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傻逼系统,李青云懒得搭理。
熬过低谷,花开不远。
将李家从困顿中抢救出来,李青云过的舒坦了不少。
至少,想要吃肉,李老太舍得买肉吃,想要吃点零嘴,也舍得了。
对于自已撒的谎,李青云感觉自已三观没啥毛病。
你不撒谎,别人还以为你撒谎。
三观是没有标准的,乌鸦的世界中,白天鹅是有罪的。
白天鹅的眼中,大白鸭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李青云啃着麻辣的鸭脖子,谁说大白鸭难看,这滋味,可以深入灵魂。
不管多么难受,吃上鸭子,李青云就会灵魂归位,充满干劲儿。
比如现在,他知道,自已今天吃完鸭脖子,明天就要去读书,感觉还挺兴奋。
毕竟,来古代,还没有经历过古代的读书氛围。
想着未来的科举之路,更是充满了期待。
来都来了,不好好经历一场多吃亏。
不要因为没有掌声而放弃梦想,此处应该有掌声,他的古代梦想即将启航!
在李青云期待中,第二天,李老头和李大锤带着他,以及李青水、李青松,一起去老君屯学堂,找吴夫子。
吴夫子今年五十多岁了。
留着三寸长的胡须,黑白参半。
见到李老头领着三个孩子,本来就暗沉的脸,都黑了。
“三舅太爷,你这是送谁读书?我可先说好了,太笨的我可不要了。你那点钱攒起来也不容易,浪费了可惜。”
李老头却显得有点卑微,没敢说李青水、李青松,这两个孩子读书态度,他是知道的。
“道远,我家傻蛋最聪明,你可以先试试!”
“什么,你要让他读书?不可能,不收,不收,傻子,怎么教都是傻子啊。也教不出花来。”
李青云在脑补,头脑风暴,三舅太爷?
这辈分?
岂不是,这吴老头的辈分,比他还要低一辈?
刷!他眼神亮了。
故意说:“先生好,我叫李青云,我不傻。”
正在吴夫子愣神之际,李青云却装的一脸无知的问:“爷,先生叫你三舅太爷,太爷?比爷爷高一辈?”
不用李老头回答,李青松就告诉他了,“傻蛋,说你傻吧,你不承认,咱们叫的那个五太爷,比咱爷大一辈。”
说着,李青松还十分自豪,“我就说,我聪明,爷说我笨。”
李老头瞪了他一眼,这时候,是说辈分的事儿吗?
毕竟,吴夫子人家是夫子,来求学,人家夫子就是夫子,尊师重教,夫子还是要尊重。
没看他都在吴夫子面前做小伏低吗?
李青云哦了一声,假装掰着小手,“太爷、爷爷、叔叔、我,哇~”
听着他哇了一声,所有人目光都看向了他。
”傻蛋怎么了?“
李青云眨着求知的眼睛说:“先生,岂不是你比我还要小一辈?管我叫叔叔?”
吴夫子脸更黑。
刚从傻蛋不傻的惊讶中出来,结果傻蛋给了他一个暴击。
他虽然是夫子,但在附近村中,他的辈分是真的低。
见到谁都要来一句太爷、爷爷、叔叔、伯伯,就差点喊祖师爷了。
好在,他是夫子,左右村庄的人,见到他,都是喊一声夫子,或者喊道远,倒是没有人非要喊他孙子。
今天,被一个小屁孩说要当他叔叔,脸能不黑吗?
不过,这孩子,不傻了,倒是挺聪明,这么一掰手指,就算出了辈分。
一般五岁的孩子分不出这个呢。
分出来,也一下子无法算出叫啥。
李老头有些不好意思,“道远,别听孩子瞎说,虽然辈分是这样,但也是乡里的论的,你教他们读书,你就是他们夫子。”
吴夫子不好直接说不收,何况,他仗着这个养家糊口,送上门的学生,岂能直接拒绝?
但因为李青云的话,他决定为难一下这个孩子,让这个孩子知道,小聪明要不得。
“李青云,一颗鸡蛋一文钱,五颗鸡蛋多少文?”
“五文!”李青云没有任何犹豫说了出来。
吴夫子点点头,“的确有点小聪明。那十颗鸡蛋呢?”
“十文。”
“嗯,不错。一颗鸡蛋两文钱呢,五颗鸡蛋多少文?”
李青云笑着回答:“算出来十文,可不可能啊,我奶说了,鸡蛋最贵时候,是一文半,不可能两文,夫子,你买鸡蛋吗?我奶奶有一筐没卖,两文卖给你,不,给夫子便宜点,一文半。”
吴夫子嘴角乱抽。
这孩子……
这孩子……
李老头强忍着笑意,他可知道李青云算数能力,就好像天生会计算一般,李老太数鸡蛋,说过卖多少钱,简单的加减计算,给李青云提过。
结果李青云如同开挂一般,一般的几十以内的数字加减难不住。
还有李大伟回来时候,也教过,甚至一百以上的,李青云也能算出来了。
李青云若是知道他爷爷这样想,会笑。
他若不装着是小孩,再大的数也能心算啊。
别的不说,加减乘除,数字一万以内,心算能力,对他来说小菜一碟,比计算机算的都快!
这也让李老头坚定了送李青云读书的想法。
至于另外两个,完全是搭头。
家里有了点钱,他巴不得孩子都读书。
若不是女孩子没人收,他都想送孙女送过来也认字。
不过,家里女孩子的确都认字,李大伟教孩子学字时候,女孩子也都教着,总比大字不识强。
包括李老太,都是认识不少字的。
吴夫子咳嗽两声,“三舅太爷,这孩子挺聪明,我收了。”
他也盼望着,能教出考中秀才的学生,在往上不敢想。
当初,李大伟过了县试,就足够给他长脸了。
越是学生出色,他越是能多收学生。
他看李青云的确反应快,读书应该不错。
李老头拉过李青水、李青松,“道远,这两个孩子,也一起读书。”
吴夫子一愣,“三舅太爷,你发家致富了?”
除了这个理由,还有啥原因能够让李老头一次性送三个孩子读书?
读书费钱,谁都知道。
这一年,少说也要一两银子。
三个孩子就是三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