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农家子,我靠科举光耀门楣
穿越农家子,我靠科举光耀门楣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穿越农家子,我靠科举光耀门楣 > 第65章 铁皮石斛

第65章 铁皮石斛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农家子,我靠科举光耀门楣
作者:
九月玖玖
本章字数:
4240
更新时间:
2025-01-27

李青云越是看透了这一点,越觉得现代社会,将田地直接分给农民,不允许买卖,是个非常英明的决策。

不能买卖,只能租赁,不管到什么时候,土地都是归于农民耕种。

农民对于土地的渴望,那是深刻在灵魂深处的。

若不是特殊原因,绝对不会抛弃土地。

形成历史上记录的“民先逃,而后土地被占”、“村野愚儒之民以有田为祸”,主要就是到了朝廷的后期,赋税重到老百姓无法承受地步,以至于造成老百姓抛弃土地的无奈之举。

要不然,谁花钱置办的土地,想要贱卖或者白白扔掉,然后当流民呢?

李青云庆幸自已穿越的时代,还算是一个朝代的中期,虽然赋税不轻,但还没有逼到老百姓抛弃土地的地步。

种地交了粮税后,还能够有所盈余,勉强能让一家人活着。

但仅仅只是活着,只是生存,而不是生活。

李青云静静听着周大舅所说的话,总结出来,周家庄能种的地少,种地后大部分粮食交了税收,一家人要活下来,需要打短工和仰仗着大山采茶、竹林。

周家庄的茶山,并不盛产茶叶,每年采的茶叶并不多,村民会将采摘的茶叶挑出去,卖给赵家。

也因为产量并不高,也不稳定,没人承包茶山,算是给了老百姓多了一个额外收入。

竹林是一片野林子,和别的村庄共有。

平时可以弄些竹笋、竹虫,竹虫就留着自家吃,也不多,算是补充了蛋白质,也是肉吧。

竹笋除了自家吃点,也会抽空挑出去赶集卖了。

可数量没那么多,赚点钱糊口而已。

剩下的是梯田,种植水稻是不长的,山上难以储水。只能种植黄豆、红薯、玉米,别的不怎么长。

说到竹林,李青云想到李庄子,居然没有多少,都是乱七八糟的杂树,或许真的是水土不同。

距离李庄子十几里外的地方,是有大片的竹林的,但那些竹林都是有主的,甚至许多都是地主的产业,比如说赵家,就占据着不少的竹林。

成片长势极好的竹林,是不可能任由野生。

就像茶山,若是好的茶山,也都是有主的。

周家庄是地理位置太差,连能进去的大道都没有,弯弯曲曲的都是山道,还只能是人走的小道。

茶山并不生产多少茶叶,疏于打理,采摘的茶叶也就只能贱卖给赵家。

竹林是有一片,但并不十分茂密,还不通路,山道崎岖,也就没人盯上。

李青云想到那片野竹林,记忆里,那里好像挺好,只是不知道有没有竹荪,金蝉花,若是有的话就太好了。

竹荪被称为“雪裙仙子”、“菌中皇后”。

是因为它不但有极为珍馐美味,营养丰富、滋味鲜美,还是有极高的药用价值。生津止渴、清肺化痰、补气养阴、清热利湿、改善消化等功效,能够很好的增强免疫力。

有金蝉花也好,是传统名贵中药蝉花,被称为“南方的冬虫夏草”,可见珍贵程度,具有补肾益精?、疏风散热、明目退翳、增强免疫力、抗疲劳?、降血糖?、抗肿瘤?等功效。

用它煎煮茶水、炖汤,都是良好的滋补品。

极为昂贵,甚至到了现代社会,一千块才可能买到一斤。

想到这里,李青云在黑板上,将这两样东西画出来,问周大舅、周小舅可见过这两样东西。

这两样东西肯定不多,十分难得,所以才会价格高。

周大舅摇摇头,表示没注意过。

周小舅看着图画发愣。

“小舅,你见过?”李青云误会了,以为周小舅见过这两样东西。

周小舅笑着摇头如同拨浪鼓,“不,不,没见过。”

没见过你这个表情干嘛?

周小舅却说:“傻蛋,你画的真好看,就好像真的一样。”

李青云瞥了他一眼,这时候是说画的好看不好看的吗?

没见过?那是没有?

也是,竹荪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个菌类,需要有菌种才会生长,以及有合适的条件。

金蝉花是一种虫菌复合体,是金蝉的幼虫,还没有羽化时候,被虫草菌感染,并寄生,在气候环境合适的时候,形成金蝉花。

“大舅、小舅,你们若是遇到这些,一定要采摘了,比较值钱哦。”

周大舅直点头,不说别的,这两次卖的药材,他已经尝到甜头了,家里买了一些粮食,总算让家里人吃了两顿饱饭。

他以后一定要仔细观察这些东西。

周望山却眼神发直,盯着李青云画的东西,最后有些不确定的说:“我,我好像见过……”

周小舅猛地看向他,“你见过?哪里?”

周望山说前年见过一次金蝉花,有一片竹林有不少着,被一帮孩子给拿着玩了。

周大舅、周小舅倒吸一口冷气,不少?有多少?

这要是李青云说的是对的,很值钱的话,那得多少钱啊。

“你就不知道收集起来?”周小舅不由得疼惜。

“我,我哪里知道。”周望山嗫嚅。

“好了,既然没了就啥也不说了,但以前既然有过,以后没准还会长,以后注意点。”对于已经失去的,李青云从来不会觉得可惜。

失去的,证明不属于你,不如着眼未来。

李青云又想了想,别的药材应该都告知了吧,比如连毒蛇都告知了,那也是药材。

周望山从口袋掏了掏,掏出几个拇指长的枯枝,“这是不是也是药材?”

李老头看了看,不认识。

李青云拿过来,仔细看,枯枝很硬。然后对照二哈系统给留下的草药对照图,一帧帧比照,他的大脑对图的过滤很快。

最后,确定了一味中药。

因为李庄子没见过这味中药,也就没有太多的印象,何况,拿过来的是枯枝,难以对照。

“这是?铁皮石斛?对,就是铁皮石斛!大表哥,你哪里采摘的?”

见李青云兴奋,周望山松了一口气,他只是觉得这么坚硬的、又特殊的东西,总可能是一味药材。

果然是药材啊。

铁皮石斛是一味滋阴药,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的功效。

生在海拔千米左右的山区中,主要是依附在岩石上,有部分也会依附在树皮上。

甚至有不少是生长在悬崖峭壁上。

比较珍贵,被称为“草中之王”,比较值钱,二百文左右一斤。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