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农家子,我靠科举光耀门楣
穿越农家子,我靠科举光耀门楣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穿越农家子,我靠科举光耀门楣 > 第64章 周大表哥

第64章 周大表哥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农家子,我靠科举光耀门楣
作者:
九月玖玖
本章字数:
4090
更新时间:
2025-01-27

“可以,但估计没有多少人买,穷人买不起,也不会买,富人读书用不上……”

“哎呀,那就可惜了。”

“不可惜,看看,我家就用上了,给自已用就挺好。”

李青云没想着用这个赚钱,这东西,现在很难卖出去是真的。

给自家人用就挺好的。

没能做上黑板和粉笔生意,赵成并没有感觉多少遗憾。

不能做就不能做呗,反正生意那么多,如今,第一批的琉璃已经到了,他按照李青云的主意,透明度好,杂质少的,做成放大镜,价格比较高,但胜在新奇,有钱家的小孩会买了玩,也有老花眼的老人可能会用。

那种透光不好,杂质多的,做成琉璃球,可以给娃娃弹着玩,都是小玩物,价格不高,稍微有点零花钱的家,就能买得起。

有这些生意,赵成对黑板和粉笔不能卖,倒是很快就放开了。

周小舅自从有了自已的小黑板和粉笔,爱不释手,每天都很认真的完成李青云布置的任务。

家里的女孩子更是要跟着学认字和算学。

不但如此,周小舅还发现,李青云他们,包括女孩子都跟着赵家的两个护院学功夫,立即感兴趣起来。

哪个男孩子不喜欢练武?

周小舅也不例外。

每天跟着李青云他们一起练武,打的拳脚像模像样的,还能在老李家吃冰棍,吃肉,简直是乐不思蜀了。

但再乐不思蜀,一周后,周大舅再次挑着担子,这次带着的是他的大儿子周望山一起来的。周小舅就要跟着回去了。

周望山不善言谈,和周大舅一个性格,18岁没能说亲,算是年龄大的了。

周氏和李大锤念叨过,若不是因为自家的二桃岁数小,真想结成姑表亲。

李青云心里哼了一声,即便是自家二姐年龄相当,他也不会让二姐嫁给表哥。

什么姑表亲,亲上加亲,那可是近亲结婚,遗传病几率会加大。

这次见到大表哥周望山,李青云看到一个小个子,挺瘦的一个人,身高也就一米六,体重不过九十来斤吧。

这样的体重,在一个男人身上,实在是太瘦了。

周大舅就够瘦的了,周望山比周大舅还瘦。

估计是长个子期间,没有足够的食物,但需要的营养又多,才会如此的瘦,个子也没长起来。

和周小舅不同,周小舅虽然也瘦,但没瘦到那个份儿上。

周小舅个子也高,十五岁足足一米七五左右的个子了。

从小在老李家长大,能吃饱饭,身体素质比周望山强了不少,加上之前经常往老李家跑,吃的喝的都不错。

李青云看周氏心疼的看着周望山,看来帮着周家也是对了。

要不然,自已的娘,就该操心和担心死了。

周小舅没有在老李家待够呢,但没办法。

李青云觉得周小舅很聪明,就这么几天,就已经把药材认的差不多了,并且将炮制的方法都记了下来。

周大舅说,家里已经决定收药材,周家庄那边,四面环山,药材不少,只是道路不好走,即便是赵家派人用马车去拉,也到不了村里面,只能到山口处,在往里面是没有能够通马车的路的,还需要人将药材从山里挑出来。

需要和赵家的人商量好时间,他们将药材挑到山口处,等赵家的车马到来拉。

李青云不由得问:“那山里的几个村庄,岂不是连个牛车、马车都没有?”

周大舅苦笑,“别说牛车马车了,好几个村子,连头牛都没有,干什么都需要人力。”

李青云回忆曾经去过周家庄,那里多是山地,主要的收入是竹林,还有茶叶,果树啥的。

能种地的肯定种地,只不过种地的粮食出产,大部分都要交了粮税,一年下来,剩不下多少粮食,都不够家里人吃,平时会去竹林里面弄吃的,或者去给赵家干活。

李青云不得不感慨,这还是粮税没有那么重的时代呢,若是粮税再加重,老百姓就种不起地,能卖的就卖了,不能卖的可能就会抛荒,然后当流民。

因为有土地就要交税,税收过重,粮食根本不够交税,还要一年忙到头,最后啥也不剩,甚至还要倒欠粮税。

每个朝代的末年,都会说因为土地兼并,造成了农民无地可种,买不起粮食,流民增多,才会导致乱象。

其实,为啥会土地兼并?

除了权贵主动利用权力获取土地,造成土地兼并外,很大一部分还是因为朝政不清明,各种因素加大了粮税,造成老百姓种地就要亏本。

当然会能卖地的就卖地,实在卖不出去,就白送给能负担的起的种,比如有功名的,免税的人家。

但有时候,也送不出去,没办法就弃荒,然后人还要背井离乡跑了,去当流民。

无地的人多了,有的人会给地主当长工,有的人则卖了自已和家人当奴婢,也有的人只能当流民。

可不管是长工还是奴婢,富贵之家也不需要那么多人。何况,那些人也需要交人头税(口赋),富贵人家也不想交那么多。

所以,他们能够吸收的流民也没有那么多。

随着流民增多,社会就会乱起来,若再加上天灾人祸,最大可能就起义,天下大乱。

所以,古代一个朝代的灭亡,真的不单纯是土地兼并,土地兼并只是表象,而是有能力免税、避税的权贵,逐渐兼并土地,不交税,朝廷有点事情就会入不敷出,会加重赋税,当然就包括粮税。

然后加到一定程度,老百姓无力承担,就会抛弃土地,交税的老百姓会变少,税收会再次加重,然后抛弃土地的百姓,再次增多,再次加重土地兼并。

土地被权贵兼并的越多,他们有能力免税或避税,朝廷越收不上来税收。

这就造成了朝廷没钱,老百姓没钱,世家大族占据了大量的财富,却上不能帮扶朝廷,下不能滋养百姓。

这是一种恶性循环,一旦有大的风吹草动,距离一个朝代的末期就不远了。

这是封建王朝反复循环、却一直无解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