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农家子,我靠科举光耀门楣
穿越农家子,我靠科举光耀门楣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穿越农家子,我靠科举光耀门楣 > 第22章 酿酒

第22章 酿酒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农家子,我靠科举光耀门楣
作者:
九月玖玖
本章字数:
4144
更新时间:
2025-01-17

李大锤一边吃着肉,一边说:“五两银子才能雇人去服徭役,这可不行,一个月逮蝎子,一两,还有四两差距呢。不行,不行,不行!”

深懂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李大锤连着三个不行,可见他账算的很清。

李青云却给他算另外的账,“爹,每次徭役回来,都要休养至少一个月才能缓过来一点,那一个月都干不了多少活。

抓蝎子至少还能抓一个半月,那就是一两半银子。

赵成给我说了酿酒的方法,治好我傻病的老爷爷说了后山那些野葡萄喝野地瓜可以酿酒,咱们试试呗。

真酿好了,咱们托三叔卖给酒楼,问问要不要。

酒可是值钱的啊。”

李老头诧异,“地瓜真的可以酿酒?”

李青云郑重点头,这不是废话么,地瓜烧那么出名,味道好,滋味足,连老李都喜欢喝,喝了上战场杀敌都英勇非常。

并且地瓜烧,还有一定的治病效果,行气清热、除湿、活血,一天喝一点有益身体健康。

主要是地瓜烧,不贵,一般人想喝也能喝的起。

山地比较多的地区,地瓜不算少,也叫红薯。大盛朝,只有部分南边的地区,有这东西。

可即便如此,因为赋税较重,这里的老百姓照样吃不起饭。

因为粮食收税时候,是不收地瓜的。

好地都种上了水稻,为了交粮。

价格稍微高一点,收了地瓜,给别人多点收益,一举双得。

李青云暗想,这算不算做好事不留名呢。

他才不承认,他做好事,他是为了自已赚钱。

地瓜烧,对应的是普通百姓喝的,中低端,比较粗糙一些,但因为这地方多,还有一些野生的地瓜,都可以做。

赚钱的空间可能比较大。

还有后山有一些野葡萄,没人去采摘,主要是大人没空,小孩被大人禁止跑到后山去。

也就大人会去后山砍柴,还要结伙去,大型猛兽不会出现在人群聚集的后山,但孤狼会有。

几个人一起去,孤狼是不敢攻击人的。

这些野葡萄,没啥作用,老百姓不会因为一口水果,专门跑到后山摘。

只有砍柴时候,若正好还有野葡萄,顺便采摘了吃几颗。

李老头平时喜欢喝两口酒,但酒比较贵,可舍不得喝多少,一斤散酒都要省着喝一年。

最便宜的酒,也要二十文一斤,稍好点的,三十文到五十文一斤,再高也有一两银子一斤的,更高的李老头也不敢想象。

连饭都吃不饱的年代,油盐酱醋全缺的时候,花钱买酒喝简直就是奢侈至极。

没人想到用野葡萄酿酒么?

真没人想到么?

是因为酿酒,要先投资。

糖、酒曲都要投资,还要花时间去卖。

不管是酒的料需要花钱买,时间也十分珍贵。

葡萄酒比较贵,自家喝肯定舍不得,卖给普通人,没人买。

而卖给大客户,哪里去找?

可不是什么人都认识酒楼掌柜的。认识大户人家更难。

再说了,人家酒楼和大户人家喝的酒都有正规来源,谁要你野路子的酒。

李青云之所以敢提,是因为他问了李大伟,李大伟说酒楼的掌柜,正在发愁没有额外滋味的酒水。

县城以前有两家酒楼,本来是正好,双方斗了这么多年,彼此平衡,都有赚头。

谁知道,前几个月新开了一家酒楼。

多了竞争。

若不将新酒楼比下去,赚钱就太难了。

李青云当时想到了,一个字,卷!

县城消费能力就那么大,多来一个酒楼,消费能力又没增加,想要立足,就要竞争,就要卷一卷。

地瓜烧虽然粗糙一点,但没准就有一部分人群喜欢这一款。

毕竟地瓜烧是一款烈酒,入口辛辣,后劲儿足。

有些糙汉就喜欢这个口味。

尤其,这边挨着戍边,距离也就是一百里地,不是战区,但却是许多换防下来的大头兵,和部分伤兵,待着的地方。

这些人,最喜欢烈酒。

这种略微带点苦涩的烈酒,可能就会被喜欢。

这些大头兵消费能力还行,大盛朝对于士兵的待遇不错,发饷及时,还有部分补助。

所以,这些大头兵偶尔会凑几个人一起去酒楼消费一顿。

还有一些带点官职的大小武官,也会去酒楼消费。

糙汉喜欢烈酒,和文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里就形成了一个奇怪现象,秀才遇到兵,时常发生。

后来,酒楼为了避免麻烦,就将酒楼一分为二,后厨是一个后厨,但前面就分开了。

免得彼此遇到了出现冲突。甚至,还弄了不少隔间。

文人自觉身份高,都去了隔间吃酒。

大头兵则喜欢在大堂里面高谈阔论。

各取所需。

毕竟,兵痞子和文人,都是酒楼惹不起的存在。

酒楼卷起来,李青云就动了脑筋了。

就地取材,地瓜酒和葡萄酒,两款酒,一低一高,都能赚钱。

地瓜酒大盛朝还没有,正好可以趁着新鲜赚一笔。

就怕李大锤去服徭役,倒霉了会折在里面。

他可不想成为没爹的孩子。

所以,先把大饼画好再说。

果然,李老头先动心了。

酒啊,真的可以酿出地瓜烧、葡萄酒,老三还能卖出去的话,肯定赚钱。

比干别的都赚钱。

赵家有个酿酒作坊,李老头知道,那钱赚的,盆满钵满。

不说赚的盆满钵满,只要赚个小头,就了不得了。

最后,李老头一锤定音,“这次徭役不去了,花五两银子雇人。”

再说了,一个人卖蝎子不够五两,一家人是足够的啊,以前,只有大人能赚钱,这次连小孩子都能赚。

何必非要冒着折损人的危险去服徭役呢。

李老头是一家之主,说不去服徭役,那肯定是不去了。

过了两天,带服徭役的村民的兵丁来了,带走了村里去服徭役的人,李家这次没去,花了钱雇人去了。

这两天,可是真的翻了不少蝎子了。

并且尝试着开始酿酒。大人去后山摘了野葡萄,以及家里的地瓜,先尝试做一些。

当买糖和酒曲花钱时候,李老头还是唑着牙花子,心疼啊。

葡萄酒可是需要不少糖,一层葡萄,一层白糖,一边放,一边念叨,这要是做不出来,岂不是糟蹋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