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李老太一个人在厨房里忙活。
老时和小鹿在外面幸灾乐祸。
老时:“从来没有人敢骑在我脖子上拉屎,她李老太是头一个。”
“凭什么,她就把大小姐抱回来,厂长就给她这么大的回报?”
“没准那大小姐,还是她李老太藏起来的呢。”
小鹿:“时妈,那个沾了泻药的盘子,也准备好了。”
-
秋厂长:“今天都有什么好吃的啊?我都闻见香味儿了。”
秋夫人:“当家的,今天恩人也在。”
秋厂长:“李老太?让她出来一起吃饭。”
老时:“先生,李老太她可是佣人,咱们家哪有让佣人上桌的道理?”
秋厂长:“今天我就开了这个先例了。”
“谁让她是我们秋家的恩人呢?”
“我想起来,要不是李老太,我家女娃现在不知道在哪,就揪心一样的痛。”
“这样的恩人,别说上桌吃饭,就算让我给她磕几个头,我都是心甘情愿的。”
-
老时小声嘀咕:“一会她让你拉肚子,你就不会这么说了。”
秋夫人:“还不快请恩人?”
老时:“我这就去请。”
“先生太太,今天的饭都是李老太掌勺的,
“我可是听说,这李老太在家的时候,做饭不是一般的难吃,
他们家的孩子,都不吃她做的饭。
秋老太太:“儿子,你一个干大事的人,就是对佣人太好,
这样不会做饭的人,怎么能让她给一家子做饭嘛。”
老何露出了得意的表情:“李老太,你今天可是碰到硬骨头了。”
秋夫人:“妈,她毕竟是您孙女的救命恩人嘛。”
秋老太太:“我孙女,一个女娃,丢了就丢了,有必要这样感恩戴德嘛?”
李老太刚刚做完菜,听到秋夫人说要让人来请她。
于是自己主动来跟秋厂长打招呼,没想到听到秋老太太这不负责任的话。
-
李老太:“女娃怎么了,这都什么年代了,还重男轻女呢?”
“你不是女的嘛?没有女的,男的怎么生出来的?”
“我还以为,这厂长家的老太太有什么了不起,没想到竟然也是如此迂腐。”
秋老太太:“你一个佣人,在我们秋家,竟然敢这么跟我说话?”
“我看你是不想干了吧。”
李老太:“我的工资,又不是您发,是您儿子发给我的。”
“谁给我发工资,我听谁的,只要秋厂长让我干,这活我就能接着干。”
秋厂长:“妈,你这都什么老思想了。要我看,这李老太干活挺利索的,
咱家活那么多,有一个知根知底的不容易。
你可别让您孙女听到,重男轻女这种话,
女娃怎么了,女娃跟您没有血缘关系吗?流的不是老秋家的血吗?”
-
小鹿:“还有一件事,我不知道该不该说。”
秋老太太:“快说。”
小鹿:“我听见李老太说,秋家这活挺轻松的,随便糊弄糊弄,就能拿很多钱,
她只要把秋厂长和秋夫人哄好了,就能一首在这里拿钱,
而且,比外面行情多好几倍的钱。
秋老太太:“你们听听,这就是你们找的好保姆。就是奔着捞我们秋家的钱来的。
这么心术不正的人留在家里,你们不怕把孩子们带坏了吗?”
李老太:“小鹿,我自问没有得罪过你,话不能乱说。”
小鹿:“李老太,得罪了秋老太太,你以为,你还能在秋家干下去吗?”
-
秋厂长:“我说能,就能。”
“小鹿,从今天开始,你不用再来了。”
小鹿:“先生,我冤枉啊,我说的都是真的。”
秋厂长:“李老太不单是我们秋家的佣人,她还是我的客人,更是我的恩人。”
“我不允许,任何一个人,往她身上泼脏水。”
小鹿:“先生,我比她年轻,干活利索,还比她好看,你要一个老太婆,就不要我?”
秋厂长:“听听,你说的这叫什么话?
害不害臊,我们秋家找的是佣人,不是什么小三,
你这不是摆明了要坏我名声吗?
当初是你跪在秋家门口,说大学交不起学费,让秋家给你口饭吃,你怎么能说出如此不堪入耳的话呢?”
“老婆,给她结账,让她现在,立刻走人。”
小鹿:“时妈,救我啊。”
老时战战兢兢不敢说话,她比小鹿还需要这份工作。
-
为了打破尴尬,
李老太:“菜好了,咱们吃饭吧。”
李老太心想:“上辈子,我可是看了很多美食视频的啊,今天可别掉链子啊,
虽然不经常做,但是做上一桌菜,那还是没问题的。
李老太把锅里的螃蟹盛了出来。
一扭身,碰洒了那个装有泻药的盘子。
螃蟹上桌,
秋厂长:“这些都是你做的?”
李老太:“老时跟我说,你爱吃地瓜焗螃蟹。
我只焗了螃蟹,地瓜种菜园子里了,等长了地瓜叶子,
我给您炒猪肝吃。”
李老太心想:“老时这个狗娘养的,居然想给我下套,
我多少也是带点上辈子记忆的,我早听说过,地瓜和螃蟹在一起吃,有人是会不舒服的,”
“要是无意还好,这老东西还特意提醒,
那就别怪我撕开你的真面目了。”
-
秋厂长看着老时:“是你说的,我喜欢吃地瓜焗螃蟹?”
这老东西没安好心。
她明明知道,秋厂长之前吃地瓜焗螃蟹,食物相克会胃疼。
老时狡辩道:“李老太肯定是听错了,我说的是这两个不能在一起吃。”
秋厂长:“老婆,这老时也在咱家干这么久了,不如多给她点钱,让她回乡养老吧。”
老时:“李老太,你到底是给先生吃了多少,把我和小鹿都开了,夫人,你可别中了她的计。
秋厂长:“来人,去把时老太的嘴撕烂。”
秋夫人:“我去安排,你们先吃。”
李老太会心一笑。
-
哐哐哐。
李二妮家有人敲门。
三弟李兴富:“二姐,你离婚是不是分了点钱,你给我投个资,我开个养猪厂。”
“别人不相信,你还不相信你亲弟弟吗?”
“买头小猪,才一百块钱,养肥了能卖2000一头。”
“二姐,半年的时间,咱们兄妹俩都能成为万元户!”
“不出两年,你是第一批住上商品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