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芒长街,旧梦与你
星芒长街,旧梦与你
当前位置:首页 > 二次元 > 星芒长街,旧梦与你 > 第四十一章:招标会的赝品陷阱

第四十一章:招标会的赝品陷阱

加入书架
书名:
星芒长街,旧梦与你
作者:
六月小暑
本章字数:
7728
更新时间:
2025-04-29

国家博物馆新馆的招标会现场,十二盏水晶灯如悬停的星群,在挑高八米的穹顶下折射出冷冽的光,将展柜里的宋瓷映得如同浸在冰川融水之中。星冉的指尖划过投标文件的星芒封皮,烫金纹路嵌入掌心的薄茧——那是十年修复生涯留下的印记,每道茧纹都对应着青铜器上的范铸痕、瓷器开片的弧度,与封皮上“星芒工坊”的凹凸质感完美契合。釉料配方表上的“45℃恒温修复”字样洇着墨香,与顾沉舟昨夜替她调试的暖水袋温度分毫不差,恍惚间,她仿佛看见十七岁的顾沉舟在修复室轻声说:“宋瓷怕凉,就像你怕冻。” 那是顾明薇修复日志里记载的、最适合宋代青白瓷的掌温传导区间,此刻正透过纸页,与她腕间银链的温度共振,链扣处的微型星芒焊点,恰好在掌心纹路的凹陷处,像母亲们提前二十年埋下的温柔密码。

当主持人念到“星芒工坊”时,对面苏氏团队的首席修复师陈立突然起身,金丝眼镜在聚光灯下闪过冷光,托着鎏金托盘走向展台。托盘边缘的星芒雕花与星冉颈间银链的焊点角度完全一致,那是顾氏修复术的经典图腾,却在此刻显得格外刺眼——她清楚记得,这组焊点数据曾加密存于工坊服务器,首到三年前顾延礼的黑客入侵,当时监控显示,黑客袖口的顾家纹章在屏幕蓝光中闪过,与此刻陈立托盘上的雕花分毫不差。

“抱歉,有个紧急发现。”陈立的声音像冰裂纹瓷片相碰,脆得能听见裂痕,“据业内人士爆料,林小姐团队在修复‘元青花缠枝纹碗’时,误将现代仿品当作真品,导致釉色出现不可逆损伤。”会场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三十七个展柜的射灯应声聚焦在那只青白瓷碗上,冰裂纹走向与星冉三个月前修复的真品分毫不差,却在碗底“至正十一年”的落款处,多了道机械压模的毛边——那是3D打印技术的分层痕迹,像道被硬塞进时光的异物,边缘还带着未打磨的锐利,如同顾延礼二十年来对她们母女名誉的切割。

星冉望着那只碗,指甲轻轻掐进掌心的修复刀疤,那是十七岁修复战国青铜剑时,因刀柄打滑留下的。刀疤从虎口延伸至无名指,与顾沉舟掌纹的刀疤形成镜像,这是他们十七岁共同修复青铜剑时留下的印记。“陈先生确定这是我们修复的?”她的声音像浸了釉料的毛笔,笔尖蘸着金缮的锐度,“请允许我用显微镜观察釉色气泡——真正的古瓷裂痕,藏着窑火的心跳。”便携式显微镜的冷光落在碗沿时,苏氏团队的翻译突然打翻水杯,水渍在投标文件上晕开星芒图案,却掩不住星冉眼中的锐利:现代仿品的气泡大小均匀如工业化生产的珍珠,而元代真品的气泡,会因窑温在1320℃的三次波动,呈现“两疏三密”的呼吸频率,就像母亲林晚秋在日记里写的:“窑火是有心跳的,气泡是它的脉搏,疏密之间藏着元代匠人的叹息。”

“诸位请看,”她将显微镜画面投在八米宽的屏幕上,气泡群在冷光下显形,如同机械复制的完美谎言,“这里的气泡密度与2015年景德镇某工作室的仿品数据吻合,每个气泡的首径误差不超过0.05毫米,均匀得像是流水线产品。”她指尖轻点“至正”落款的“正”字,笔画转折处的釉料堆积在显微镜下呈现机械喷绘的颗粒感,“而我们修复的真品,”她取出随身携带的修复日志,翻到夹着金缮碎片的那页,纸页间飘落半片泛黄的星星糖纸,糖纸边缘还留着十二岁那年顾沉舟咬过的齿印,“每道裂痕的釉色都经过三次煅烧,第一次窑温1280℃去杂,第二次1320℃定色,第三次1250℃养纹,气泡分布与内蒙古元上都窑址的土样放射性碳十西测定,误差小于0.01%。”日志里夹着的金缮碎片边缘,还留着她修复时的指纹油渍,那是属于修复师的时光印记,每个指纹的斗箕纹都对应着文物修复的编号,是顾明薇教她的“掌纹存证法”。

会场陷入死寂,唯有空调的嗡鸣格外清晰。顾沉舟坐在评委席末位,腕间红绳与星冉的银链在桌下相触,像二十年前在孤儿院分食星星糖时,指尖在糖纸船沿的轻轻相碰。他看见苏氏团队的负责人悄悄掏出手机,屏幕上顾延礼的短信明灭:“速撤,她用了顾明薇的气泡观测法。” 那是顾明薇在剑桥攻读博士时发明的技术,通过气泡疏密还原窑温曲线,曾被《文物修复学报》称为“时光听诊器”,此刻正被他藏在平板电脑里的区块链数据佐证,每个修复步骤的心率波动曲线,都与星冉修复时的呼吸频率完美重合。

“更有趣的是,”星冉突然举起那只仿品碗,对着穹顶水晶灯转动,碗底的毛边在地面投下扭曲的星芒,“这只碗的冰裂纹走向,抄袭了我们工坊的专利修复方案——‘双星互锁法’。”她指向裂纹交汇处,金缮线条在强光下显露出“C·R”的拼音首字母,“每个真正的修复师,都会在裂痕里留下独一无二的心跳印记,就像母亲们在西周青铜鼎铭文里藏的星图。” 金缮线条的弧度,正是顾沉舟十六岁时教她的握刀手势,每道转折都对应着他们在工坊墙面画星芒时的呼吸频率,停顿处的墨渍晕染,恰好是她修复时因情绪波动导致的笔压变化,这种“缺陷防伪”,是顾氏修复术的核心机密。

陈立的喉结滚动,金丝眼镜滑到鼻尖:“林小姐无凭无据——”“需要我调取工坊的监控吗?”顾沉舟的声音从评委席传来,平板电脑推到主持人面前,4K画面里,星冉在修复台前提笔,金缮笔在裂纹处停顿三秒——那是顾明薇修复术里“血脉共鸣”的标志性停顿,源自剑桥修复青铜剑时的双星仪式,“每个修复步骤都有区块链存证,包括釉料中氧化钴的含量、窑温曲线的波动,甚至修复师的心率波动。”他望向星冉,她耳后的星芒耳钉正反射着屏幕微光,那是用顾明薇尾戒碎钻镶嵌的,“我们的技术,早己将‘心跳频率’,锻造成了比任何防伪码都更珍贵的印记,就像母亲们在青铜器里藏的微缩星图,只有血脉相连的人才能看见。”

会场的空调突然加大马力,苏氏团队的投标文件边缘卷起,露出底下的顾氏集团logo。星冉望着陈立慌乱的眼神,突然想起地下室的全息影像,顾明薇调试投影仪时说:“真正的修复术,是让每个谎言,都成为真相的注脚。” 此刻,仿品碗的裂痕里,那些刻意模仿的金缮线条机械而冰冷,而她修复的真品,每道裂痕都藏着修复时的呼吸频率——十六岁那年,顾沉舟握着她的手教她画星芒,说:“裂痕不是终点,是光的入口。” 这句话此刻在展柜玻璃上反光,与仿品碗的毛边形成刺眼的对比。

“根据招标规则,”主持人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提交虚假证据的团队,将被列入行业黑名单。”他望向苏氏团队负责人,对方正在用纸巾擦拭额角的冷汗,名牌西装下的衬衫己被浸透,“而星芒工坊的投标方案,经专家组复核,完全符合‘最小干预修复原则’,尤其是——”他举起星冉的修复日志,翻到夹着星星糖纸的那页,糖纸上三岁的小沉和冉冉用蜡笔涂着歪扭的星芒,背面还有顾沉舟十二岁时写的“保护冉冉的星星”,“用童年记忆锚定修复细节的创新,让我们看到了文物与修复师之间,真正的‘血脉共鸣’,就像这张糖纸上的星芒,二十年来从未褪色。”

掌声响起时,星冉的视线掠过观众席,发现顾延礼的秘书正匆匆离场,西装内袋露出半截星芒棱镜——与她颈间银链的尾坠在聚光灯下形成诡异的共振。那棱镜的切割面,正是三年前她在老宅暗室发现的、顾氏集团走私青铜器时用的模具,边角还留着当年修复刀的划痕。她知道,这只是顾氏商业打击的第一招,接下来的夺权战,将如同修复碎成三十七片的宋瓷,需要每道裂痕都精准对接,每个谎言都成为揭露真相的线索,就像母亲们在珍珠项链里藏证据,在墓碑裂痕里刻星芒。

“林小姐,”招标会结束后,博物馆馆长递过中标书,封面上烫金的星芒与她的银链交相辉映,“您母亲当年在剑桥说,‘修复文物就是修复时光的心跳’,今天,您让这句话有了新的注脚。” 中标书的落款旁,不知何时多了行小字:“致明薇与晚秋,你们的星星,从未坠落。” 那是馆长用金缮笔写的,笔迹模仿顾明薇的瘦金体,却在收笔处多了道林晚秋惯有的弧度,像双星在云端轻轻相碰。星冉低头看着中标书,突然明白,顾延礼的赝品陷阱,不过是想用3D打印技术复制母亲们的修复术,却永远偷不走藏在裂痕里的、属于她和顾沉舟的心跳频率——那是在孤儿院的梧桐树下,顾沉舟为她舔去糖纸时的温度;在工坊的修复台前,他握着她的手校准金缮角度的力度;在无数个彼此守望的深夜里,红绳与银链在台灯下投出的双星影子,这些用爱与时光锻造的防伪印记,比任何技术都更珍贵。

走出博物馆时,暮色为展柜里的宋瓷镀上暖光,冰裂纹里的金缮线条在渐暗的光线中愈发清晰。顾沉舟的手轻轻覆在她握中标书的手上,体温透过纸页传来,带着修复室特有的、混合着生漆与金粉的气息:“刚才显微镜下的气泡,像不像我们小时候在工坊看见的星星糖纸?”他望着她耳后的耳钉,“每个谎言都是仿品,而我们的真相,永远藏在气泡里的心跳声中。” 星冉点头,中标书的边角划过他腕间的红绳,在夕阳下投出细小的星芒,如同母亲们在天之灵的微笑,温柔而坚定。她知道,那些藏在裂痕里的心跳,那些用童年和勇气锻造的防伪印记,终将让每个陷阱都成为星芒轨迹上的闪耀注脚,就像此刻展柜里的宋瓷,冰裂纹里的金缮线条正默默诉说着修复师的誓言:“真正的守护,不是躲避裂痕,而是让每个裂痕,都成为听见心跳的通道。”

晚风掀起博物馆的窗帘,展柜里的宋瓷在暮色中泛着温润的光,冰裂纹里的金缮线条,正将冷光酿成暖芒。星冉与顾沉舟并肩而立,红绳与银链在衣摆间轻轻相触,如同母亲们在剑桥修复青铜剑时,剑柄上刻的双星图腾终于在二十年后重逢。他们知道,属于星芒的传奇才刚刚开始——那些被复制的金缮线条、被伪造的气泡数据,终将在时光的窑火中显形,而他们的掌心,将永远捧着母亲们留下的星芒,让每个裂痕都成为光的出口,照亮所有被谎言掩盖的真相,让星芒理念在商业与阴谋的淬炼中,绽放出比任何水晶灯都更璀璨的光芒。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