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农家子,我靠科举光耀门楣
穿越农家子,我靠科举光耀门楣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穿越农家子,我靠科举光耀门楣 > 第23章 村里人一起逮蝎子

第23章 村里人一起逮蝎子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农家子,我靠科举光耀门楣
作者:
九月玖玖
本章字数:
4056
更新时间:
2025-01-17

李老头的念叨,终于在将后山那点野葡萄全部都发酵酿酒后,才停止。

野葡萄并不是很多。

加在一起,也就装了一米高、五十直径的两大桶。

装了差不多有四百斤葡萄那样。

葡萄酒的价格,着实不便宜,舶来品葡萄酒价格是在几百文一斤,最低是五六百文一斤。

品质好、有名气的葡萄酒,价格甚至更高。

而大盛朝本土的葡萄酒,相对便宜一点,但最便宜的也达到了七八十文一斤,中档的也达到了几百文一斤。

这种酒不是普通老百姓能喝得起的。

毕竟,物价在这里摆着呢。

一斤糙米五文钱,一斤粗面是八文钱,一斤高粱米十二文,一斤精米二十文……

三斤粮食酿酒一斤。

若是高粱酿酒,高粱酿酒的话,最低是三十六文酿酒一斤,卖价会高一些,差不多是在四五十文一斤了。

葡萄酿酒,因为葡萄产量不高,在良田中,又不让随便栽种葡萄,所以,葡萄酒更高一些。

这还是大盛朝期间,据历史记录,在汉朝时候,葡萄酒的珍贵程度,可以通过一个成语来体现。

“一斛凉州”

孟佗(射杀五子良将之一的徐晃的孟达之父)用了一斛葡萄酒,换取了凉州刺史这个官职。

也就是相当于李青云穿越过来的现代26瓶葡萄酒的量。

可见那时候,皇帝都难以喝上的珍品,价格可见一斑。

随着时间流逝,大盛朝的葡萄酒的价格已经十分亲民了,但亲的也是有点小钱的民,普通老百姓还是舍不得。

李家这样能吃饱饭的家庭,都只敢买最便宜的三十文一斤的散酒。

何况别人?

照着这样的价钱,这六七百斤葡萄酒,赚头不算少。

一斤白糖价格是40文。

一斤葡萄,用一百五十克白糖。

二到三斤葡萄,可以做一斤葡萄酒。

四百斤的葡萄,酿造葡萄酒是一百多斤。

按照中低档葡萄酒,二百文一斤,可以卖大概32两银子左右,耗费的白糖是120斤,费用4.8两。

也就是说,中间可以赚小三十两银子。

当然,这是散卖的价格,给酒楼的话,肯定不是二百文一斤收,那么,按照一百二十文到一百五十文收取,也至少赚十几两银子呢。

李老头想着,若是成功了,没让二儿子去服徭役,也不亏了。

那点葡萄摘取很快就完成了。

李青云在系统逼逼叨下,让家里人顺便在后山采摘了一些草药。

还别说,有大人的加入,还真的挖了一些稍微值钱的草药。

比如刺五加、丹参、天麻、板蓝根、石菖蒲、龙胆草、天门冬、黄连、何首乌等等。

至于贵重的人参、灵芝、冬虫夏草、天山雪莲啥的,连毛都没见到。

李家的人,现在干劲儿十足,这些中草药,只要李青云告知了,他们便会采集。

逮蝎子大业也是在进行。

村里人得知李家人逮蝎子,想到肯定是能卖钱。

和李家人打听,大人孩子的嘴巴都和闭嘴的河蚌似的,没人肯说出来。

那些闲下来的人,全家出动,和李家人一起逮蝎子。别管啥,先逮了再说,肯定是能卖出去。

逮到蝎子,村里人发现,不好卖出去。

不是说你逮了,药铺就收。

除了个别的卖出去一点,别的都没能卖出去。

李家人能够卖出去,还是因为李大伟和药铺掌柜熟识。

这下子,村里人麻爪了,都来找李老头。

“李叔,把我家的蝎子也卖出去呗。”

“李爷爷,求你了,我家可都靠着卖了买粮食吃呢。”

“有田,这,这,老哥要不是家里困难,也不会来求你。”

其实,大家伙都知道,他们去逮蝎子,的确影响到李家人了。

本来,人家李家人可以逮不少,这么多人一起逮,将能去的山里的蝎子逮的差不多了。

李家人就逮不到那么多。

但这不都是穷闹得么。

不得不来求李老头。

李老头其实心里也憋着一股气,逮蝎子这事,根本就瞒不住,但没想到别家跟着逮得这么快。

逮完了还要求他给卖出去。

李青云假装懵懂,在旁边说:“爷,你去县城卖的话,带这么多蝎子,得坐车吧,那可要花钱,再说了,魏叔叔不知道能不能收那么多,咋办?”

李青云嘴里的魏叔叔是指济世堂药铺的掌柜姓魏。

被李青云这么一说,来求的人气更短。

“李叔,不让您白出力,这样,您老说多少钱能收,我卖给您,不拘多少,给点钱就行。”一个本族的李大昌的媳妇武氏,将手里装着有一百多只蝎子的罐子,往前递了递。

有的家真的穷的够呛,秋收后,就要交粮税了,交了粮税所剩无几,但往年还欠着债,有点富余还要还债。

急于将蝎子出手呢。

比如李大昌家里,李大昌一次砍柴,从山上摔下来,腿折断了。

李老头虽然生气,但想着本村同族,还是这样惨的家,白给捎过去得了。

李青云却先说话了,“婶子,魏叔叔收的时候,是七十文一斤,还要那种个头大一点的,那种很小的就不要了。”

李青云可不想这些人给野生蝎子来个绝户计。

他没想到,这些人根本不问具体情况,见到李家人逮,他们就去逮。

李老头一愣,他没想到小孙子居然将一百文一斤的蝎子,降到七十文一斤。

但并没有揭破,只是僵硬着脸点头。

没人怀疑一个小孩子说谎。

若李老头说价钱,别人还会觉得李老头在其中赚钱。哪怕李老头一分钱不赚,说一百文一斤,他们也会觉得赚了。

这就是人性!

一个五岁的孩子说出来,在场的人,都觉得,肯定是这个价钱。

武氏最后咬咬牙,“李叔,这样,不能让您白跑一趟,只要卖出去了,一斤蝎子,我六十文卖给您,您看怎样?”

别人一看,生怕李老头不收,纷纷说六十文卖给李老头。

李老头“盛情难却”,最后答应给他们卖出去,卖出去多少都给他们,都是乡里乡亲,就不赚他们钱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