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人心叵测
然而,还不等杨洛消化这巨大的收获,又一名亲卫气喘吁吁地跑进来,脸色极其难看:“小公子!不好了!宫里…宫里来人了!是…是皇后娘娘身边的常公公!带着懿旨,点名要您即刻进宫觐见!说…说宋使在朝阳殿外跪谏,以死相逼!朝臣哗然!皇后娘娘震怒,让您…让您速去解释!”
常巾显!
杨洛瞳孔收缩,这个老狐狸,在这个节骨眼上,打着皇后的旗号,亲自来“召见”了!是施加压力?是试探?还是……调虎离山,为毁灭最后的证据争取时间?
压力如山崩海啸般从四面八方涌来。军械案主犯落网在即,胭脂线灭口线索就在眼前,凝香斋唾手可得,宋使的外交逼宫也到了白热化……而那个最危险的敌人,正站在宫门前,用皇权和外交危机作为武器,向他发出了致命的召唤。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
杨洛深吸一口气,冰冷的空气混合着血腥、香粉和死亡的气息涌入肺腑。
他看了一眼手中冰冷的“宋”字鬼影令牌,又看了一眼地上账房先生扭曲的遗容。
“柳青!”他声音低沉而决绝,“你带可靠人手,持我令牌,控制凝香斋!尤其是谢三夫人和所有账册!等我从宫里回来!这边尸体和香粉盒的勘验,由你全权盯着,有结果立刻报我!”
“陈百户!你留在这里,配合柳青,保护现场和物证!没有我的手令,一只苍蝇也不许放进来!等曹斌、王德禄的口供出来,迅速整理成册!”
“其余人,随我……”杨洛猛地转身,目光如炬,投向皇城的方向,一字一句道:
“进宫!”
他大步走出这充满死亡气息的小院,翻身上马。
朝阳初升,金色的光芒刺破云层,却无法驱散笼罩在京城上空的厚重阴霾。
一场在权力最高殿堂的正面交锋,避无可避地到来了。
马蹄声再次急促响起,踏碎了槐花胡同短暂的死寂,载着杨洛,义无反顾地冲向那龙潭虎穴般的深宫。
皇宫,朝阳殿。
这是皇帝议事之所,自皇帝驾崩后,皇后就代为议政。
殿外的白玉广场上,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
大宋正使一身绛紫官袍,直挺挺地跪在冰冷的石板上,身后是数名同样跪伏的副使和护卫,个个面色悲愤,引颈向天。
朝阳的光芒照在他们身上,非但没有暖意,反而衬得那姿态如同控诉的雕塑。
数十名大魏朝臣围在不远处,交头接耳,神色各异,有忧虑,有愤怒,也有幸灾乐祸。
礼部尚书陈仕贤站在最前,急得满头大汗,徒劳地劝说着什么,却被宋使悲怆激昂的声音盖过。
“…天理昭昭!我大宋诚心修好,遣使来贺,竟遭此奇耻大辱!无辜商民被构陷扣押,使节尊严遭肆意践踏!贵国刑部郎中杨洛,倒行逆施,构陷天使,其心可诛!若今日不得公道,本使唯有血溅此阶,以告我皇!以谢天下!”
宋使的声音带着一种刻意营造的悲壮,回荡在空旷的广场上,极具煽动性。
朝臣的议论声更大了,不少目光投向紧闭的朝阳殿门,猜测着里面那位实际掌权者的震怒。
殿内,气氛同样凝重。
吕皇后端坐凤椅,明黄色的凤袍在殿内略显幽暗的光线下显得格外威严,也格外沉重。
她保养得宜的脸上看不出太多表情,但微微抿紧的唇角,和无意识敲击扶手的手指,泄露了她内心的惊涛骇浪。
秦尚宫侍立一旁,眼观鼻,鼻观心。
殿门悄然开启一道缝隙,常巾显无声无息地滑了进来,步履轻快得不像个老人。
他脸上依旧是那副万年不变的、温和恭谨的笑容,走到殿中,躬身行礼,声音尖细平稳:“启禀娘娘,杨大人已在殿外候旨。”
吕皇后手指微微一滞,凤眸抬起,不咸不淡地望着常巾显:“常伴伴,宋使在外以死相逼,朝臣议论纷纷,你说,杨洛他,到底在查什么?查得这京城天翻地覆,查得大宋使团要与我大魏决裂?!”
她的声音不高,却蕴含着雷霆之怒。
常巾显腰弯得更低,姿态谦卑到了尘埃里:“娘娘息怒。杨大人…杨大人也是奉旨办事,心系朝廷,急于为谢尚书讨回公道,只是…年轻人,难免血气方刚,手段…激烈了些,让宋使和朝臣们误会了。老奴方才在外面,也听得心惊胆战,这宋使若真有个三长两短,两国邦交…唉…”
他恰到好处地叹了口气,满是忧国忧民。
“误会?”吕皇后冷哼一声,“他查到什么铁证了?值得如此大动干戈,连兵部侍郎都锁拿下狱!闹得满城风雨!”
“这个…老奴实不知情。”常巾显的头垂得更低,“杨大人行事…向来机密。不过,老奴斗胆揣测,许是…许是谢尚书一案牵连甚广,杨大人追查心切,被某些…别有用心之人误导了方向?或是…被那宋人商队表面上的嫌疑蒙蔽了?毕竟,人心叵测啊娘娘。”
他巧妙地将“误导”和“蒙蔽”的帽子,轻轻扣向了杨洛,也暗示了宋人的“狡猾”。
吕皇后沉默了片刻,凤眸中的怒意并未消散,反而更添了几分深沉的审视。
她盯着常巾显低垂的头顶,那温顺的姿态下,仿佛潜藏着令人不安的暗流。
谢崇山的死,甲七仓的军械,宋使的强硬…这一切都太过巧合,太过凶险。
“传杨洛!”吕皇后终于开口,声音恢复了掌权者的冰冷。
“是。”常巾显躬身应道,转身走向殿门,背对凤座的那一刻,他嘴角那抹恭谨的笑意瞬间消失,眼底掠过一丝极淡的、冰冷的算计。
殿门再次开启,杨洛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他一身沾染着晨露与淡淡血腥味的官袍还未换下,肋下的伤处虽然处理过,但长时间的奔波和紧绷让他脸色透着疲惫的苍白,然而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带着洞穿一切的锐利和破釜沉舟的决绝。
他稳步走入大殿,无视了殿内压抑的气氛和常巾显那看似温和实则阴鸷的目光,径直走到殿中,躬身行礼:
“臣杨洛,参见皇后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