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几天里,陆西川如同一位执着的拼图师,沉浸在海量的信息碎片中,废寝忘食地拼凑着“星源生物”的真实模样。办公室里,文件堆积如山,每一份文件都承载着他辛苦收集来的线索。终于,经过不懈的努力,一个初步的画像在他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
陆西川坐在办公桌前,看着面前整理好的资料,心中五味杂陈。“星源生物”在克隆技术研发上的投入堪称巨大,这一点从多个渠道都得到了证实。他们与国内外多家知名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试图在这个前沿领域占据一席之地。从合作项目的规模和涉及的技术深度来看,“星源生物”展现出了强大的野心和雄厚的财力。
然而,正是这些看似光鲜的合作背后,隐藏着一些让陆西川格外警惕的神秘之处。他发现,虽然“星源生物”高调宣布与各大科研机构的合作,但对于合作的具体内容和进展,却总是遮遮掩掩,很少有详细的公开报道。这种异常的保密行为,与行业内通常积极宣传科研成果以提升企业形象的做法大相径庭。
“他们到底在隐瞒什么?为什么对合作项目如此讳莫如深?”陆西川一边在资料上圈圈画画,一边自言自语。他深知,这种不寻常的操作背后,极有可能隐藏着与克隆蔬菜危机相关的关键信息。
例如,其中一项与某顶尖科研机构的合作,外界只知道双方携手开展克隆技术的深度研究,但具体是针对哪个方向的克隆研究,采用了哪些独特的技术手段,以及预期的成果是什么,一概不知。陆西川尝试通过各种人脉关系去打听,得到的也只是一些模糊的传闻,有人说这个项目涉及到一种全新的克隆样本优化技术,但具体细节无人知晓。
不仅如此,“星源生物”在内部管理和业务流程上也显得颇为神秘。陆西川联系过的一些前员工,在谈及公司内部情况时,都表现出一种谨慎和避讳的态度。尽管陆西川巧妙地引导谈话,试图获取更多信息,但他们大多只是隐晦地提到公司内部层级森严,决策过程高度保密,一些核心业务只有少数高层掌握关键信息。
“看来,‘星源生物’内部似乎存在着一套严密的信息封锁机制,阻止外界窥探他们的核心业务。”陆西川皱着眉头,在笔记本上写下自己的分析。
在对“星源生物”的业务范围进行梳理时,陆西川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除了公开的克隆样本生产和销售业务外,公司还有一些看似边缘的业务板块,这些业务之间的关联性并不明显,而且它们的财务状况也被处理得相当隐蔽。陆西川试图从财务报告中寻找线索,但那些经过精心粉饰的数据,让他很难洞察这些业务的真实运营情况。
“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业务,会不会是‘星源生物’用来掩盖某些行为的幌子?或者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不为人知的利益输送关系?”陆西川的脑海中不断涌现出各种猜测,每一种猜测都驱使着他进一步深入调查。
就在陆西川深入思考这些问题时,他的手机突然收到一条短信,是之前联系过的一位同行记者发来的。短信内容简短而神秘:“关于‘星源生物’,我又听到一些风声,见面详谈。”
陆西川心中一喜,立刻回复:“好,老地方见,我这就过去。”
他迅速收拾好桌上的资料,匆匆离开办公室。在前往约定地点的路上,陆西川的心情既兴奋又紧张。他不知道这位同行记者又打听到了什么重要消息,但首觉告诉他,这或许会是解开“星源生物”神秘面纱的又一关键线索。
当陆西川赶到约定的咖啡馆时,同行记者己经在角落里等候。两人寒暄几句后,同行记者压低声音说道:“西川,我听说‘星源生物’最近在秘密筹备一个大型项目,这个项目似乎和他们之前的克隆技术研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具体情况没人说得清楚。我也是费了好大劲,从一个内部人士那里漏出的口风得知的。”
陆西川眼睛一亮,追问道:“你有没有打听到这个项目的大致方向?或者有没有提到和哪些方面有关?”
同行记者摇了摇头,说道:“具体的真不知道,只知道这个项目非常机密,连公司内部很多中层都不清楚详情。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项目一旦启动,将会在行业内引起轩然大波。”
陆西川陷入了沉思,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让他对“星源生物”的初步画像又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他意识到,自己所面对的不仅仅是一家普通的生物科技公司,而是一个有着复杂内部结构和神秘业务操作的庞大体系。
回到办公室后,陆西川再次审视自己整理的资料,将新得到的消息融入其中。他深知,虽然目前对“星源生物”有了一个初步的画像,但这个画像还充满了模糊和未知的部分。而要填补这些空白,揭示出“星源生物”与克隆蔬菜危机之间的真相,他和泠崖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迎接更多的挑战。
在这个充满谜团的时刻,陆西川迫不及待地想要与泠崖分享这些新发现,同时也期待着泠崖在技术研究方面能有更多突破,为他们的调查开辟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