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把这帮老家伙押解回京,听候皇上发落。”
“这……”
恭亲王奕?满脸为难。
“怎么了?”
“这事办不了?”
宋希转身来看着他。
见西太后盯着自已,头皮发麻。
“他们这帮老臣子,都是为先帝立下过汗马功劳的,皇上打算怎么处置呢?”
他小心翼翼地垂首询问。
“他们就是功劳太大了,所以才会倚老卖老,才会有今天的下场。”
“怎么?恭亲王要为他们抱不平?”
“不敢,不敢!”
“本王只是觉得都是皇室宗亲,不必去到那一步。”
“你是在教我做事?”
奕?屁都不敢再放一个。
北京城。
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和肃顺,被革职夺爵,赐自尽而死。
其余五人不同程度降级、查办。
三人还被抄家,由恭亲王奕?操办。
“王爷,事情办得不错嘛。”
“回太后,载垣等人果然中饱私囊,家中搜出银票,金银玉器共计1300000两。”
最毒妇人心。
太后这一招借刀杀人好狠心。
自已这会是彻底算是跟她站队了。
朝廷之上,自已是彻底把其他的皇亲国戚得罪了。
不过这样也好,都知道我是太后的人了,除了皇上、太后,谁还敢得罪自已?
怡亲王他们也是找死的,在朝廷嚣张惯了,没把人放在眼里。
这下可好了,到天上去嚣张了。
是人都受不了这样的气,还况且是狠毒的西太后?
想到这里,鬼子六也不再也不觉得心里有愧。
积贫积弱的大清,就是被无数这样的官员一口一口吃掉的。
这几个老狐狸,竟然收收藏藏了那么多。1300000两?岂不是可以激活系统商城的民生板块?
实在太好了!
这时,宋希想起了李鸿章。
“李大人,本宫有一项重要的事情交给你。”
“西太后,请问是什么事?”
“如果我让在老百姓生活这方面做点成绩,如何?”
“臣诚惶诚恐,怕有负圣恩。”
李鸿章对这个女人已经敬佩不已。
一个妇道人家,仅凭一已之力单挑一帮忠臣。
这份勇气,这份魄力不是一般人可比。
他已经下定决心跟着她好好干了。
“只怕,臣有心无力啊。”
“你是怕没有钱?”
如今的大清,银子都拿给洋人做战争赔款了。
一分钱都很珍贵啊。
哪有多余的钱干别的事情呢。
宋希看出了他心中的疑虑。
“你尽管放开手来干,缺什么直接找我就行。”
“我只要大清的老百姓生活好起来。”
“事情按照轻重缓急来做,我给你做后勤。”
这个女人,自信得出奇,看得出她像之前那次一样,不打无准备之战。
“禀太后,眼下正有一件重要的事情。”
“这些年来的战事,老百姓流离失所,人口减少,到处都是丢荒的土地。”
“京城之内到处都是荒芜一片。”
“没有土地,自然就没有人口,没有人口,自然就没了人气。”
“好的田地,都掌握在八旗子弟手中。”
“他们有田不耕种,也是丢荒的多。”
“现在民间是耕者无田,有田者不耕,人无余粮。”
李鸿章一五一十诉说着京城现状。
“那我们就先从耕地着手吧,打响第一炮。”
李鸿章走后,宋希以皇上的名义让人把那1300000两送到国库来。
支开了身边的人,交给系统,成功激活了民生板块。
系统在京城郊外送出了10万亩土地,房屋5000套,牛1000头,羊800头,猪2000头,鸡鸭鹅更是不计其数。
物资有了,系统可没有送出人口啊。
这还得自已解决。
叮一声,新一天签到又到了,还是人才召唤。
召唤谁呢?
民生这块是个大活,单靠李鸿章一个人搞不了。
得找多一个人帮他才行。
红顶商人,胡雪岩?
宋希一拍大腿有了主意。
胡雪岩来到跟前。
“胡雪岩,本宫召你来京,有要事交与你办。”
“如今,京城战后到处乱糟糟的,急需你带领老百姓搞好建设。”
胡雪岩面露难色。
商人只有在缺钱的时候才会觉得困难。
“你放心吧,我知道你担心的是什么!”
“我已经准备好了你要的东西。”
“要土地有土地,要物件有物件,现在就差你找人了。”
“你就是这个领头的班主,你得把人拉进来,才能搞好京城的建设。”
“钱上的事有我,权力上办不到的事,你就去找李鸿章大人。”
宋希带着李鸿章、胡雪岩两人来到了京郊外。
一望无际的耕地,全是松软的黑泥土,旁边还有小水沟,适合种粮食。
远离耕地的另一边,是一排排的屋舍。
虽比不上那些八旗子弟家的高墙厚瓦,但是这种用木头和砖头混合盖成的房屋也是不错了。
相比无家可归,风餐露宿的人来说,有瓦遮头是多么的幸福。
“这,这,太后是如何做到的?”
此刻,李鸿章变得结巴起来。
他不敢相信,只是一晚之隔,这个女人竟然做了那么多功夫。
“我说过,只要你们大胆去做,什么要求我都会满足你们。”
宋希要用能力使他们折服,好死心为自已办事。
另外一边。
一个个牲口圈。
里面是牛、羊、猪、鸡……
胡雪岩两眼几乎要喷出火来。
在他眼里,这些跟白花花的银子无异。
有家,有活干,有收成,老百姓就能安稳下来。
百姓安稳下来,自然就不会闹事了,国家也就能步入发展的轨道了。
“太后,你这些东西,比白花花的银子还管用啊。”
“你这些东西可以变成银子,银子可不一定能变成眼前的东西啊。”
“胡大人,可喜欢本宫送你的这些礼物?”
“非常喜欢。”
“那就有劳两位大人尽心合力了。”
“我们一定会竭尽全力办好太后吩咐的事。”
能得到太后的赏识,办好这些事,说不定以后就能平步青云了呢。
京郊外出现一大片良田沃土、一大群牲口的消息不胫而走。
城内外的流民纷纷涌过去一看究竟。
自然也引起了许多达官贵人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