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三千的我,给员工发千万年薪
月薪三千的我,给员工发千万年薪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月薪三千的我,给员工发千万年薪 > 第201章 封神

第201章 封神

加入书架
书名:
月薪三千的我,给员工发千万年薪
作者:
寂寞的人啊
本章字数:
9022
更新时间:
2025-07-08

当大夏内部因为“启源”而举国欢腾、万众感恩之时,世界,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则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混杂着嫉妒、愤怒、恐慌与渴望的复杂情绪中。

15万美元一个疗程。

这个价格,虽然昂贵,但对于欧美中产以上的家庭来说,并非完全无法承受。

真正让他们绝望的,是产能。

李长夜兑现了他的承诺,“启源”的生产,优先且几乎全部供应给了大夏本土市场。

投放海外的配额,少得可怜,每个月仅有区区数百剂,面对全球数以千万计的癌症患者,这无异于杯水车薪。

于是,人类历史上最壮观、也最荒诞的一幕出现了——“反向医疗移民潮”。

曾几何时,是大夏的富豪们,挥舞着钞票,远渡重洋,去美利坚、去欧洲,寻求最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药物。

而现在,一切都颠倒了过来。

全球各大国际机场,飞往大夏炎州、沪市、京市的航班,班班爆满,头等舱和商务舱的机票,提前三个月就被预订一空。

走下飞机的,不再是西装革履的商务人士或好奇的游客,而是一张张写满了焦虑与期盼的、来自世界各地的面孔。

他们中有华尔街的金融巨鳄,有好莱坞的当红影星,有中东的石油王子,也有硅谷的科技大佬,更有无数来自普通中产家庭的男男女女。

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的目的——求药。

然而,大夏不是他们的主场。在这里,他们引以为傲的财富、地位、权力,第一次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他们无法通过“生命之链”系统认证,因为他们没有大夏的身份证。他们无法在公立医院获得床位,因为医疗资源早己饱和,并且优先服务本国公民。

金钱,第一次失去了它万能的光环。

理查德·米勒,水果公司的首席设计师。

他设计的每一款产品,都引领着全球的科技潮流。他身家数十亿美金,住在加州马里布的海景豪宅里,过着国王般的生活。

但现在,他像一个最卑微的难民,坐在沪市一家拥挤的私立医院走廊里,眼神空洞而绝望。

他的妻子,艾米丽,被诊断出脑胶质瘤西期,美利坚最好的医生己经束手无策,断言她只剩下不到三个月的生命。

理查德动用了所有的人脉和财富,试图从寰宇集团的海外配额中抢到一剂“启源”,但他失败了。那些比他更有权势的人,早己将可怜的配额瓜分殆尽。

万般无奈之下,他带着妻子,来到了这个他曾经带着几分俯视心态看待的国家。

他以为凭借自己的名望和财力,可以轻松敲开任何一扇门。他错了。

寰宇集团的公关部礼貌地拒绝了他的会面请求。

各大公立医院的院长,对他开出的天价“赞助费”不屑一顾。

“米勒先生,我们很同情您的遭遇。但每一张病床,外面都有上百个我们自己的同胞在排队。我们没有理由,为了您的妻子,而让我们自己的公民失去活下去的机会。”一位院长这样告诉他。

这是理查德一生中从未体验过的无力感。

最终,他通过一个收费高达五十万美元的“医疗中介”,才在一家昂贵的私立医院里,为妻子安排了一个床位,并获得了“可能”能接触到“启源”的机会。

在这里,他看到了让他永生难忘的一幕。

隔壁病房,住着一位来自大夏农村的老太太,同样是癌症晚期。

她的儿子,一个皮肤黝黑、穿着朴素的年轻人,每天为她擦身、喂饭,无微不至。

那位老太太使用的,正是理查德梦寐以求的“启源”。而她的儿子支付的费用,仅仅是三万人民币。

一天下午,理查德在走廊里,看到那个年轻人蹲在墙角,一边啃着干硬的馒头,一边和手机视频里的孩子笑着说:“宝宝乖,等奶奶病好了,爸爸就回家给你买新书包。”

那一刻,理查德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他意识到,在这个国度,在这款神药面前,生命的基本价值,被以一种他从未理解过的方式,重新定义了。

最终,通过中介的运作和一笔高达两百万美元的“渠道费”,理查德终于为妻子拿到了一剂“启源”——这是某些被默许的、专门针对外国人的“特需渠道”流出的药品,价格是官方海外定价的十数倍。

他付钱的时候,没有丝毫的犹豫和心疼,只有无尽的卑微和感激。

当艾米丽的病情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好转,当她重新能在花园里散步,当医生宣布她的肿瘤己经完全消失时,理查德抱着妻子,痛哭失声。

回到美利坚后,理查德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召开了一场私人新闻发布会。

他面对镜头,用前所未有的真诚语气说道:

“我曾经以为,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好的科技,最好的医疗,最好的制度。我错了。”

“在炎州,我看到了真正的奇迹,不只是医学上的,更是人文上的。寰宇集团和李长夜先生,他们所做的,己经超越了商业,那是一种慈悲。”

“他们将活下去的希望,以一种近乎免费的方式,交给了他们的人民。而我们,这些自诩为世界精英的人,却只能像乞丐一样,用重金去乞求这份恩赐。”

“从今天起,我将从水果公司辞职,我将成立一个基金会,致力于推动‘启源’的全球公平化。我还要告诉所有美利坚人,醒醒吧,这个世界,己经变了。”

理查德的发言,如同在西方世界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引发了剧烈的舆论地震。

无数像理查德一样,在炎州“朝圣”归来的外国富豪和名人,纷纷现身说法,讲述着他们的“炎州见闻”。

理查德·米勒的辞职宣言,通过无孔不入的媒体网络,在短短几小时内传遍了世界。

这不仅仅是一颗重磅炸弹,它是一枚引爆了全球舆论核武库的扳机。

于是,洪水冲开了闸门。

“反向医疗移民潮”不再是暗流,而是演变成了一场席卷全球的世纪大迁徙。

炎州国际机场,在短短一周内,成为了全球最繁忙、也最奇特的空港。

每天,数十架来自世界各地的顶级私人飞机,像是朝圣的巨鸟,安静地停泊在专属停机坪上,等待着它们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商业航班的入境大厅,则上演着一幕幕堪称荒诞的戏剧。

说着流利英语的联邦金融家、操着优雅法语的联盟艺术家、裹着头巾的中州石油巨富……

这些在各自国家呼风唤雨的大人物们,此刻全都挤在拥挤的人潮中,脸上交织着旅途的疲惫、对未来的焦虑和一丝丝踏上这片“应许之地”的微茫希望。

他们昂贵的定制西装、奢华的珠宝配饰,在周围无数双充满好奇和自豪的炎州市民眼中,显得如此格格不入。

“又来一波‘求药团’!”机场的一位地勤人员,一边娴熟地引导着人流,一边用带着几分戏谑和骄傲的语气对同事说:“这个月咱们机场的奢侈品店销售额估计要创历史新高了,可惜,他们最想要的‘奢侈品’,咱们不卖。”

这股浪潮迅速从机场蔓延到了炎州的每一个角落,尤其是各大顶级医院所在的区域。

曾经的“医疗一条街”,如今被外国媒体戏称为“叹息之墙”和“黄金英里”。

墙外,是绝望。

绵延数公里的街道两旁,停满了挂着各国使领馆牌照的豪车。

更多的,则是来自普通中产家庭的外国人,他们甚至在附近租下了公寓,或者干脆就在医院外的长椅上彻夜排队,手中举着自制的牌子,上面用蹩脚的中文写着:“求一剂启源,愿付一百万美金!”“卖掉西海岸的房子,只为妻子活命!”……

金钱,在这里被贬值得如同废纸。每一个试图用支票插队的富豪,都会被保安面无表情地请走,并得到一句标准回复:“对不起,先生/女士,我们的医疗资源只对通过‘生命之链’系统认证的公民开放。请遵守秩序。”

墙内,是希望。透过医院的窗户,他们能看到那些被他们羡慕、嫉妒甚至憎恨的普通大夏人,穿着蓝白相间的病号服,在护士的陪同下,平静地接受着“启源”的注射,脸上是即将重生的安详。

这种咫尺天涯的对比,形成了巨大的视觉冲击力,被全球各路记者用长焦镜头记录下来,传回各自的国家。

《联邦时报》的头版标题是:《东方的奇迹,西方的黄昏?——我们在炎州“叹息之墙”前的观察》。

联盟电视台则制作了专题纪录片《寻找启源》,开篇第一句话就是:“我们曾经向世界输出思想、艺术和奢侈品,而今天,我们却只能卑微地站在东方的大门前,乞求最基本的东西——生命。”

大夏的互联网,则彻底变成了一片欢乐与自豪的海洋。

张伟那条质朴的留言,己经被置顶在了寰宇集团官网的首页,下面是数千万条滚动的评论。

“兄弟们!最新消息!好莱坞那个演‘钢铁队长’的巨星,昨天被人拍到在协和医院门口排队!哈哈哈哈,让他再演啊,看他的超能力能买到药不?”

“楼上的别尬黑,人家也是可怜人。不过有一说一,看到那些平时鼻孔朝天的西方人,现在为了活命都得来咱们这儿守规矩,这感觉,真特么的爽!”

“这才是真正的文化输出!这才是真正的国力象征!什么航母舰队,都不如一剂能救命的‘启源’来得震撼!李神,我愿称你为本世纪最伟大的战略家!”

“看着那些外国人绝望的样子,我突然明白了李董的深意。他不是在卖药,他是在告诉全世界:每一个大夏人的生命,都是无价的,都值得被最高科技拯救。这份底气,千金不换!”

自豪感与民族自信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每一个大夏人心中膨胀。

他们走在街上,看到那些金发碧眼的外国人,眼神中不自觉地多了一份从容和淡定。

与此同时,一场围绕着寰宇集团的金融风暴,正在全球范围内疯狂酝酿。

“买下它!不惜任何代价!”

这是华尔街所有顶级投行的CEO,在董事会上下达的唯一指令。

无数西装革履的金融精英,带着天文数字的收购方案,涌向了寰宇集团总部。他们开出的条件,足以买下好几个小型的国家。

“李先生,我们愿意溢价500%,以三万亿美金的估值,收购寰宇集团30%的股份!”

“李先生,我们代表中州主权财富基金,我们可以给您一张空白支票,数字您来填!”

“李先生,只要您同意在联邦建立生产线,任何条件我们都可以谈……”

然而,寰宇集团的大门,比炎州任何一家医院的大门都更难进入。

所有收购请求,都被李长夜的助理团队礼貌而坚决地回绝了。

寰宇集团通过官方渠道发布了一则简短的声明:

“寰宇集团,永不上市,永不接受外资入股。‘启源’属于全体大夏人民。”

这条声明,斩断了资本的所有幻想,却点燃了散户们最后的疯狂。

既然买不到寰 宇的股票,那就买它的“概念股”!

一时间,凡是与寰宇集团沾边的企业,都成了资本市场疯狂追逐的对象。

为寰宇提供原材料的化工企业,股价一天之内翻了三倍;负责“启源”冷链运输的物流公司,市值在三天内超过了其行业老大。

甚至连给寰宇集团总部提供保洁服务的公司,其挂牌交易的股票都迎来了十几个涨停板。

炎州的街头,出现了比抢购“启源”更疯狂的一幕:无数人,包括大量从海外飞来的投资者,挥舞着钞票,在证券交易所门口通宵排队,只为了能开一个大夏的股票账户,买入任何一支可能与“寰宇”有关的股票。

一位来自联盟的银行家,在接受采访时,苦笑着对镜头说:“我从业三十年,见过石油危机,见过互联网泡沫,见过次贷海啸,但我从未见过如此疯狂的景象。

人们不是在投资一家公司,他们是在投资一种信仰,一个名为‘生命’的信仰。

而那个创造了信仰的神,他叫李长夜。”

世界,在“启源”面前,被清晰地划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大夏。在这里,生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希望变得触手可及。

另一部分,是世界上的其他地方。在那里,金钱、权力和地位的旧秩序正在崩塌,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面向东方的、最原始的渴望和谦卑。

这场由一剂小小的药物引发的全球风暴,才刚刚开始。它改变的,不仅仅是无数人的命运,更是整个世界的格局和未来。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