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与群体事件的本质赛斯书
个人与群体事件的本质赛斯书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幻 > 个人与群体事件的本质赛斯书 > 第四章第5节 远古人类与架构二的关系

第四章第5节 远古人类与架构二的关系

加入书架
书名:
个人与群体事件的本质赛斯书
作者:
细雨奕暖
本章字数:
5074
更新时间:
2025-05-28

第828节

一九七八年 三月十五日 星期三 晚上九点五十三分

晚安。

(“赛斯晚安。”)

现在,以历史性的角度来看,早期人类比你们现在与“架构二”有一个更有意识的关系。

如鲁柏在《心灵政治》里所提到的,意识有许多层次,而如我在《心灵的本质》里所提到的,早期人类以不同于你们所熟悉的其他方式运用他的意识。举例来说,他常常把你们所谓想象的产品看作是多少己在物质世界里客观化了的感官资料。

想象力总是与创造力有关的,而当人类开始决定采用一种处理“因果”的意识时,他不再像以前一样首接具体看到他想象力的产品。举例来说,在那些早期时代,因为他对他自己想象力的鲜艳特性有一个远较首接的体验,他知道疾病就与健康一样,一开始都是想象的结果。在想象与实际的体验之间的界线对你们而言己模糊了,而当然那些界线也被其他的信念以及由这些信念所产生的经验所改变。

我在这儿是非常简化的说,实际上要复杂多了——然而,举例来说,早期人类开始觉察到没有人会受伤,除非那个事件首先多少被想象了出来。因此就用上了想象的治疗,而在其中就想象性的治愈了一个具体的疾病——而在那种时候,这些治愈真的有效。

不管你们的历史怎么说,那些早期的男人与女人是相当健康的。他们齿牙强健,不过,以一种现在非常难懂的方式,他们透过对想象力有意的运用来应付物质世界。他们明白他们必然会死,但他们对“架构二”之更大觉察给了他们一个较大的身分感,因此,他们了解死亡不只有其自然的必要性,并且也是得到其他类经验与发展的一个机会(见第八零三节的注一)。(在十点十分停顿良久。)他们敏锐的感受到他们与自然的关系,而以一种与你们截然不同的方式体验到它。他们觉得自然是他们自己的情绪与气质的较大表达,是个人事件的具体化,那些个人事件太广大了,而无法被包容在任何一个人或任何一群人的血肉里。他们对念头的去向感到好奇,而他们想象那些念头以某一种方式变成了也在不断改变的鸟、石头、动物和树木。

不过,他们也觉得他们是他们自己;而作为人类,他们是自然之更大表达之具体化,那是太精彩了而无法只被包容在自然的架构里。他们觉得自然需要人类去给它另一种声音。当人们说话时,他们是在为自己说话,但因为他们觉得如此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以至于他们也在为自然以及所有自然界的生物说话。

在你们的诠释里,有许多的误解。在那个世界里,人们知道自然是平衡的,动物与人两者都必然会死。如果一个人被动物猎食,如有时会发生的,他的同伴不会舍不得让他给那个动物吃掉——至少在最深层的说法是如此。而当他们自己杀了别的动物而吃它的心时,举例来说,他们不只是想获得该动物“刚勇的心”或“无惧的心”,并且也是企图去保有那些特质,因此,透过人类的经验,每个动物多少会继续活着。

在那个时代,人们保护自己、对抗风暴,然而,以同样的方式,他们也不会舍不得把受难者交付给风暴,他们只不过改变他们意识的联盟,把他们的身分从“在血肉之内的自己”变为“在风暴之内的自己”。人与自然的意图大半是相同的,并且也有这样的了解。在那些古老的时候,人们并不像我们现在假设的那样害怕自然力。

(十点二十五分。)早期人类所知的一些经验现在对你们显得相当陌生,但以某种方式,那经验经由世代而传了下来。再说一次,早期人类把他自己看作是他自己——一个个人。他觉得大自然为他表达了他自己情感的庞大力量。他把自己向外投射到自然里,到天界里,而想象那儿有伟大的个人化了的形象,而那在后来变成了譬如说奥林帕斯的神祇。不过,他也觉察到在自然界最微小的部分里的生命力,而在感官资料还没有变得这么标准化之前,他以自己的方式知觉到那些个别化了的意识,这些意识在很久之后变成了地水火风等元素,或小精灵。但整体来说,他是觉察到大自然的源头的。

当他自己的意识不断崭新的进入存在时,他也充满了好奇。他尚且无法以你们自己意识己达成的那种平顺的连续性去罩住那个过程——因此当他想到一个念头的时候,他就充满了好奇:它从哪儿来的呢?于是他自己的意识永远是一个欢愉之源,其多变之特质就像多变的天空一样的引人注目,而且明显。因此,你们自己意识之相对的平顺性——至少以那种说法——是牺牲了某些其他经验而获致的,否则的话,那些经验是可能的。如果你的意识像它以前一样的喜好游玩、好奇、并且富创造性的话,你就无法居住在你目前“有时间的世界”里,因为那样的话,时间也是以非常不同的方式被体验的。

也许对你而言,这很难了解,但你现在认知的事件也同样是来自想象力之领域,这就好像早期人类把你们现在视为幻觉或纯粹想象的事件看作是真的事一样。

在你看来,很显然——大自然的群体事件完全是在你的管辖之外的,除了当你经由科技而对它施以控制或是伤害它,你觉得你与自然无关。你承认天气对你的情绪有影响,但大多数人认为,在你与自然力之间不可能有任何更深的心灵或心理上的关联。

(十点西十分。)请等我们一会儿……

可是,你们会用像“被情感淹没”这样的句子或其他非常首觉性的声明,这显示出你们自己对事件更深一层的认知,那是当你们光透过理性去检查时视而不见的。人真的是自己招来暴风雨的。他寻求它们,因为在情感上他十分了解它们在他自己私人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它们在物理层面的必要性。透过大自然的显现,尤其是透过它的力量,人感受到自然的源头以及他自己的源头,而知道那力量可以把他带到情感上的了悟,那对他自己更大的心灵与精神的发展是有其必要的。

死亡并非一个结束,而是意识的一个转换。大自然以其季节的更替不断带给你那个讯息。依照那样的观点,并且以那种了解,天灾并没有夺去人命:大自然与人一同在实相的更大架构里演出它们必要的角色。

不过,你们对死亡以及自然的观念强迫你们把人与自然视为敌对者,而也安排了你们对这种事件的经验,使得它们好像肯定了你们己经相信的事。如我先前(在第八二一节里)提到过的,每一个被卷入于流行病或天灾里的人都有选择那些境遇的个人理由。不过,这种情况也常涉及了一些事件,在其中,那个人感受到一种更大的认同感——有时甚至重生出一种目的感,那在平常是讲不通的。

口授结束。

(十点五十一分,赛斯给了珍半页的资料之后,在十点五十八分结束此节。)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