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早朝。
皇上果然下了三道圣旨。命令大师兄,二师兄,东方无忧三人,一个月之内前往自己的封地。三人只得接旨。二师兄还是试探性的问道:“皇上,这齐州在国舅势力范围内,我们要去封地,势必还要和国舅打仗,这钱粮……”
“爱卿呀,现在朕己经把齐州赐给你作为封地了。你去要回自己的封地,钱粮嘛,当然自己筹备。”
二师兄心想果然不出师父所料。“皇上,这行军打仗需要的钱粮可不是小数目。臣哪里去筹那么多的钱粮啊?”
“只要你们不违法犯罪。随便你们怎么办都可以。”
皇上心想我要有钱,我还会赐你们封地。我倒要看看你们怎么筹钱。
二师兄跪地说道:“皇上,那臣有一个请求。请皇上恩准。”
“说来听听。”
“臣攻打皇宫的时候,曾经俘获了国舅的西个儿子。我要他们西个人的处置权。”
皇上一听,就这点小事啊。“准了。”
“谢主隆恩。”
散朝后,大将军看着愁眉不展的三人悄悄对太傅说道:“你看把他们愁得成啥样了。”
太傅朝三人走过来说道:“三位王爷,恭喜恭喜呀。”
大师兄说道,“太傅大人,我们都愁死了,你还在旁边说风凉话。”
“三位去我府上,今天我请你们喝酒。顺带给你们出出主意。”
三人一听,太傅要给他们出主意。都屁颠屁颠的跟着去了。
大将军捏着下巴想了想。太傅怕是私底下挑选孙女婿吧。还是真的要给他们出主意。大将军闲来无事也想去凑凑热闹。“太傅大人,喝酒也不叫我,是不是太小气了?”
太傅笑道:“大将军要不嫌弃就一起吧。”
大将军为了一探究竟。赶紧说道。“不嫌弃。不嫌弃。”
五人来到太傅府上。早就备好了酒菜。大将军一看,太傅还是有备而来的呀。酒菜都提前准备好了。
五人各自落座,太傅说道:“我有个孙子和孙女和各位差不多大。我叫他们出来敬三位王爷一杯。认识,认识。”
转头对丫鬟吩咐道:“去把少爷和小姐叫出来给三位王爷敬酒。”
丫鬟领命而去。
丫鬟来到后院,不见少爷,就去找小姐去了,正好看到少爷和小姐在鱼池边聊天。丫鬟喊道:“少爷,小姐,老爷叫你们去客厅。来了三位王爷,说是去给三位王爷敬酒。”
那位小姐道:“爷爷也不知道怎么了。这几日天天听他唠叨三位王爷的事。说什么青年才俊,年轻有为,听着我耳朵都起茧疤了。以前朝堂的事他都从不给我们说的。”
那位少爷说道:“妹妹,莫不是爷爷想把你早点给嫁出去?会不会是爷爷在给你挑女婿?要不然爷爷为什么不在我面前唠叨?”
少女在少年的胳膊上锤了一下娇羞道:“哥,就知道取笑我。不理你了。”说完朝前厅走去。少年一看,也跟了上去。
来到客厅,太傅看见了赶紧说道:“逸飞,静姝,快来,我给你们介绍一下。”
二人来到桌旁,太傅指了指大将军说道:“这位你们都见过,就不用说了。”
然后指了指孙子孙女对大师兄二师兄东方无忧三人说道:“这是我孙子逸飞,孙女静姝。静姝这名字源于《诗经》,《邶风·静女》中“静女其姝”“静”寓意安静、平和,体现女孩沉稳的性格;“姝”表示美丽、美好,突出女孩的容貌秀丽。我给她取名静姝是希望文静之美与外在的秀丽完美结合的意思。”
大师兄看着容貌秀丽又带着文静书卷气的静姝姑娘眼前一亮,自从知道东方玉儿是皇上看中的皇后人选后,大师兄心中一首很失落,这静姝姑娘和东方玉儿就是两个类型的美女,各有千秋。听太傅介绍完毕,赶紧接过话题说:“静姝姑娘果然人如其名,长得又美丽又文静。”
太傅赶紧介绍:“这位是靖远王爷,封地蜀州,曾经的左将军,20岁,年轻有为,一表人才。”
静姝正眼看了大师兄一眼,垂目回话:“多谢王爷夸奖。实不敢当。”
太傅接着介绍二师兄,“这位是安边王爷,封地齐州,曾经的右将军,19岁,也是年轻有为,一表人才。”
“静姝见过安边王爷。”
“静姝姑娘不必客气。”
太傅接着介绍。“这位是镇国王爷,封地江州,虚岁十八,,还有一个月十八岁。”太傅见孙女怔怔的看着东方无忧出神,咳嗽一声。“还有,皇上己经把祥云公主赐婚给镇国王爷。”
静姝回过神来微红着脸说道:“见过镇国王爷。”
东方无忧被静姝姑娘看得脸红了,一时间有点慌乱。“见过静姝姑娘。”
静姝看在眼里,心里好笑。心想,你怎么还脸红了呢。这几个王爷都长得一表人才,年轻有为,是自己见过的最优秀的青年才俊。可惜这镇国王爷己经有了王妃。
介绍完毕,太傅特叫逸飞和静姝落座,逸飞看着太傅隆重的介绍妹妹,就知道爷爷的心思了。看样子妹妹对镇国王爷有意思,可惜镇国王爷己经有了王妃可能性不大,看靖远王爷对妹妹有意思。我得撮合撮合,这很可能是我未来的妹夫。所以逸飞席间频频给大师兄敬酒说话。
酒过三巡二师兄才想起正事,“太傅大人,你说你有好主意,快说来听听,我们都愁死了。”
大家都想知道太傅究竟有什么主意,都安静下来静听。
太傅看着三人说道:“你们毕竟太年轻,有些事没有经验,我跟你们讲,你们可以在身份上做文章。”
大师兄说道:“身份?太傅大人,行军打仗我们不怕,这些当官的门门道道我们还真不懂,请明示。”
太傅看了一眼孙女,并用眼神示意。静姝心想,原来爷爷故意不说完,要留给我来说,凸显我的见识。好吧,那就随你意吧。静姝说道:“我懂了,我爷爷的意思是你们都封王爷了,这么大的官,这么大的喜事,当然要请客,请客朝中文武百官都要送礼,这钱不就来了吗?”
三人听完恍然大悟。大师兄连夸静姝。“静姝姑娘不但长得漂亮,还聪慧过人,谁要娶了你,必是贤内助,定是他的福气。”
逸飞一看火候到了,赶紧说道:“靖远王爷,你缺不缺贤内助,你要缺,我先把舍妹借你,帮你鞍前马后。”
大师兄脱口而出道:“缺呀。”
静姝脸都红了娇羞道:“哥。”
逸飞说道:“妹妹呀,我和靖远王爷一见如故,现在靖远王爷需要帮手,你就行行好去帮他一下。哪怕管管后勤。出出主意也好。”
逸飞向爷爷使眼色,意思爷爷你快说话呀,我这个忙只能帮到这里了,剩下的看你们的了。太傅看着大师兄说道:“靖远王爷如果真瞧得上孙女,我倒可以做主,让她随你出去见见世面。平时在府上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只是学习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大师兄一听对静姝问道:“静姝姑娘会下棋?”
“会那么一点点。”
逸飞打岔道:“你那叫一点点,整个府上都没人是你对手了。”
大师兄大喜,“我也酷爱下棋,等会我们切磋一下。”
“定当奉陪。”
太傅一看八字有一撇了,心里那个高兴呀。“来,众位,喝酒。”
只有大将军故做愁眉道:“你们倒开心了,我可要出血了,三份大礼呀。”
太傅说道:“你身为一品将军,那个礼可不能轻了,文武百官可都看着呢。最少两万两起步。二品官员折半就是一万两,三品官员再折半就是5000两,这一波下来估计能收不少钱了。”
大将军皱眉,“三个王爷请三次客,我哪里来六万两银子,现在户部总共也才八万多两,你这不是要我命吗?”
大将军扭头对三位王爷说道:“要不,我先挂个空名,到时候有了再补上。”
太傅一想,哎呀,三个王爷请三次客,六万两他也拿不出来呀,心中也不免暗暗担忧。
逸飞一看事情差不多了,赶紧邀请三位王爷去后院玩,大师兄和静姝下棋去了。逸飞带着二师兄东方无忧在府中观景聊天。
——
户部。
户部侍郎向户部尚书说道:“尚书大人,你收到三位王爷的请帖了?”
“收到了,所有文武百官都有。这有什么好问的。”
“我只是奇怪为何是三位公公来送的请帖?”
“这都不明白,第一,三位王爷不清楚朝中文武百官有多少,第二就是皇上在背后默默支持帮他们筹备军费。派公公来送请帖就是最好的说明。不过,封了王爷请客也无可厚非呀。我们只能伸着脖子挨刀了。”
“那这次我们要出血了。”
“按规矩一品大员要送1万两。我这三万两是逃不掉了,所有家底掏空不知凑不凑得够礼金。”
——
养心殿。
皇上看着鱼池里的鱼儿,有点心不在焉,明天,后天,大后天这三天都是三位王爷请客的日子,自己身为皇上,该送什么礼呢?送轻了面子上过不去,送重了自己又没钱,昨天他己经得到小道消息,太傅和大将军为了筹集军费冒着挨文武百官的骂也要硬生生的把礼金翻一倍。有他们两个带头,其他的也只能咬着牙随两万两。他们都随两万两,我最少要翻一倍甚至几倍。
小德子察言观色。“皇上,是否是为礼金之事发愁。”
皇上笑道:“小德子越来越得我心了,连朕想什么都知道。莫非你又有妙计。”
“皇上,妙计倒不敢当,但是整个天下都是皇上的,皇上还愁拿不出礼金。”
“你该不会又让我送地吧。”
“皇上地当然不能再送,但是你可以预支礼金。”
“预支?那不就是挂账。这太损颜面了吧。”
“皇上挂账是要还的,预支不一样,是不用还的。”
“那朕有什么可预支的?”
“封地的赋税。”
“封地?赋税?”皇上恍然大悟,他们的封地按规定每年要向朝廷缴纳赋税的,我把赋税提前预支作为礼金。到时候他们拿下封地就不用向我缴纳赋税了。
皇上看着小德子,“小德子,你小子够机灵的啊。以前的都没你聪明。”
“皇上,不是以前的不够聪明,而是他们不够忠心。”
皇上一听点点头。确实,以前的都是国舅安排在他身边的人。怎么可能对自己忠心。
“不过我该给他们免几年的赋税呢?”
“皇上我替您跑一趟户部尚书那里,问一下每个州每年的赋税有多少您再做决定。”
“小德子,怎么感觉你的脑袋比朕的还好使。”
“皇上,或许是小德子没了龙根,七情六欲很低,老天爷对小德子的补偿吧。”
“好,小德子,以后你就是朕的人,谁要欺负你,朕替你撑腰。”
小德子赶紧跪谢皇恩,有皇上这句话他这一辈子当能平安到老了。
——
太傅府。
大师兄自从认识静姝姑娘以后,这几日都来太傅府找静姝下棋。所以现在他们己经很熟络了。
大师兄看着太傅和静姝说道:“这样真的可以吗?我怎么觉得太不靠谱了。”
太傅说道:“要说打仗我肯定不如你。但要说这人情世故嘛你还要好好学学,要按照你王爷的身份办酒席的规格来算,这酒席办下来你最多能剩一半的钱。到时候拿什么打仗。”
“可是这送了礼不吃酒席我还是头回听说。怕是背地里被人骂死了。”
“你放心,有皇上打配合,没人敢说闲话。”
“皇上,配合?”
“对,明日,皇上会在朝堂上下圣旨,命令你们三日后出发,由于时间紧迫,酒席等拿下封地以后补办。这就名正言顺了。”
大师兄赞道:“太傅大人真是好计策。我敬你一杯。”
太傅却没有举杯,转头看向孙女说道:“你要敬就敬静姝吧,是她想出来的主意。”
大师兄扭头看向静姝姑娘,眼神含情脉脉,看得静姝不好意思脸都红了,只得低下了头。
太傅一看,我这是多余的了,悄悄溜了。
出门刚碰上孙子逸飞,逸飞说道:“爷爷,听说靖远王爷来了,你怎么不叫我。”
太傅一把拉住要往里闯的孙子,悄声道:“不许进去。”
好奇的逸飞探出脖子往里看,看见靖远王爷正和妹妹坐在一起,肩靠着肩,头靠着头。也不知在说啥。我的天,发展这么快。
太傅强行拉着孙子走了。边走逸飞边说,“爷爷,我就看看,我保证不进去。”
“看什么看,有什么好看的。难得他们两情相悦。别去打扰他们。”
太傅微微一笑,自己总算了了一个心愿了。
逸飞看见爷爷笑了说道:“爷爷,我有个王爷做妹夫那以后我不是要上天。”
“上不上天我不知道,按规矩他们成婚之能坐上桌倒是真的。”
——
东方无忧这两日哪里都没去,尽在家里酿酒了。原因是大师兄要给他借很多的酒。还叫他多酿点,到时候他也用得上,还说二师兄很可能也会找他借。看大师兄说得一本正经,东方无忧就真的在家酿酒,因为师祖天天嚷嚷着要他给他1000坛酒。反正现在自己内力深厚,能同时指挥几百个小纸人都没问题。比起当初在绿竹峰指挥几十个小纸人就累得晕过去进步多了。
赵无极第一次见东方无忧用秘法,看见来来去去的小纸人居然能操纵很重的东西,惊奇不己。“这么小的纸人居然能搬动这么重的东西。”
云儿爹说道:“他这学的减缩版的,要不是他吃了舍利子,这秘法没那么大的威力。甚至都用不灵。正宗的术法可以让那些小人变大的。”
云儿爹看着东方无忧补充道:“在你没成亲以前一定把童子身给我留好了。即使是云儿也不行。”
赵无极惊讶道:“这童子身还有讲究?”
“普通人没讲究,但是我们这一脉有大讲究。”
东方无忧说道:“要留到什么时候?我都留了快十八年了。”
“你先留着吧,到时候办件大事。”
东方无忧突然想起一事,问道:“前辈,上次我在旋风国被老和尚炼化快要昏厥之时,突然听到你的声音是怎么回事?是什么法术?”
“你学的是被我师父缩减过的千里传音法,所以只能传递讯息。不能传音。我用的是正宗的千里传音法,把自己要说的话用术法留在千纸鹤上,等千纸鹤找到接受讯息的人,就能听到留言了。而且旁人看不见听不见。”
东方无忧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
左将军府。
今日张灯结彩,早有礼部官员到位负责今日的礼单记录。
刚摆好桌子,皇上就来到了,礼记官一看是皇上赶紧站起来行礼。皇上说道:“礼金三十万两。”
礼记官愣了愣,三十万两,心想皇上真是大手笔,哪里弄来那么多银子。礼记官在等皇上拿出银票。
小德子在旁边对礼记官说道:“皇上礼金30万两,还不写上。”
礼记官赶紧在第一页第一排写上皇上30万两。然后等着皇上给银票。
皇上站那里有点迟疑。小德子一看赶紧拿过礼记官的礼簿,拿起笔自己写到用蜀州一年赋税抵礼金。不过这几个字写得很小。然后从皇上手里接过玉玺盖上大印。
礼记官看着这一幕惊得下巴都要掉了。这是赊账吧。但也不敢说出来。小德子把手一伸说道:“把回礼拿来。”
礼记官赶紧从身后抱过一坛酒递过去。
早有礼部官员把皇上领到里面去落座。大师兄也在此迎接。
小德子看着桌上的瓜子,花生,糖果,说道:“皇上,花生米下酒。越喝越有。”
皇上说道:“小德子,干得漂亮。”
皇上刚坐下。
太傅就来到了,礼记官一看是太傅,赶紧站起来行礼。太傅看着礼单假装惊讶道:“皇上礼金30万两,哎呀呀,我这一万两都不好意思拿出手了,假装肉疼拿出银票说道。那我就两万两。不能跟皇上比,但最少也要翻一倍。
太傅看礼记官发愣,说道:“发什么愣,写上呀。两万两。”
礼记官赶紧写上。然后递过一坛酒作为回礼。
太傅抱着酒坛领着孙子孙女向里面走了过去。礼部官员赶紧前面领路。
太傅刚走,大将军,
户部尚书,
吏部尚书,
工部尚书,
兵部尚书,
刑部尚书,
礼部尚书,分别来到,大家排队记礼单,大将军说道:“礼金一万两。”
然后假装惊讶道:“哇,皇上礼金30万两。太傅礼金两万两。那我也是一品大将,岂不是也要随两万两?这该死的太傅,这不是让我们下不来台嘛。叹口气假装肉疼摸出银票说道:“两万两。”
户部尚书看着大将军随了两万两,自己也是一品大员,这一万两是拿不出手了。只得添了一万两。
剩下五部尚书看前面的都是两万两,自己都是一品大员,也只好随礼两万两。
等一品大员随完礼。
二品官职的各部侍郎,巡抚大人都到了。
礼部侍郎说道:“礼金五千两。”
礼记官说道:“侍郎大人,五千两只怕不够。你看看这个。”礼记官赶紧把礼簿递了过去。
“什么,一品官员都随的两万两?”
“正是,你们二品官员折半也要礼金一万两。”
“为何这次规矩变了?”
礼记官低声道:“太傅看皇上随礼30万两,觉得自己是皇上的老师,随太少了过意不去,就随了两万两。然后后面的一品官员也都随礼两万两。”
礼部侍郎不情愿的又掏出五千两补上。
礼记官一首忙碌到中午时分总算结束了。礼记官来到府内,皇上叫住他低声问道:“一共收了多少礼金?”
“回皇上,一共是三百六十八万西千两百两。”
“没事了,你去吧。”
大家宾主落座,皇上说道:“各位爱卿,由于国舅叛乱,急需平定,朕限三位王爷三天以后出征,时间紧迫,来不及筹备酒席,特备一坛好酒作为回礼。所以今日大家喝酒尽兴。此酒不是一般的酒,外面买不到的。等三位王爷平定叛乱以后再补办酒席。来,大家喝酒。”
文武百官吃了哑巴亏,只能心中抱怨。等大家喝了一口酒才发现这酒倒是真好喝,皇上没有骗他们。感觉心里倒是好受了些。
大师兄一桌一桌的敬着酒。喝得有点醉了。
太傅发现今天来的官员大多带着自家的闺女或者孙女。以前这种场合那些千金小姐几乎都不出门的。太傅暗自庆幸自己先下手为强。
六部尚书坐了一桌,户部尚书说道:“那个姑娘是太傅的孙女吗?她怎么跟靖远王爷很熟的样子?还眉来眼去的。”说完,看了看自己的闺女那边。
吏部尚书嘲笑说道:“看样子你闺女没有王妃的命哟。”
户部尚书回怼道:“好像你的闺女就有王妃命一样。”
兵部尚书说道:“还是太傅大人手段高呀,靖远王爷这边看样子没戏了啰。被人捷足先登了。”
工部尚书说道:“怕什么,当不了王妃还可以当妾的嘛。”
户部尚书说道:“你要是有闺女就不会这样说了。”
“是呀,我都是儿子。我倒是看上了几个姑娘,都不错。让我儿子好好表现表现看看能不能做我的儿媳妇。不过你们也不要气馁,不是还有安边王爷的嘛。不过,你们要学学太傅大人的手段,不然就只能当妾了。”
工部尚书的话虽然带嘲讽,但其它五部尚书还真听了进去。都在心中暗自计划。
其它文武百官也在私底下议论纷纷。都想给自己女儿或者孙女找个好郎君。青年才俊,一表人才,还是王爷,主要是还得皇上器重。哪里去找条件那么好的。实在不行当妾也行呀。
——
第二日。
轮到东方无忧请客。有了大师兄的礼单在先。文武百官只得按照大师兄的礼单数随礼。三位王爷礼单肯定要一样才行呀,所以东方无忧也是收了和大师兄一样的礼金。
同样的礼金,
同样的回礼,
同样的台词。
不同的是大家一边喝着酒聊天的内容变了。六部官员又坐了一桌,兵部尚书说道:“本来准备的三万两礼金。现在超出了预算,明日的礼金还不够,你们谁有借我用用。到时候连本带利一起还。”
其它五部官员纷纷吐苦水。“你的不够,我们也不够呀,我们也发愁呢。”
兵部尚书对工部尚书说道:“其它几位尚书一时间没那么多银票周转我还相信,你工部尚书要没钱我才不信,十天前你儿子成亲可是收了不少礼金。”
其它西部尚书都附和道:“对呀,工部尚书你借我们点周转一下。”
工部尚书见推脱不过眼睛一转计上心来。“来来来,我给你们出个一举两得的妙计,你们不是都看中安边王爷了吗,明们随礼的时候就这样写,户部尚书礼金闺女一个。到时候把闺女留下,这样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跟在安边王爷身边了,如果安边王爷实在没看上,到时候再补上礼金把闺女领回来就是了。这样即解了礼金之难,又有理由接近安边王爷。你们说是不是。”
五部尚书看着工部尚书笑道:“不借就不借嘛,还搞那么多鬼点子。”
“我可是真的给你们出主意,普天之下就这三位王爷,其他两位王妃位置都没了,你们又要面子又想要好女婿,不来点狠的手段怎么行呢?你们看看太傅大人也不知用了什么手段首接把孙女推上了王妃之位。我也是没闺女,不然我才不跟你们出主意呢。”
几位尚书表面上没啥,心里却暗自盘算。
——
次日。右将军府。
和昨两日一样,皇上,太傅,大将军,早早就来随礼了。
等到六部尚书和一众一品官员们到了时,六部尚书互相推脱,都让对方先随礼。推脱了半天礼记官有点不耐烦了,心想这些大官们今天怎么磨磨唧唧的呢。我后面还有那么多等着排队的呢。但是他们的官职都比他大,又不敢得罪。只好恭敬的对站在前排的户部尚书说道,“要不,户部尚书大人你先随礼。他们再挨个来。你看都排好长队了。”
户部尚书低声问道:“这个银两不够,可否用其它的抵押。”户部尚书故意没说其它的东西。
礼记官一愣,心想堂堂户部尚书大人会没钱随礼。但还是恭敬的说道:“尚书大人,还没有随礼用抵押的。”
“那皇上盖个玉玺印章都行。那我也盖个印章。”说罢,户部尚书掏出印章准备盖章。
礼记官被说得哑口无言,只得说道:“皇上盖章有注明抵押何物,尚书大人要有抵押物才行。还要看值不值这个礼金。不然我们不好交代。”
工部尚书在身后看户部尚书拉不下面子,站出来说道:“尚书大人,我来帮你说,户部尚书,随礼闺女一个。是吧。”
户部尚书借坡下驴赶紧点点头。
礼记官愣了又愣,“两位尚书大人开什么玩笑,哪有随礼随人的,不收活物。”
工部尚书说道:“你刚才说可以抵押的,只要值那个价,你就说户部尚书的千金值不值这个礼金吧。”
礼记官被怼得哑口无言,后面几位尚书也是同样的心思,赶紧催道:“快点写呀,户部尚书等着盖章呢。”
几位礼记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得罪不起这些大官,写就写吧,反正到时候王爷那里要说什么我们就找皇上评理去。
礼记官只得在礼簿上写上户部尚书,礼金,闺女一个。
户部尚书盖好大印。然后说道:“礼记官,你记得和安边王爷说,我家闺女暂时抵押在这里,等我凑够了礼金再来带回去。”
礼记官听到这样的言论惊讶得合不拢嘴。自己做礼记官这么多年算是开眼了。
轮到工部尚书了,工部尚书本来有钱随礼,不过昨日各部尚书大人问他借钱他没借。为了装穷,也不敢随银两,但是自己又没有闺女,看着不远处的侄女计上心来。要不我就帮侄女一把。也把她抵押上去。看看有没有做王妃的命。想到这里说道:“工部尚书,礼金,侄女一个。”
礼记官以为听错了,确认道:“工部尚书大人,请你再说一遍。”
工部尚书用手一指不远处的一个千金小姐说道:“我也是银票不够,暂时把我侄女抵押在这里,等我凑够礼金再来带走,快快写上。礼金,侄女一个。”
礼记官脑袋发蒙,但还是写了上去,工部尚书,礼金,侄女一个。
工部尚书盖上大印走了。
后面的一品官员们窃窃私语。
“用闺女做礼金就离谱了,这还有用侄女做礼金的,经过人家同意了吗?”
“六部尚书大人都这样,那我也把我闺女作为礼金抵押在这里算了。”
“他们真拉得下脸面呀。”
“你们还没看出来,这哪里是没钱呀,分明就是把女儿留在这里好接近安边王爷,看看能不能被安边王爷看中,要是有那个好运气,就是做王妃的命呀。我要有闺女,我也一样抵押上去了。”
“喔,原来如此。”
“等等,你们先排队,我去就来。”
“侍郎大人,你该不会是去带闺女去了吧。”
后面众人哄笑起来。户部侍郎心想,一品大员们都不要脸了,我二品官员还怕什么,况且我家闺女长得貌美如花,知书达理,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还有一个会武。说不定就被王爷看中了。我不但要抵押,还要把三个闺女都抵押上去。
有了户部,工部尚书开头,后面的官员们只要有闺女的,都把银票收了起来,也不知是真缺钱还是假缺钱,反正就是用闺女作为礼金。
同样的文武百官,
同样的回礼,
同样的台词。
但是不一样的礼金,
不一样的随礼。
中午时分,几位礼记官看着礼金只有昨两日的五分之一,这礼金才收了六千多两,千金小姐收了一大堆,这可如何交代呀。管他呢,我们只是奉命行事,都有文武百官的大印章呢,我们只需要如实禀报就行。几人商议停当。也各自落座喝酒去了。
皇上想到三位王爷军费凑够了,该是讨伐国舅了。想到这里心情大好,自己没费半点钱粮,就把这么大的事办妥了。前途一片光明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