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副本形式
当剧本、角色、改编、任务、能量多少、B计划方案都确定后,就是选择三种激活模式了,分别是:单人单机副本、多人局域网副本、开放性副本。
当大的趋向都选择好后,最后会选择自己的性别、性格、身材、相貌、能力匹配,这些因素会极大程度地影响剧本的难易程度和偏重的发展趋向。确立了这些细分数据选项后,副本的难易程度就确立了。
如果你选择局域网副本,那你人生中身边的人物都来自于自己高我所隶属的本我团队旗下的不同灵魂小队,或者未来的自己与过去的自己。数个不同时期的自己会分演在同一生中的几个不同的角色,接近完型的自己依稀记得自己演过谁,但前期的自己只知道这戏里只有自己是自己。其实所有人都是更大一个面向的不同成熟度的自己。
每个灵魂认领一个角色:祖父母、父母、兄弟姐妹、配偶、孩子、贵人、冤亲。
人物出生的时间有先后次序,但对于同时性的灵界来说,大家进入角色都是同时发生的,死亡退场时间却各自不同,因为在阴间被自己执念困住的时长不同。
开放性副本当灵魂决定体验开放性副本时,经历会受到更多的制约,难度也相对最大。因为开放性副本中的时代主线是不可变革的,你只能在相同故事的不同版本与频率实相的平行世界中、利用不同的决定与自身意识频率的变化而跳线,历经不同的可能性。但是如果你不能达成自我意识与觉知的必要升华,就会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着落入宿命的羁绊中,被大时代的车轮碾压。
自由意识的自主性在单人副本里体现得淋漓尽致,你只要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一切都随机发生转境。时代与其它人物都必须按照剧本演,而你却可以尝试所有的可能性。因你的改变,整个剧情都跟着你变。
局域网副本中你必须要考量到对他人的助缘任务,有义务和必要在那个必要的时间点上,达成你必须达成的某些宿命故事,说出与干出对其它角色至关重要的事情。自由意识发挥作用的面向被一定程度地限制而需要与主线剧情相互匹配。当然细节随你改,结局也随你改。这里不能跳线或换频率,即使很不舒服,也要达成自己需演绎的最小人生章节数。
小结:单人副本觉醒后,犹如在自己的清明梦中——你就是绝对的主角。如若不能觉醒,那就只能跟着梦走完流程,醒后反思经历的所有。局域网副本就好像一家子人打牌——你可以和大家玩得很开心,但要是自己觉得没劲了,也不能撂挑子说不玩了,然后大家跟着散伙睡觉去。而且游戏规则是大家商量着定的,你可以参与意见,但不能独裁。开放性副本犹如大型食堂——人来人往,你不认识几个;窗口的菜就那些,爱吃不吃;开放时间关闭时间都是定好的,每天的菜谱也是定好的;食堂里你可以自己吃,或与同来的朋友一起;你来了你走了,没人在意,一切照旧;并且天天如此,重复不休,十年前如此,十年后还是如此。你的收获不在于经历了什么、开创了什么,而是选择与谁互动、得到怎样的见闻。群体社交衍生出各种认知的摩擦和观点的碰撞。吃饭本身只是一个过程,现在什么菜饭也不是那么地重要,关键是人与人之间可能形成的互动关系。
用自杀的方式退出任何副本,都会进入克隆单人副本重复历练,首到通关。
对于灵界来说,做任何事情都没有所谓的对错成败。退一步海阔天空或坚持到底就是胜利都是不同可能性的一种选择。但是逃学与放弃是不可以被谅解的,除非你有非常充足的利他性动机。
在单人副本或局域网副本中,只有自己或少数日常的近距离接触者是被不同意识关注着的,芸芸众生的背景都是你自己帮忙脑补出来的,就好像在自己的梦中几个闺蜜聊天,或是千军万马的厮杀,一个人享受独处或是人头涌动的大市场,其实都是你自己生化出来的背景。车水马龙、一花一草、流云风暴、大海星空,你的梦里哪样没有?哪样你在经历时会发觉那是假的?(压根儿也没有真过)
多人开放性副本与多人局域副本可以有某种程度上的剧情桥接,你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就是运用单人或局域副本,进入开放性空间就用多人互动副本。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你被映射入多人副本的画面里,但并不产生真实的互动,你们彼此互为背景路人甲。这里的各种桥接还有很多种方式,就不一一列举了。反正不是非黑即白的简单操作系统的。你其实在各个不同的虚幻影像体系中被快速地切换着,只是我们可感知的频率实在是太低了,而且哪怕出现某些违和的纰漏,系统也会命令你无视,不形成记忆。
灵魂如何选宿命主线
在选择剧本与角色时,一般都会调用己有现成的历史故事作为剧情蓝本。因为使用这些题材鲜明、线程清晰的史实时,会获得的觉知经历和可能性变数都是可控的,是被无数灵魂使用过的成熟的科目,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灵魂课业的各方面体验需求。
比如《西游记》中的五个角色、《红楼梦》中的一众姐妹、《水浒》里的爷门儿们、《三国》里的诸侯,你可明确地知道给自己的孩子看哪本书哪个桥段后,他的认知会有哪些领域的发展、获得怎样的经验。
当然在进入故事后是否要忠于原著,就要看灵魂选择了怎样的副本:单人的随便你怎么篡改,反正自己的梦自己说了算;小群体的就要商量着来,你演唐僧的就不好去勾搭林妹妹,然后被李逵打一顿;如果是多人副本,基本上撑死了大家恶搞来个戏说,但也不能太离谱,弄个贾宝玉追求蒙拉丽莎结果朱丽叶气个半死与林妹妹成了啦。当然也有只借助某一个大时代背景全然架空的故事,几个灵魂自编自演,很有针对性地解决自己内在失衡的相互关系与内在需求。
有了剧本就需要舞台。灵界是很环保的,搞了一套频率频段空间分割套叠的程序,让同一个背景空间可以同时被不同的剧组利用着,这就是九重套叠空间体系。一套背景、数个实相,剧组都可以使用,还相互不冲突;同一片场地、不同的道具背景,可以同时使用,也相互不冲突。这就形成了平行世界体系,它们彼此相互套叠在一起,以意识频率划分开。
平行世界分三种:时间横向平行与纵向平行,加上频率垂首平行。即与过往和未来平行,与其它可能性平行,与其它意识频率平行。同一个物理坐标点上是九套平行世界体系在同时运作着。
这就是好多通灵的人说我们活在矩阵中的原因。时空在人类的眼里就好像是这无数房间组成的大楼,而在灵体眼中,不过是一粒随念翻转的魔方。而能量意识微粒就在这寸许大的虚拟空间里构建出了我们触手可及的一切和一米开外的所有景物。
意识在生成物相的时候很会节省算力:你可以碰触到的东西优先生成虚幻实体;随着你的所谓移动,生成一米范围的东西;一米外的都是有景深感的投影,压根儿不用去生成它们;而你感官外的一切在你抵达前就是虚无。
那我怎么知道我是否是生活在虚幻中被意识生成的虚拟角色呢?
如果是真实的世界,电子正向右旋时,观察者看到镜子中的电子应该镜像出正向左旋的结果。而在程序中,你会发现镜子中的电子还是正向右旋,那就证明你生活在程序里(这是意识体给的信息,笔者无力验证)。
你在虚在实,其实并无意义,都是功课的教室而己。虚实总是相对的、不断转换的。
完全虚构出来的剧本
灵体们可以说活久成精,见多识广。当一些认知卡顿的小我灵魂有具体某面向的平衡需要时,它们可以依托某一历史框架,生成一个全新的故事脚本。整个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都套用成熟的历史记录,而故事中涉及到的角色们被揉入那个时代背景下演绎自己的故事冲突,借助那个时代的人文与社会环境让故事的冲突合理地展现出来。即让它们投身入特殊历史时期中的特定大环境下,去经历人文意识的扭曲。因为灵魂渴望无漏的认知,所以所有的可能性都要被充分的探索。
本源意识本自具足,为什么要如此地经营着虚空体系、驱赶着灵体们反复经历呢?
第一:不可满——必须不断地产生流动性来盘活生命的状态。
第二:逻辑外的未知——能想到的与不能想到的或许都实验过了,或许还没有,成功后面的再坚持还是成功吗?失败后面的再坚持依旧是失败吗?物极必反的极致在哪里呢?万事都是众缘和合之妙用,那不同的随机变量在相同的事情上可以达成多少种可能性与之后的分野呢?这些又能导引出什么意想不到呢?
第三:同一件事,相同的流程与结果,每个意识感受到的、观察关注的点和领悟到的全然不同。重复同一件事情或生命历程,哪怕同一个意识在不同的意识成熟度中,各个时期感受与感悟也截然不同。所谓的重复,其实从未有过重复。
第西:本源进化使用的是无尽随机穷举计算方式,无脑又高效地达成无为而治。混沌是保持鲜活的平衡状态最好的策略。
第五:能量的耗散是必然,而补充的方式靠激荡的自发性做工。赋予每一个意识微粒足够的内在能动性,让其在寻找自我达成的过程中自发地去相互激发、激荡起来,最终还甘之若饴地主动回归涅槃,把一切交托出来。
第六:本源个体只是更大实相中的一个独立意识微粒,其承载着与我们没有本质差别的宿命基础后台潜意识驱动程序。只是“我”己经没有资格访问虚空之外的更大意识单位的意识,无从得知差异性,但共性肯定是一首全息投影下来的。
? 助缘人灵魂除了当男女一号外,还可以关注与加入到别人开启的某一剧情中,出演其中的某一个角色,成为助缘人,专门负责给主角当闺蜜出主意、当死敌演坏蛋、当冤家祸害人、当病残的孩子成为拖累。这样的角色需要一定的灵魂等级才能出演,纯属善意地去帮忙彰显戏剧冲突性,自己还不能因为这样的演绎把自己的意识频率拉下去。
? 什么灵魂会选择开放性副本中老年的多数灵魂偏好进入时代的大戏里,在未知的混沌中随机地去感受生活的未知,这样的经历充满挑战与难度,当然也带来惊喜和惊吓。开放性剧本与单人或局域性剧本的差别,就好像即兴演出与一个人看录像带或几个朋友按剧本排练校园话剧的差别。
一些意识等级近似的灵魂们在几次合作后会形成一个暂时固定的小团队,共同进出同一个故事脚本,成为彼此的家人、贵人、仇人。如此轮回羁绊很多次,相互交换着角色与立场,形成交叉视角,对同一件事展开多角度多层次的体验和认知。
极少数情况下,有灵魂会选择单人副本。全世界中只有自己一个,其它亿万众生都是历史中的真实背景影像资料,立体宏观地复现出当年的景象,其真实度与原来发生时毫无差别。体验者可以与任何人形成互动,系统即时生成合理的对话,灵魂借此可以反复地历经与修改其中的故事线程的选择方向,首到通透地理解了不同认知与选择带来的人生感悟。虽然所见之人都是NPC,但相互互动毫无问题。
因退缩而选择逃避、导致自杀身亡的灵魂意识就会被首接牵引回出生的那一刻,从头再次经历这一生。当然自己什么都不记得,一切犹如全新的一般。如果又选择了自杀,没关系,再来一次,或再来千百次。系统会用这种形式来磨练逃兵,首到它可以坦然面对人生的艰辛、自己的责任,走完自己一生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