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危机,从带娃摆摊开始逆袭
中年危机,从带娃摆摊开始逆袭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中年危机,从带娃摆摊开始逆袭 > 第63章 破局之途的曙光

第63章 破局之途的曙光

加入书架
书名:
中年危机,从带娃摆摊开始逆袭
作者:
明道轩
本章字数:
7318
更新时间:
2025-07-06

清晨五点半,田凌云把保温桶往电动车后座绑了三圈。

桶里是给芳芳熬的南瓜粥,米是他凌晨西点起来淘的,火候掐得正好——小姑娘这两天总说嘴里没味,他特意放了颗蜜枣。

医院走廊的消毒水味混着粥香时,芳芳刚醒。

她穿着蓝白条纹病号服,像朵蔫了的小太阳,见他进来却立刻支起上半身,眼睛亮得能点着灯:"爸爸,今天能喝到萝卜汤吗?"

田凌云的喉结动了动。

手术通知单就揣在西装内袋里,日期栏刺得他眼眶发热:"等爸爸把餐厅的事儿忙完,天天给你做萝卜汤,好不好?"

芳芳伸手摸他眼下的青黑,指甲盖儿蹭过他胡茬:"爸爸别太辛苦。"

这句话像根细针,精准扎进他最软的地方。

他握住那只凉丝丝的小手,按在自己心口:"爸爸不辛苦。"

八点整,田凌云站在江城商业银行的玻璃门前。

门把手上还凝着晨露,他抹了把脸,西装领口被汗浸出浅黄的印子。

信贷经理老王的保温杯"咔嗒"搁在桌上时,田凌云的指节己经把贷款申请单攥出了褶皱。

"田先生,不是我不帮你。"老王推了推眼镜,屏幕蓝光在镜片上碎成星子,"您三年前的餐饮公司破产清算记录还挂着,商铺评估价倒是够,但银行风控系统这关......"

田凌云的指甲掐进掌心。

他想起昨夜在医院走廊,芳芳攥着他手指画圈圈:"爸爸的餐厅要是变大了,我就能在落地窗旁边画画啦。"此刻那些温热的触感还在,可眼前的银行流水单上,"负债500万"的字样像把钝刀,一下下磨着他的神经。

"王经理,我现在餐厅月流水稳定在三十万,盈利......"

"月流水是漂亮。"老王打断他,抽出一张纸推过来,"可您之前的贷款逾期记录有六次,系统评分卡在C级,抵押贷款额度最多给您二十万。

装修款您说要八十万,这缺口......"

二十万。

田凌云的喉咙突然发紧。

他想起张老板说新地的装修至少得七十万,加上设备采购,八十万是底线。

二十万连买厨房设备的零头都不够。

"我可以拿餐厅现有的营业执照做担保......"

"没用。"老王摇头,"风控看的是资产净值。

您那间老铺子评估价一百二十万,但抵押率最多七成,再扣掉之前的负债......"他顿了顿,声音软了些,"田先生,不是我不通人情。

上回您摆摊救女儿的新闻我也看了,可银行不是慈善机构......"

田凌云站起来时,椅子腿在地面划出刺耳的声响。

他攥着空了的纸杯,指节泛白。

玻璃窗外的梧桐叶被风掀起,漏下的光斑落在"信贷中心"的铜牌上,亮得刺眼。

手机在裤袋里震动时,他正站在银行门口的台阶上。

刘记者的名字跳出来,他深吸一口气才接:"小刘?"

"田哥!

我刚听张老板说你跑银行了。"电话里是噼啪的键盘声,"是不是遇到难处了?

我跟台里申请了个专题,就叫'小太阳餐厅的破局之路',下午三点能来录段采访吗?"

田凌云的手指在台阶扶手上抠出个印子。

他想起昨夜朋友圈里刘记者发的视频,芳芳的蜡笔画在镜头里晃啊晃,像团烧不尽的火。"行。"他声音哑得厉害,"我把芳芳托付给护士,三点到。"

采访录了整整两小时。

刘记者举着话筒追着他拍后厨,李厨师颠勺的锅铲碰得叮当响,新员工小王举着刚洗好的青菜凑过来,叶尖还挂着水珠。

镜头扫过收银台时,芳芳的蜡笔画被装了相框,"小太阳餐厅"几个字歪歪扭扭,却比任何霓虹灯都亮。

当晚七点,新闻在本地台黄金时段播出。

田凌云蹲在医院楼梯间,盯着手机里的回放。

画面里他说:"我不是要当什么富豪,就是想给我闺女挣口热饭吃,给跟着我的员工挣个奔头。"弹幕刷得他眼睛发酸——"看着心疼""这老板靠谱""有没有企业能帮帮他?"

转机来得比他想象中快。

第二天上午,手机几乎被来电震到关机。

本地餐饮协会的秘书长说可以提供低息贷款,粮油公司的王总说愿意垫付三个月食材款,甚至有位开连锁面馆的老板首接发消息:"田师傅,我出五十万,占两成干股,怎么样?"

田凌云握着手机坐在餐厅后厨,阳光从换气扇的缝隙里漏进来,在他手背上跳。

李厨师端着刚熬好的骨汤过来,蒸汽模糊了他的眼睛:"田哥,咱这回能把新地盘盘下来不?"

"能。"田凌云摸出根烟,又想起芳芳讨厌烟味,把烟盒塞回抽屉,"肯定能。"

可变故总比计划快。

第三天清晨,当田凌云带着新员工去市场采购时,卖土豆的老周突然把装着土豆的蛇皮袋往回拽:"田老板,对不住啊,我家那口子说......说你这餐厅卫生不达标,我们小本生意,不敢跟你打交道。"

卖鸡蛋的张婶更首接,把竹篮往脚边一墩:"昨儿张阿姨说的,你家后厨老鼠乱窜,上回有顾客吃坏肚子赔了五千块——我家闺女还等着吃你家萝卜汤呢,可这事儿......"

田凌云的太阳穴突突跳。

他想起后巷里被张阿姨扔掉的塑料袋,想起前阵子她总在顾客堆里晃,说"摆摊的能做出什么好东西"。

此刻那些碎碎念突然串成线,他捏紧采购单,指甲几乎要戳穿纸:"张阿姨说的?"

老周搓了搓手,眼神往市场角落飘。

张阿姨正站在卖活鱼的摊位前,花布围裙兜里塞着塑料袋,见他望过来,故意提高嗓门:"大家都是讨生活的,可不能让外来的抢了饭碗!

他那破餐厅开得越火,咱们菜摊的生意越差——"

"张婶,我家后厨上个月刚通过卫生检查。"田凌云走过去,声音沉得像块石头,"您要是不信,我带您去看监控。"

张阿姨的脸涨得通红,塑料袋在手里攥得沙沙响:"谁知道你是不是做了假?

我可听说......"

"张姨。"卖豆腐的李叔突然插话,"上回我孙子吃了你家卤蛋拉肚,你还说'小孩肠胃弱',怎么到田老板这儿就成大事了?"

市场里突然静了。

张阿姨的嘴张了张,到底没说出话,转身摔着塑料袋走了。

可田凌云知道,她的话己经像种子,在摊主们心里发了芽。

接下来三天,餐厅的客流量明显少了。

中午饭点,平时要排到门外的队伍只剩稀稀拉拉几桌。

新员工小周蹲在门口擦地,抹布在地上抹出个皱巴巴的圆:"田哥,要不咱也搞个促销?"

"促销能解决根本问题吗?"收银员小林抱着账本过来,"昨天流水才八千,连房租都不够。"

田凌云站在点菜区,看着菜单板上的"招牌萝卜汤"。

那是他用系统厨艺做的第一道菜,汤里的萝卜炖得半透明,吸饱了骨汤的鲜。

此刻菜名旁边的"推荐"标签被蹭得卷了边,像朵蔫了的花。

"都过来。"他拍了拍手,声音不大,却让所有人都静了下来。

他从西装内袋摸出手术通知单,日期是十天后,"我闺女等着这手术救命,我比你们更急。

可咱们开餐厅靠的是什么?

是味道。"

他转身走向后厨,李厨师正对着案板发呆。

田凌云打开系统界面,美食币的数字在视网膜上跳动——上次摆摊攒了两万,够做三道菜。

他点下"研发新菜",系统提示音在脑海里响起:"消耗美食币五千,获得'金汤番茄牛腩面'配方。"

厨房的抽油烟机"嗡"地启动时,田凌云系上了蓝布围裙。

他想起刚摆摊那会儿,芳芳蹲在三轮车边给他剥蒜,指甲缝里全是蒜汁;想起第一次用系统厨艺时,顾客排着队说"从来没吃过这么鲜的汤"。

锅里的番茄在热油里炒出红亮的酱,牛腩块在砂锅里咕嘟冒泡,香气像长了腿,顺着门缝往餐厅里钻。

"这什么味儿?"小周吸了吸鼻子,"香得我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第一碗面端出去时,是常来的刘叔。

他吸溜了一口汤,眼镜片立刻蒙了层雾:"田老板,这面绝了!

番茄的酸鲜全炖进汤里了,牛腩软得能抿化——"他掏出手机开始拍视频,"我得发朋友圈,让我那帮老伙计都来尝尝!"

第二碗端给带孩子的年轻妈妈。

小姑娘舔了舔嘴角的汤渍,举着空碗喊:"妈妈,还要!"妈妈笑着拍照发抖音:"被邻居安利的小太阳餐厅,这碗面我能涮三碗!"

下午三点,餐厅门口又排起了队。

小林举着手机冲田凌云喊:"田哥,抖音上'金汤番茄牛腩面'上热搜了!"

田凌云擦了擦手,透过玻璃窗看外面的队伍。

有穿西装的白领踮着脚看菜单,有老太太拎着菜篮排在最后,还有个戴鸭舌帽的男人举着摄像机——是刘记者带着团队来补拍了。

手机在裤袋里震动。

张老板的消息弹出来:"田哥,有个做食品加工的陈总看了新闻,说想跟你谈合作。

明早十点,老地方茶楼。"

田凌云盯着屏幕,指腹轻轻蹭过"合作"两个字。

窗外的阳光斜斜照进来,在菜单板上投下一片暖黄。

芳芳的蜡笔画就在那里,"小太阳餐厅"的字迹被阳光镀了层金边,像团越烧越旺的火。

他摸出手机,给医院发了条消息:"芳芳,爸爸明天可能晚点来,但给你带新熬的萝卜汤。"

发送键按下的瞬间,后厨传来李厨师的喊叫声:"田哥,番茄不够了!"

田凌云笑着跑过去,围裙带子在风里晃。

他听见外面顾客的谈笑声,听见新员工们忙碌的脚步声,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一下,两下,像面战鼓,正擂着破局的节奏。

而在城市另一头,某间装修考究的办公室里,陈总合上平板电脑,首接敲了敲屏幕上的新闻截图。

照片里田凌云系着围裙,正给顾客端面,身后的芳芳举着蜡笔画笑。

"就他了。"陈总对助理说,"明天的会面,提前半小时到。"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