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个晚饭后的时间,天将将擦黑,村里不管是想卖板栗的,还是凑热闹的人都来了。
大人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闲聊,等村长出来发话,小孩子们则难得见这样的场面,撒欢似的相互追着嬉戏玩闹。
不一会儿村长出来了,林清和李毅早早就到村长家了,跟着他一块出门。
“大家都静一静啊,”村长抬手招呼一声。
稻场上的人都静下来,往村长面前挤了挤。
有人在后面喊:“村长,今年这板栗怎么卖啊?我家里可己经堆了不少了,现在板栗正当季,得赶紧出手,才能卖个好价嘞。”
“是啊,是啊,我前两天去了趟镇上,还没看见有人卖的,特意去往年固定收板栗的铺子问了,人家说今年基本上都还没开始呢。”
“就是要赶早才行啊,我家田地事多,人手又不够,还有两座山头的板栗没打呢,今年要是能卖上价,我就是雇两个人帮忙打也愿意啊。”
“李毅家今年不是收板栗么,你们没听说啊?”这几天村里谁两人碰见了都要唠唠这事,竟还有人不知道的。
“住的远的吧,看着像黄泥岗那里头的人家。”
“真要收啊?就是村里人收?那可真是好事,省得去镇上卖了,明天我就能拉来!”
“我家也能!说个价。”
“好了,好了,都别吵了。今天确实是商量卖板栗的事,李毅家现在也是在收板栗,但不是说有板栗都一起收了的,具体的你们听李毅怎么说。”
李毅听村长这么说了也就站到前面来冲着人群说:“我家收板栗的事你们很多人也都知道了,今天借这个机会我就统一再跟大家说下。我家收板栗是要做成糕点拿到镇上铺子里卖的,一次性收太多的话保存也是个难事。”
李毅还没说完,就有人插了句嘴,“那是要我们放自己家保存啊?等后面你家再收的时候我们再拿出来?”
“这不行啊,你家放不下,那放我们自己家不也是占地方吗?还得费心看顾着别坏了。”
“就是就是,这多麻烦。”
“谁家放粮食的没个粮仓了,地窖了,你家都能装满?那板栗放进去了就放着呗,要你天天在旁边守着了?麻烦啥?”巧珍嫂子冲那人反驳两句。
“这话说的,我首接拉镇上去卖了,钱一拿什么事都没有了,多爽利。”
“是啊,这又是放自家存着又是分批卖的,没干过活儿吗?费这个劲?”
“一下子卖了是爽利,就是卖不上价哦。这板栗上市了一窝蜂都开始卖,价格那是眼看着一天比一天低,又不是啥稀罕东西。”
这倒是,大家心里也都清楚,所以才会抓紧时间,早一天可能就能多挣一点儿。
“那听你这意思,李毅家收的价高些?”
这会儿就没人吵吵了,哪怕这价格就跟镇上收的一样,那除去雇车去镇上的花销,中间折腾费的时间,他们也是稳赚的。
“所以啊,你们就安静听李毅讲完再说话,这么多人,你一句我一句的,什么时候能商量个结果出来?”村长被他们吵吵得头疼,拿烟杆往地上咚咚磕了两下。
见大家都安静下来了,李毅又继续说:“这价格我家也跟村长商量了,往年都差不多3文到5文一斤,我家收就按一斤4文钱算,满一百斤就多给30文。小毛栗子也收,一斤8文钱,满一百斤多给80文。”
这……,听完李毅说的,有人欢喜就有人不乐意了。
“那都说了是3文到5文,怎么不按5文收?那一斤4文,亏了不少了。”
“呦,你这净想美事呢,”张春兰也听了半天了,这吵吵的人怎么收他都不满意的。
“一斤5文那都是要一个个挑出来的好板栗,你以为你家板栗拿去人家就收啊?再说了,一斤5文的就收那么几天,你就一定能卖得出去?再过半来月的,那一斤3文的都得挑挑拣拣才能卖出去呢?”
“就是啊,王麻子,你这话说的可不厚道,李毅兄弟这价确实没的挑。我反正先表态了,我家的板栗都给李毅兄弟留着,啥时候要,我啥时候给送过来。”
“我家也是,我家也是。”
王麻子听了呐呐的,说不出啥来了,他家板栗少,这满一百斤才另外加钱,他家是拿不到了。
“那行,就这么定下来,你们谁家板栗少的就先往李毅家送,多的你们就先自己放家里存着,后面再找你们收。”村长看大家也都没什么问题了就站出来总结发话。
看村长准备结束让大家都回去了,就有人急忙上前来问:“村长,我家板栗都弄回家可有千把斤,这怎么保存好哦?万一坏了我这可白忙活一场了。往年都是一股脑给卖了的,还真没在家里放过。”
看是个年轻的汉子问的,张春兰和巧珍嫂子她们就大方给他传授经验,“你家有地窖没有?”
“有啊,两个大地窖。”
“那就成,你先用生石灰给地窖消个毒,敞两天散散味儿。这两天将板栗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晾晾,将里边有破损的,生虫的,变软的都挑出去。到河里挑几筐河沙,往地窖里铺一层河沙铺一层板栗这样摞起来,最上边用稻草盖严实就成了,保管你放半年都坏不了。”
“是啊,我家往年都这么干的。”
“哎,行。”
“那没什么事就都散了吧,天都黑了,都回家去,明天还得干活呢。”
人都散了以后,村长又留林清他俩坐了一会儿。
这西河村和周围其他村子一样,都是地里刨食的,囫囵过日子还行,穷的很稳定。
村长年轻的时候还满腔志向,想带着村里好好发展做一番业绩出来。
但哪有那么容易,碰上老天不赏饭吃的时候,饿肚子都是经常的事。他也己经很久没有心气干些不同寻常的事了。
这李毅家找过来说收板栗的事可叫他兴奋了一把,先前只知道李毅家铺子开得还不错,还能找村里收收菜,现在都能收这么些板栗了,可见是在镇上能站住脚了,这可是西河村头一份啊。
村长想得比较远,李毅家往后越做越大,村里人还不都跟着沾光,再说了,既然李毅家能把营生做起来,那村里比李毅家条件好的也是不少,往后谁能说就没有再发家的呢。
这增加农产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利国利民,可都是他的政绩啊。
想到这村长眼睛都笑得眯起来,拍拍李毅的肩膀说:“李毅啊,你和你夫郎可要好好经营你们家那铺子,有任何问题就来找我。这收板栗的事也有我给你们盯着,你们就安心顾好铺子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