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一边说,贾敏一边也兀自琢磨着。
这位林西奶奶确实是经常到家里来,和婆婆的关系也十分融洽。
虽然她和林西奶奶之间也谈不上有什么交情,却也没觉得她竟能恶毒至此。
锦衣继续说道:“我是这样想的。
妹夫身上中的毒,是慢性毒药,应该两三年前就己经被人下毒了。
这会不会和你们府上子嗣艰难也有关系?
你想啊,你这几年迟迟没有身孕,连续收了三个通房也没有,必然是妹夫的身体出了问题啊。
应该是这位林西奶奶有了过继的念头后,生怕妹夫有了自己的孩子,所以才下此狠手的。
如果她的孩子真得能继承了林家的财产,那可真是泼天的富贵。”
锦衣虽不知道林家能有多少钱,可是从她来了以后,吃的用的,皆都价值不菲,比荣国府有过之而无不及。
由此可见,这林家的富贵也是不可小觑的。
君子无罪,怀璧其罪。
林家这样大的一份家业,人丁又如此稀薄,怎会不遭人惦记呢?
贾敏听到嫂嫂这番话,也不由的点了点头,嫂嫂说的很有道理。
婚后这几年,自己迟迟怀不上孩子也就罢了,怎地前前后后三个通房都没能有一个有孕的?
虽说也一首请了曹大夫来给问诊,可是从这次就看出来了,这种阴狠的毒药,寻常的大夫是看不出来的。
若不是这次嫂嫂坚持要请欧阳大夫出山,只怕自己和大爷中毒的事儿还要继续蒙在鼓里,到死都不知道。
一想到这里,贾敏就忍不住的后怕。
如果她和林如海都死了,且不说林家的家业给了谁,她的孩子又该怎么办呢?
这孩子出生就要带上先天不足之症,本该更加精心抚养才是。
可若是自己和林如海都死了,婆婆又会如何待他?
若是个男孩儿还罢了,婆婆为了林家后继有人自会好生抚养。
可如果是个女孩儿呢?
贾敏不敢继续想下去,她越想越觉得对不住尚未出生的孩子。
她又想起锦衣这次在路上买的小丫鬟英莲,到时候,女儿会不会落得和英莲同样的下场?
英莲尚且还有运气遇见嫂嫂这样好的人将她买了下来,那自己的孩子呢?
本来刚止住的眼泪,这会子又忍不住掉了下来。
锦衣叹了口气,劝道:“妹妹快别哭了,我知道你伤心后怕,但现在事情不是己经往好的方向发展了嘛。
只要你和妹夫好生吃药,这毒慢慢也就解了。
虽然孩子受了些影响,但是出生后你们精心照顾,想必也无大碍。”
“嫂嫂,你说这人的心,怎就这般恶毒呢?”贾敏一想到始作俑者很有可能就是常常登门的林西奶奶,心中就恨毒了她。
锦衣抬眼看了看床帘上的穗子,轻叹一声,“可能……可能就是富贵迷人眼吧。”
对于林西奶奶来说,只要林家没有子嗣,那凭借她和林母的关系,再加上她不懈的努力,想必让她的一个儿子过继到林家也不算难事。
但是前提是林家要绝嗣才行。
所以林西奶奶就一定要在绝嗣上面使手段。
这样一来,她只害贾敏是不够的,因为即便没了贾敏,林如海还是可以再续弦娶妻,还是会有人能给他生孩子。
只有从林如海下手,才能一劳永逸。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个毒会下到林如海身上了。
而且林西奶奶即便同林府往来再密切,想要买通府里人精准给林如海下毒怕是也难如登天。
但如果是林西爷给林如海下毒呢?
这可就简单多了。
贾敏也说过,这位林西奶奶希望林如海能够多多提携林西爷,那两人在一起吃饭的机会应该不少。
林如海怎么可能会对他有防范之心呢?
所以锦衣觉得自己这样的猜测还是很合理的。
只是这毒是两三年前下的,怕是什么证据都无从查起了。
算了算了,这些己经不在自己的考虑范围之内了,就看林如海有没有这个本事了。
正当锦衣准备离去的时候,丫鬟来报说朱姑娘来了。
锦衣心里一动,这段时日倒是没什么机会和朱瑾儿好好说说话。
她今天能过来,倒也是个机会。
朱瑾儿进了屋,她的丫鬟红果帮她把外面披的披风脱了抱在怀里。
锦衣看见她鼻尖通红,笑着问道:“这会子外面可是下雪了?”
朱瑾儿回道:“天阴的厉害,风也紧,雪倒还没有下起来。
南方下雪还是比较稀罕的。”
她一边往过走一边说道:“姨母听说清和轩今日请了大夫,又听说表哥也被请回来了,让我过来看看,别是有什么大事。”
她看见贾敏躺在床上,眉眼间也带了些担心,“嫂嫂没事吧?”
贾敏之前看见朱瑾儿就烦,不过在锦衣的劝解下,如今也学会了不将情绪过于表现在脸上。
而且锦衣也同她说了,让朱瑾儿为妾,也未必是她自己的想法。
说不定朱瑾儿也是被她姨母算计的。
所以这会朱瑾儿来看望她,她也很和气的回道:“没事,就是有些头晕。
大夫说吃两副药就好了。”
如今中毒的事情除了林如海夫妇,就只有锦衣知道,连最亲近的丫鬟都不曾告诉,自然也不能告诉朱瑾儿。
朱瑾儿见贾敏这会脸色尚好,和自己说话也和颜悦色的,也就放了心。
她点点头说道:“没事就好,那我也不多打扰嫂嫂休息了,我回去给姨母说一声,也好让她放心。”
“朱姑娘急什么?
既然来了,就坐下一起说说话呗。
我刚听落雨说让小厨房备了点心,咱们刚好沾沾你嫂子的光,也尝尝这新出炉的点心。”
锦衣笑着拉过朱瑾儿的手,一起到花厅里的桌边坐下。
贾敏虽不知道嫂嫂为何要将朱瑾儿留下,不过想来自有她的用意。
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贾敏觉得二嫂嫂说话做事都很有章法,还教会了自己许多。
所以如今二嫂做什么,她都觉得随她就是了。
朱瑾儿心中不免有些紧张,不知道这位贾二奶奶拉着自己要做什么。
谁知锦衣只是同她拉起了家常,如今眼瞅着就要过小年了,锦衣笑着问道:“不知道妹妹小时候过年家里都有什么习俗?”
朱瑾儿一边回忆一边说道:“在我们徐州,过年的时候是要贴门神、贴春联,一起吃团年饭。
虽说家里有厨娘,可是这除夕晚上的饺子和汤圆,还是我娘和我一起亲手做的。
她说过年的饺子、汤圆,就是要亲手做着吃才香甜……”
说着说着,朱瑾儿的声音就低了下去。
锦衣知道,她肯定是想起他们一家三口在一起的日子了。
她之所以会问这些,也是为了让朱瑾儿想起爹娘来。
每逢佳节倍思亲,更何况朱瑾儿的父母亲去世都还不到一年,怎么可能不想念。
虽然有些不地道,却也是攻心之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