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就藩边关,没让你龙袍加身!
让你就藩边关,没让你龙袍加身!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让你就藩边关,没让你龙袍加身! > 第308章 平边策震撼京城,大乾皇帝给三条优惠国策!

第308章 平边策震撼京城,大乾皇帝给三条优惠国策!

加入书架
书名:
让你就藩边关,没让你龙袍加身!
作者:
吃的什么糖
本章字数:
14940
更新时间:
2025-07-04

第308章 平边策震撼京城,大乾皇帝给三条优惠国策!

听闻此言。

大乾皇帝微微一震。

眼神中明显生出了几分难掩的震惊。

并非是这句话说的有多么严重。

更不是大乾皇帝的神经太过敏感。

而是因为。

说这句话的,不是别人。

而是东宫首辅大臣杜润。

对大乾皇帝来说,这满朝文武他可以一个都不听信。

但却必须要听信杜润的话。

并非是因为杜润资格老,现在又是东宫的首辅大臣,掌握着一定的话语权。

而是因为。

杜润一直以来的脾气秉性便是,不会说谎,更不会乱打马虎眼。

相较于其他的臣子而言,杜润口中说出的话,

可信度在大乾皇帝的心目当中,早就已经达到了无需考证的地步。

“陛下,如今已经下值了,以臣之见,不如叫杜大人将折子留在这,明天一早,咱们第一个折子便讨论杜大人的如何?”

“是啊陛下,如今年关将至,黑天本就早,一会儿您回宫之时若是周遭都黑乎乎的,怕是也会影响您的心情不是?”

“杜大人您也真是的,明知道陛下勤奋,这才特地挑了个好时候来堵陛下是吧?”

众臣语气中夹夹枪带棒的,看向杜润的眼神中明显生出了几分不满之色。

尤其是当杜润说出那句“事关东北千秋万代”之后。

众臣看向杜润的眼神中,甚至都多出了几分鄙夷之色。

可杜润见此,却是视若无物一般。

他只是淡然一笑,旋即十分镇定的将手中的折子,恭恭敬敬的从怀中掏出。

而后一脸自信的,将其双手呈给了龙椅之上的大乾皇帝。

大乾皇帝见状,先是微微一怔。

但很快,大乾皇帝便当机立断。

他深吸一口气,语气中满是威慑之气道:“既然杜润大人都如此说了,诸公便看在朕的面子上,让杜润大人将话说完如何?

你们要下值,可是朕与杜润大人同样也要下值,既同为大乾同僚,何不相互忍让几分?”

此话一出。

前一秒还张罗着下值的一众大乾文武,此刻却全都纷纷低下来了脑袋。

个个耷拉着脑袋,而后拱起双手,不情不愿的说道:“臣等遵旨、”

可这朝堂之中,并非只有着急下值的官员。

还有相当一部分大乾官员,是压根就不想让杜润将这份折子及时的汇报给大乾皇帝。

毕竟,此事涉及到东北。

按照如今的大乾局势来看。

此事只要是涉及到东北,便会与那燕王杨宁有着直接的关系。

如此一来,便极有可能对他们支持的三皇子杨建造成诸多不良的影响。

关键是。

年关将至。

三皇子杨建正在江东日夜不停的为陛下筹备贺礼。

昨日,燕王杨宁仅仅是派人送回来了一株所谓五百年的野山参。

便将大乾皇帝的心给彻彻底底的俘获了。

在得到了那个所谓五百年的野山参之后。

便再没有任何一件他人的年关贺礼,能入得了大乾皇帝的法眼了。

想到这儿。

三皇子一派的官员们,更是贼心不死的拱手说道:

“陛下,此事究竟为何与东北的千秋万代相关,臣想请杜大人为臣等清楚的讲讲。

不能杜大人说什么就是什么才是啊,况且,杜大人时至今日,几乎上奏的折子中,十个就有八个是如此浮夸之言。

恕臣实在是不能轻易相信。”

见到有人起头。

其余三皇子一派的官员也都纷纷拱手请愿到:“臣等附议,应当让杜润大人仔仔细细的讲述一番,这折子中的内容究竟是什么,其到底凭什么,堪称影响大乾东北的千秋万代!”

大乾皇帝见此,眼神中明显生出了几分无奈之色。

但这毕竟是朝堂,而不是他大乾皇帝的一言堂。

若是不想被史官记载下来。

若是不想被大乾后人骂作是独夫。

今日无论如何,都要给这群提出问题的官员一个说话的机会。

至少。

应当如此。

“咳咳。”

大乾皇帝深吸一口气,强行平复了一番心情。

旋即冲着大殿正中央的杜润沉声问道:“既然今日的情况已然如此,那便请杜润大人为接下来的情况仔细解释一番吧。”

大乾皇帝的画外音相当明显。

那就是让杜润找一个合理的理由。

然后抓紧堵住那群没事找事的众臣的嘴。

杜润闻言,自然是心领神会。

他双手一拱,几乎没有任何前摇的拱手说道:“诸位大人,老臣为官多年,时至今日尚且唯有夸大过任何一件事,更没有因此擦过欺君之罪的边。

这封折子上的内容,老臣之所以会说它事关东北的千秋万代。

无他。

唯有这折子上写了一个惊为天人,堪称大乾百年佳作的计策。

不,准确来说,应当是国策。

此国策无需朝廷再出钱出力,即刻便可以开始实行。

而一旦实行了这个国策。

大乾与漠北王庭于东北的百年之争,便可以轻而易举的化解开,再不动任何兵戈!”

嗡——

此话一出。

整个养心殿内的文武百官。

包括龙椅之上的大乾皇帝。

众人的眼神中无不射出了几分难掩的错愕。

“胡言乱语,我看杜大人是年岁已高,分不清梦境与现实了!”

“呵呵,杜大人,朝中大家都知道,您是燕王殿下的人,但即便是如此,您为了邀功,也不应该说如此狂妄之言啊。”

“大乾王朝与漠北王庭,于东北边关的争斗已经持续了百年之久,百年来三任明君在世,都不曾将东北问题彻底解决。

如今,你却说这封小小的折子上就有平定东北之乱的良策,甚至还能不用朝廷出钱?”

众臣唇枪舌剑一同朝着杜润袭来。

就连龙椅之上的大乾皇帝闻言,都不禁有些忐忑的问道:“杜大人,你所言可是真的?”

见众人如此。

杜润非但没有丝毫的收敛。

反倒是双手一拱,眼神中明显生出了几分坚毅之色。

旋即继续开口说道:“不止如此,只要诸公同意,只要陛下认可。

全然按照这封折子上的内容一步步的去实施。

最多用不了三年,漠北王庭对待大乾便会如同儿子对待父亲,如同臣子对待君主一般尊敬!

甚至,漠北王庭将会归顺于大乾王朝!

我等完全可以不费一兵一卒,活吞了漠北草原这块肥沃之地!”

轰!

杜润此话一出。

整个养心殿内的文武百官全都炸了。

众臣面面相觑,旋即传来的便是一阵阵仰天的嘲笑之声。

“杜大人啊杜大人,我看你是被骗了!”

“杜大人你到底是不是睡糊涂了,微臣现在也有些捉摸不定了啊?”

“可笑,实在是可笑,如今东北战局虽然取得了一些侥幸的成绩。

但说到底,如今的东北局势在西域十万兵加入了之后,情况就变得无比错综复杂了起来。”

“是啊,此刻杜大人不抓紧为燕王殿下寻求救兵,反倒是在这儿毫无眉头的招摇撞骗。

如此,岂不是害了燕王殿下吗?”

“杜大人,这折子中的计策,若是真能像你说的那般,事半功倍的解决带大乾王朝与漠北王庭在东北方面的争端。

微臣这二品户部官就不做了,明日一早,微臣便辞官回家,告老还乡!”

此话一出。

整个现场的文武百官,全都再次仰天大笑了起来。

这一次。

就连端坐在龙椅之上的大乾皇帝,眼神中都不禁生出了几分难掩的惊愕之色。

他看着杜润那张极为自信的笑脸。

不禁咽了咽口水,旋即沉声说道:“杜大人,国事不可玩笑,你今日若是拿朕开涮,可别怪朕不顾及昔日情分。”

“陛下放心。”

杜润闻言,眼神中没有分毫的退缩,

反而是坚毅之色更甚了几分。

他双手一拱,几乎是以一种无比慷锵的语气说道:“这份奏折中所写的内容,乃是燕王殿下亲自谋划的!

其名为,平边策!”

平边策?

燕王杨宁亲自谱写?

此话一出。

才刚还在仰天大笑的一众文武官员,嘴角的笑容都纷纷僵硬了起来。

尤其是三皇子一派的官员,其眼神中更是生出了几分肉眼可见的慌乱。

毕竟。

燕王杨宁在军事方面的造诣,他们是肉眼可见的。

燕王杨宁靠着自身逆天的天赋,硬生生的从一个憨皇子,逆袭成了身兼监国之位的大乾燕王。

若还有人单纯的认为杨宁是个憨货。

那他才是真正的憨货!

想到这儿。

三皇子一派的大臣便纷纷埋低了脑袋。

他们目光如炬,全神贯注的盯着那由杜润递上去的平边策。

生怕一会儿漏听了哪个字,最终导致他们没有丝毫翻盘的可能性。

“既然是宁儿写的,快给朕拿来看看。”

大乾皇帝大手一挥,眼神中同样生出了几分激动之色。

旋即。

站在大乾皇帝身旁的小太监立刻心领神会,他三步并作两步。

连忙来到了杜润的面前,将那份折子接过之后。

便几乎是一路小跑的跑回到了龙椅之前。

大乾皇帝没有丝毫拘谨,而是大手一挥。

直接将那份平边策接了过来。

刚一打开,一股略带寒气的膻腥味便灌入了口鼻之中。

大乾皇帝一口气没喘上来,眼神中甚至都生出了几分厌恶之色。

但一想到这份折子上的计策,经能被杜润吹的神乎其神。

大乾皇帝也不再多说什么。

他一只手扇着折子上的膻腥味。

另一只手则是按在折子上,一个字一个字的仔细看了起来。

见此一幕。

朝中所有文武官员都将心提到了嗓子眼。

尤其是三皇子一派的官员,他们紧张的面面相觑,但却只能原地焦急的等待。

可反观杜润,则仍旧是一副自信的模样。

他双腿结结实实的立于大殿之上。

没有哪怕一分一毫的慌乱。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

大乾皇帝脸上的表情逐渐凝重了起来。

原本只有四页的折子,更是被大乾皇帝看出了宛若天书一般的感觉。

直到大乾皇帝看到最后一行字。

大乾皇帝这才深吸一口气,凝重的表情逐渐缓解。

取而代之的,是一脸无以名状的喜悦与激动。

“不可思议,实在是不可思议啊!”

大乾皇帝几乎是双手颤抖的握着那份折子。

整个人的眼神中甚至都生出了几分明显的惊愕。

“开办互市,以工代赈,收买民心,直捣黄龙!”

大乾皇帝掷地有声的一口气说了十六个字。

而这十六个字代表的不是别的。

正是杨宁所写平边策的总结!

“这平边策,当真是大乾的福音啊,若是能稳稳的按照如此政策实施,说不定,当真能做到如同杜大人说的那般,兵不血刃而夺漠北!”

大乾皇帝喜笑颜开,旋即将这份折子递给了身旁的小太监。

沉声说道:“将折子上的内容,一字不落的读给在场的诸公!”

“是!”

小太监闻言,一刻不敢停歇的就从大乾皇帝手中接过了折子。

他深吸一口气。

一目十行之后,竟被折子上所写的计策弄得有些晃神。

开口第一句便有些磕巴道:“儿.....儿臣以为,江湖不是打打杀杀而是人情世故,两国之争亦是如此........”

整篇平边策,字数不过千余。

但其中记载的内核,则是无价之宝。

随着小太监将平边策的内容,一字不落的读给养心殿内的文武百官后。

整个养心殿内登时鸦雀无声。

再没有任何一个官员,敢抬头看向宛若一尊雕像一般站在养心殿中央的杜润。

滋要是有些脑子。

滋要是正儿八经通过科举入朝为官的。

无人听不出这平边策之中的奥妙之处。

这平边策最为奥妙的,不只是在这平边策的开头与结尾。

而是平边策的内容,包含了经济、政务、文化、民生等等一系列。

燕王杨宁仅以一个互市作为纽扣。

便在这平边策当中,将势同水火的两个国家,直接拧成了宛若亲兄弟一般的一股绳!

如此妙计。

说其是能够震撼大乾百年的国策,那真是丝毫不为过!

甚至在一些中立派的官员看来。

燕王杨宁献的这个平边策,足以有资格进入大乾国策的前三了!

“如何?诸公觉得,杜大人所上的这份平边策,可还有实施之能?”

龙椅之上的大乾皇帝眼神中满是得意。

他一只手拄着下巴,似看猴戏一般戏谑的扫向殿内众臣。

此话一出。

朝中的文武官员眼神中陡然生出了几分心虚。

“诸公不说话,难道是在等朕默认吗?”

大乾皇帝满脸得意的继续问道。

“陛下明鉴,臣等以为,此计乃是天赐国策,臣等认可!”

众臣双手一拱,就是异口同声的说道。

而此话一出。

大乾皇帝本就得意的眼神中,更是生出了几分明显的玩味之色。

他深吸一口气,旋即继续说道:“杜大人今日所举,乃是为国为民之举,理应赏赐,但念在杜大人着实有些阻拦朝堂下值之嫌,便功过相抵。

杜大人意下如何?”

“陛下英明,老臣叩谢圣恩!”

杜润似是早就料想到了这一切似的。

他双手一拱,面色没有丝毫动摇的回应道。

而听闻此言。

大乾皇帝则是爽朗一笑。

旋即语气沉稳的说道:

“宁儿在如此冰天雪地中,还能想出如此计策,实属不易啊。

既然宁儿在折子中的最后一行,特地求朕给他的计策行个方便。

那朕于私,作为父亲,自然是不能吝啬。

朕于公,作为一国之君,自然不能放任良策石沉大海。

故而,朕准备将这平边策正式颁为国策,并将平边策实行权,全权交给燕王杨宁!

此外。

朕还要为这平边策,上三条优待政策!

其一,互市区域之税收,免除三年!

其二,鼓励大乾商人到互市区进行贸易,每做成一单,朕以大内之名,补贴利润的两成!

其三,漠北商人进入大乾地界,可无需通关文牒,互市区成立首年,运行所有漠北商人以商会形式,畅行大乾地界!”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