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颜回到家里,看见弟妹正在看书,也不打扰他们,去厨房煮了红薯稀饭,炒了个土豆丝,叫弟妹来吃饭了。
弟妹看见大姐回来很是高兴,妹妹说:“大姐,煮饭也不叫我和弟弟帮忙。"
弟弟也嘟着嘴:“大姐说话不算数,说了要我们一起做事的。"
陈颜摸了摸妹妹的头,又掐了掐弟弟的脸:“大姐说的绝对算数,只是看你们看书看得认真,就没有叫你们来帮忙,快来吃饭,今天下午带你俩去捡废品。”
弟弟一听高兴的欢呼起来:嗷嗷,要去挣钱了!"
妹妹忙一把捂着弟弟的嘴,竖起食指:“嘘嘘,小声点,叫别人听见了。"
陈颜看见弟妹这可爱的小样子,心里也有点高兴,忙催他们吃饭去。
饭后,收拾干净桌子碗筷,再把地扫一扫,将家里收拾得整整齐齐的,陈颜拿出背兜,里面放上小麻袋,手套,火钳,再拿上一壶凉白开,一个小碗用干净布袋子装好,就带着弟妹出门让他们体验挣钱是怎么挣的。
先带弟妹走了半小时左右,来到县农机厂职工宿舍后面,这后面扔了各种各样的垃圾,就像个垃圾堆,这时还没有提倡环保,垃圾都是从窗子里往外随便扔,长年累积下来,就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陈颜前世就经常和小伙伴们来这里,还有铁工厂后面找能卖钱的东西,这两家工厂相距不到一千米,每次来都有大小不等的收获。
陈颜用火钳在垃圾里翻找,不一会就找到两个牙膏皮,一大一小,叫弟妹带上手套,撑开麻袋口子,把牙膏皮放入袋中。
弟弟好奇的问:"大姐,这个牙膏皮还能卖钱啊?”
妹妹脸上也带着问号看着陈颜。
陈颜对他们说道:"不要小看了牙膏皮,大的就能卖5分,小的2分,你们算算能卖几只冰棍?"
弟妹一听恍然大悟,妹妹说:“难怪家里的牙膏每次挤完了都不见了牙膏皮,肯定是妈妈拿去换钱了。”
弟弟也肯定的点头同意妹妹的猜测。
陈颜看他俩的样子有点好笑:“不要猜来猜去的,继续努力捡废品吧。”
姐弟三人继续在垃圾里寻找,陆陆续续找到些废纸、废纸板,旧杂志,几本破书,又找到5个大大小小的牙膏皮,正寻找着,又来了两个十来的男孩加入了他们队伍。
这时已快半下午了,陈颜看弟妹脸上满是汗水,背上的衣服也有点浸湿了,便叫他俩去旁边树荫下歇歇,擦擦汗,喝点水。
到了树荫下,将水壶拿出来,倒水互相洗了洗手,再喝点水,陈颜看看收获,不大满意,便决定休息一会后,再到铁工厂后面去看下。
休息了约十来分钟,姐弟三人很快又来到铁工厂后面废料堆,这里已有一个大妈一手提麻袋一手拿火钳在翻找了。
陈颜便带着弟妹从废料的另一头寻找,找着找着,妹妹轻轻的叫道:"大姐,快来,这里有东西。"
陈颜忙走过去,看见妹妹脚下有一块两个巴掌大的锈迹斑斑的铁块,用火钳拨了拨,约有5、6斤,便捡起来放在背兜里,又继续翻找起来,姐弟三人时有小惊喜,背兜也渐渐沉甸甸起来。
这时,陈颜觉得时候不早了,废品也拾得差不多了,弟妹感到又累又饿,汗水浸湿了头发和后背,便带着弟妹背着背兜提着小麻袋,向废品回收站走去。
到了废品回收站,将背兜放下倒出里面的废铁,将麻袋里的东西也倒出来,这时,收废品的大叔走过来帮助分类过秤,看见姐弟三人,笑着说:“看看,几个爱学习的小朋友还能挣钱了,不错不错不错哦。”说完还对他们竖起了大拇指。
各种废品整理分类的,一共卖了8块3毛钱。
回到家里,姐弟三人忙洗澡换衣服,陈颜和弟妹一起把衣服洗好晾在房檐下。
然后叫他俩进屋里,从裤兜里掏出今天捡废品所卖的8块5毛钱,对弟妹说道:“今天感觉累不累呀,钱好挣吗。"
弟弟说:“钱不好挣,太累了,我的手脚都酸酸的。"
妹妹也说:“我头晕眼花的,从来就没有这么累过,钱一点也不好挣。"
陈颜对弟妹说道:“晓得了钱不好挣,很累,就对了,爸妈他们几乎天天都是这么累的,他们上班很辛苦,挣的钱供我们吃穿用还有上学,所以说我们要听爸妈的话,不让爸妈担心,我们现在还小,就做自已力所能及的事情,明天就报名上学了,我们要认真读书,多学知识,用好成绩回报爸妈为我们辛劳付出,长大后做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陈颜的一番话,弟妹听得连连点头,并保证要认真读书,取得好成绩。
陈颜又给弟妹一人一块钱,说道:“这钱给你们,不是让你们去买吃的玩的,而是买对你们有用的,至于买啥对你们有用,自已去想吧。"
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吃晚饭,陈颜把今天卖废品所得的钱交给妈妈,说今天带弟妹去捡废品,让他俩尝到了挣钱的辛苦滋味,这是剩下的,妈妈欣慰又心疼地说:"孩子们长大了,知道掙钱补贴家用了,不过现在你们还小,认真读书就行了。”
爸爸也感慨的说道:“颜颜太懂事了,现在就像个小大人似的,把弟妹和家里都管得很好,两个小的也乖,现在看来,我和你妈不用担心了。”
妈妈点头认同爸爸的话,并把陈颜交给她的钱拿出来,又从裤兜里摸出了10元钱,一并递给陈颜,说道:颜颜,明天报名上学了,这是给你和弟妹报名的。"
晚上,一家人正在门口乘凉,突然听隔壁王小军家传来一阵哭闹声,还有七嘴八舌的说话声。
弟妹跑得飞快,去看同学家出了啥事情,陈颜只凝神一听,便知晓了王小军家发生了了什么事,原来王小军的姐姐王小燕今年高中已毕业了,但现在工作找不到,就闲在家里,这个年代像她这种情况是要去下乡的,她肯定是不愿意去下乡,就埋怨起来,她爸妈都是普通工人,也没办法给她找到工作,说了她几句,她就不依的哭闹起来了。
爱看热闹是人的天性,为了看个究竟,陈颜还是和妈妈一起向王小军家走去。
刚走到门前,就见到已有好几个人正在伸长脖子,向门内看去,一个个看得是全神贯注,生怕落下一点。
就听王小燕边说边哭道:“我真的不想去下乡,别人说的乡下生活苦的很,去了就回不来了,妈呀,我好害怕,我不去呀!”
她妈只能安慰道:“不会的,你肯定能回来,你看老林家女儿,前年下的乡,今年不是也回来过年了吗。”
她爸看着女儿哭成这个样子,只能摇头叹气。
这时从外面走来两个中年男女,女的齐耳短发,男的上衣兜还插出两支钢笔,穿着整洁,显得很精干,像个干部的样子,众人看到这两人进来,纷纷让开路。
中年男人也没废话,从兜里掏出工作证展示了一下,一脸严肃的说道:同志你好,我们是街道居委会的,经核实王小燕同志符合下乡条件,请于5天内由本人带上户口簿、毕业证,到街道知青办,办理下乡手续,好落实下乡地点。”
中年女人也开口道:"我们今天是来通知你们,同时也给你们做做思想工作,希望家长同志主动配合,动员王小燕同志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早点报名,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话说完,两人转身离去。
这时,门外看热闹的开始议论纷纷:”听说下乡确实苦,天天上坡下坡的干活,累死还吃不饱肚子。”
“真的呀,这么苦,难怪小燕这孩子哭成这样。"
“不去怕不行吧,街道居委会都来通知了。"
”那只好去了哦,就看老王家给孩子带点啥东西去。"
这时,李婶开口道:“能带啥好东西,老王的儿子还小,正在读小学,他老王舍得拿多少钱给小燕置办。"
这李婶是和老王家挨着的邻居,平日里没少攀比,王小军的妈妈又爱显摆,两人经常斗嘴,这次李婶抓到这个空子,还不趁机多说两句才怪。
外面正说得热闹,不防王小军的妈妈手里举着个扫地的大扫把,一边从门口“唰唰”往外猛扫,扫得灰尘扬起多高,四下飘洒,一边嘴里大声骂道:“看热闹的死不完,我家的事和你有啥相干,让你们说三道四的,你们也有火石落在脚背上的时候,到时看你们怎么想!"
大家急忙躲闪,看她火气不小,都摇摇头,彼此看看,各自回家。
陈颜也拉着弟妹和妈妈回到家里,把这事给爸爸说了一下。
爸爸听了叹口气说道:“幸好我们的孩子都还小,现在没有这样的麻烦。”
妈妈也说:"看到小燕哭得伤心,我都忍不住流泪,真不敢相信这事如果发生颜颜身上该怎么办呢,幸好幸好啊。"
弟妹听得一脸茫然,完全不理解为啥要下乡去干活。
夜渐渐深了,大家各自回房睡觉。
睡在床上,陈颜用意念扫了扫空间的钱钱,自已零卖猪肉的收入加上卖给老王三头猪的收入,约800多元。
”唉”,陈颜在心里微微叹气,费了老大的劲,才得这区区几百元,还是怪自已年纪太小了,要是已经成年了该多好,拿点东西出来给家人吃,也能搪塞过去,现在储物石里的好东西不敢拿出来,哪怕是自已至亲的人,也依然不敢暴露丝毫,“唉",真为难哪。
弟妹现在特别听自已的话,可以说是言听计从,整天都想和自已粘在一起,这样是血脉压制吗?爸妈有怀疑自已某些不同寻常的表现吗?
陈颜想着想着,困劲上来,慢慢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