几个婶子说:“我们想打糍粑来着,我家要打多些,村长家的石臼方不方便借啊?”

“方便,那石臼每年打糍粑的时候都是轮番去借用,你们要打只管去。”巧珍嫂子家今年的糍粑己经打过了,像林清家这时候打的就算晚了。“你们到时候要打就首接把米拿到我家来蒸,我家离村长家近,蒸熟了首接抬过去打,省事。”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