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我的修真文明被核弹轰了
创世:我的修真文明被核弹轰了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创世:我的修真文明被核弹轰了 > 第99章 根以扎下

第99章 根以扎下

加入书架
书名:
创世:我的修真文明被核弹轰了
作者:
苹果狗泥
本章字数:
6402
更新时间:
2025-07-07

新历76年冬。

除了少数窝在深山当土皇帝未被发现的团伙以外。

全国的叛乱己经基本清除。

姜翔站在议会大厅中央,召开了第一届全民大会。

但目前作为代表参会的人寥寥无几。

就除了王晶、李方舟、张泽中、张鹏以外,就是一些地方的核心官员。

“平叛易,平心难。”姜翔的声音打破了沉寂。

“张元帅扫清了明面上的障碍,但真正的大山,在千千万万百姓的心里。

帝制百年,顽固的思想早己浸入骨髓。

告诉他们没有皇帝,告诉他们自己当家作主,短时想让他们接受还是过于艰难。”

他的目光看向众人:“接下来的路,不再是铁血镇压,只有我们的真心。

我们要走遍帝国的每一个角落,把社会主义的种子,播撒到每一寸土地上。”

这远比张鹏的物理镇压更艰难。

姜翔把这场硬仗称之为“思想启蒙”。

帝国议会通过了《基层宣教法案》,组建了庞大的新制宣导团。

宣导团的核心成员,是经过严格筛选知识分子、技术骨干,以及部分思想开明的基层官吏和退伍老兵。

他们被派往帝国的乡村、工坊、城镇。

……

在帝国北境一个叫“石沟屯”的穷困山村,年轻的技术员小李和一位退伍老兵老赵满怀热情地走进了村口。

村民们看着这两个满口大家做主、集体农庄的人,眼中满是困惑。

二人苦口婆心的诉说。

“没有皇帝?那不成野人了?”村里的老族长,拄着拐杖,颤巍巍地问道。

“田地分给大伙儿?陛下传下来的地,凭啥要动?”

他身后的村民们,大多沉默,眼神里全是着麻木与困惑。

小李耐心的解释科学种植、集体劳作的效率。

老赵新制是为了让大家过上好日子,这也是前任皇帝的遗志。

“好日子?”一个汉子嗤笑一声。

“能吃饱饭就是好日子!你们说的那些,太玄乎!谁知道是不是换个法子来收租?”

“反正我感觉这几年就挺好的,只要活干好,再也没人饿死了。”

“就是!谁知道会怎么样。”另一个声音附和道。

宣传册被扔在地上。

小李和老赵被冷落,百姓们对他们说的话更多的则是未知的迷茫。

即便他们也受过一些教育,可当时的冯子航实行的教育之中没有任何方面是关于思想层面的。

这就导致他们虽有一些知识,但思想层面还是过于落后。

小李和老赵便决定在这里住下,实行他们的劝说计划。

这只不过是一个两百余人的小村落,即便他们嘴皮子都说烂了,这几天也就几个村民支持他们推进社会主义。

他们二人,第一次深切体会到改变人心的壁垒是何等艰难。

……

无独有偶。

这样的事情在帝国各处都有发生。

桑林镇情况更为复杂。

这里的百姓生活相对好些,对皇帝没了的消息反应更大的是地方上的小吏、商贾和依附旧制生存的乡贤。

宣导团在镇上宣讲工厂是大家的、工人参与管理、合理分配利润。

工人们最初听得新奇,隐隐有些心动。

然而,当地的几家大工坊主迅速展开了行动。

“别听他们瞎忽悠!什么大家的工厂?工厂是东家的!东家倒了霉,你们都得喝西北风!”

工坊主的心腹在工人中这样说着。

“参与管理?那是要你们担责任!出了事谁兜着?

以前有皇帝,有官府,现在他们推给工人了,你们想想这其中的用意吧!”

“哼,谁知道他们安的什么心?

说不定就是想夺权,把咱们镇上的产业都收归他们那个什么议会!

到时候,咱们连汤都喝不到!”

两位乡贤在饭桌上和工人说道,只不过多读了几年书,实际科学运用的本领没有多少,忽悠起来人倒是一套一套。

几个平民百姓总是喜欢喝点小酒谈论天下大事,好像什么都知道,什么都能道出个所以然。

对于上头人决定的事情,他们貌似都了解事情本质一般。

听起来有点可笑。

但就是会有人信。

宣导团组织的工人代表选举,报名者寥寥无几。

对于支持新制的工人,家里半夜被人砸了窗户,分给他们田,但他们田里的庄稼被人偷偷毁坏。

宣导团成员们白天宣讲,晚上还要应对层出不穷的恐吓、造谣和软抵制,心力交瘁。

即便如此他们也不能怎么样。

因为百姓是基石,能杀,但总不能全杀。

暴力执政更容易引发叛乱,即便可以短暂镇压,但时间久了,还是会爆发。

姜翔不是冯子航,他做不到冯子航那样一言九鼎,一人镇一国。

……

至于推行全民武装,人人持枪的事情。

更是无比艰难,即便之前冯子航己经实行过这个政策,但真正能够手持武器,并且会运用的还是少数,而且都是一些富贵人家。

姜翔需要做到让他们持枪并且会用。

这样才能在未来保护他们自己。

东山镇宣导团成员小王正在宣讲人人持枪保护自己的政策。

话音未落,台下就炸开了锅。

“枪?有了枪,两个有仇怨的人,万一想不开那枪崩了对方,这责任谁来担?”说话的是东山镇镇长,他这话说的不无道理,小王也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保卫自己?我看是招祸!以前有官府管着,现在枪在个人手里,一言不合就掏枪,这日子还过不过了?”

“对啊!这枪发下来,就是祸根!”

一些地痞流氓却敏锐地嗅到了机会,开始私下串联,试图利用持枪政策组建自己的武装,对抗新政权,或者鱼肉乡里。

几枪击事件,更是让新制背上骂名。

如何让百姓理解武装人民是为了玄天界,而不是制造内乱,成了宣导团最头疼的问题之一。

即便枪会带来一些问题,也需要让百姓们提前接受,全国都有战斗力才有机会反抗玄天界。

这些问题都难以解决,困难重重。

姜翔也明白,空谈理想毫无用处。

那么就需要真正的让百姓觉得好才可以。

必须用实实在在的、惠及百姓们。

他坐镇新启城,不断地修改政策,要求各个部门全力配合宣导团。

同年,他召开第二次人民代表大会。

这一次出席的人数略微增加,但放眼全国仍然不算多。

会议结束。

王晶的农业部派出农业技术员,手把手指导加入新制的百姓如何种植,如何使用农具,即便是石沟屯这样偏远的地方,也成立互助农会。

当第一季收成下来,农会成员的收成普遍高出三成,且能集中力量修建小型水利。

百姓们对于新制开始有了拥护的声音。

同时电力也普及至南方城市,桑林镇边缘的一个小村庄,在宣导团协调下。

由工人、农民和镇上技术人员共同出力,架设起简易线路,又点亮了一批电灯。

整个村庄沸腾了,原本只用于大型工厂以及富贵人家的电灯走进千家万户。

这看的见的光芒,比千言万语更好用。

姜翔则学着皇帝,亲自编写很多书籍。

比如【百姓的权利与义务】、【新制的好处】、【如何考上公务员】、【公务员的义务】之类的书籍。

用最首白的语言解释什么是选能人为我们办事,什么是工厂利润大家分。

新历79年春。

整整两年半的时间,炎黄共和国在慢慢改变。

石沟屯,互助农会的成功让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就连镇长也成为新制的拥护者。

桑林镇,几家工坊的工人成功选举出自己的代表,自己为自己争取利益。

工人们主动踏出了第一步,姜翔便令人收了工坊主的厂子,虽然还远非理想,但工人第一次在利润分配和劳动条件上有了发言权。

东山镇,当经过严格训练民兵队,成功挫败了一起由地痞勾结旧势力企图武装夺权的阴谋。

民兵队长,一个以前老实巴交的铁匠在大会上讲述经过。

并强调枪我们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持枪,开始从祸根变成了一种底气。

这也是全民对抗玄天界的底气。

只要口径足够大,那些炼气修士敢来,他们就得死。

至少再也不会无力反抗。

帝国议会大厅。

姜翔看着各地汇总的报告,不再是叛乱和流血,而是关于新成立的地方代表院数量、扫盲人数、新通电村落、农会覆盖面积、工人参与管理的试点工坊……

数据还显粗糙,内部矛盾重重。

但那份报告中,开始频繁地出现一些字眼,“我村”、“我厂”、“我们选的代表”、“我们自己议定的规矩”。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

“陛下,”姜翔望着天边。

“您看到了吗?天,确实快亮了。”

“虽然稚嫩,根基尚浅,问题如山……”姜翔低声自语。

“但社会主义的根,己经扎下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