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之再造华夏
晚清之再造华夏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晚清之再造华夏 > 第11章 除掉张家的准备

第11章 除掉张家的准备

加入书架
书名:
晚清之再造华夏
作者:
北青龙
本章字数:
5106
更新时间:
2025-01-27

张家经过了几年发展,实力大增。张员外年近六十,这在清末已属高寿。多年来养尊处优,生活惬意,丝毫不显老。就在去年,借着大灾,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张家的产业整整翻了一倍!名下田产近三千亩,成了费县首屈一指的地主老财。

张家老大张金龙现在是费县屯防营的营官,两个兄弟金虎和金彪也在他的关照下各领一哨人马。

恰逢知县刘老爷原配病逝,张员外精心运作下,张家独女成功续弦。成了县太爷老丈人的张员外彻底飘了,作威作福不可一世。

在乡村住惯了的张员外不愿住在县城,就把张家老宅扩建成了六进的四合院。为了安全,四合院的院墙高耸,又在四角建筑了望楼,不分昼夜都有人看守。看家护院的人手上百人,还装备了部分洋枪与火铳。武力爆表的张家怎么会怕区区天宝山的小贼?

王刚小队在外面几个月的“社会实践”,团队人员的技战术水平有了长足进步。开始阶段,队员们常有失手,甚至数人被捕快缉拿。花了不少银两才疏通出来。等到业务熟练以后就很少有失手,即便事情没做好。也能全身而退。这条线路给山寨带回来大量财富,山寨的建设得以保持。

人性是难以捉摸的,天性更是好逸恶劳。捞偏门来钱这么快,有几名队员起了小心思。干活后私藏小金库,吃喝嫖赌抽迅速精通。吃喝想好点,没问题。嫖这事,人性本能,也可接受。赌钱和抽大烟绝对禁止!

为了保留住难得训练出的人才,王定边每个月都要让他们回来述职。给他们看看山寨的欣欣向荣,和叔伯兄弟们一起劳动,吃大锅饭。王定边也亲自给他们上课,描绘山寨的美好未来。讲述国仇家恨,民族荣辱。灌输民族自强,驱逐外侮的思想。这些没见过世面的家伙们,有一个算一个,仿佛头脑中掀起了十二级的龙卷风。

沂蒙山区长大的他们第一次听说了天地的广阔,知道了大清之外还有英吉利,法兰西,沙俄,美利坚。知道了大清就是白山黑水渔猎出身,知道了满清对汉人的压迫。知道了自道光年以来,英法俄几十次入侵我们,满清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国家危亡,民族危亡!

费尽心机培养你们为了什么?为了吃喝玩乐?为了逍遥快活?不!是为了拯救国家和民族!

你们在外面做了什么?吃,喝,嫖,赌,抽。后悔吗,内疚吗?以后还这般不可造就吗!?

很明显,头脑风暴过后的小伙子们气质大不一样,有了远大奋斗目标的人意志会更加坚定。他们也是王定边第一批带的学生,身处乱世,不得不为长远考虑啊。茁壮成长的,日后都有重用;长歪了捋不直的,私下里都处理了,这都是后话。

天宝客栈自打年初建立起来,因为诚信经营,加上有山寨的武力保证,生意从无到有,到而今已经生意兴隆。原来的三间门面,十间客房。现在扩建成了六间门面,二十间客房,并增设了上房雅间。

客栈旁边新起的院落是山寨的新产业,大发山货行。店名是大当家起的,寓意发大财。主要贸易就是销售天宝山中的物产。方圆百里的天宝山,药材,皮毛,各色野果,各类菌菇等均有出产,这里是一个对外的窗口。

刘老二是张员外家的老仆了,自小长在张家,是张家的三代家奴。没攀上县太爷高枝的时候,张家的势力就在费县,现在时代不同了,张家的生意在迅速扩张。费县到邹县的商路就是老刘负责。兖州府靠近运河,平原广阔土地肥沃,比沂州府富裕的多。能担负起这个重任,一方面老刘出身可靠知根知底,另一方面也是他能力出众。

出门在外,靠山是一方面,会不会做人更是重要。遍地土匪的地带怎么经商?有人倾家荡产,有人就能财源滚滚。各处的山货收购,银钱结算,疏通官府,打点匪徒,打通销售渠道。每一件都不好做,刘老二每一件都给办下来了。张家能迅猛扩张不只是靠着张氏父子。

刚从邹县回来,再次途经天宝客栈。看到渐成规模的客栈与商行,刘老二心里有了想法,邹县的商路已通,往后会常在这里来往,不如也在这开个买卖?且先探探路子。

天色已晚,别的客商都已到客房睡下。客栈饭厅里面只有一桌客人在慢慢喝着,桌上摆满了地道菜肴:辣炒鸡,回锅肉,炖排骨,还有一盘羊腰子,几盘素菜。喝的也是地道的山东高粱酒。

有心打探消息的刘老二邀请掌柜的一起喝点:“李掌柜,现在客人不多,一起喝点吧?”此刻的柜台上是李大刚在忙活着,手拿鸡毛掸子的他笑呵呵的说到:“刘掌柜,这是发财了啊,您踏踏实实的喝就是,您花着钱在我这,哪有我再喝回来的道理啊。”“说得哪里话,咱能遇见就是缘分,李掌柜别忙了,放心,这趟活我赚了不少,这是一起发财啊,哈哈。”李大刚听到这里不再推辞,新拿了一副碗筷坐到八仙桌的另一边,和刘掌柜相对而坐。

在给自已满上一杯后,主动举杯:“恭喜刘掌柜发财,我先敬您一杯。”说着便和刘老二碰杯喝了起来。两人各怀鬼胎,几杯酒下肚,席面上的气氛热络起来。先是相互吹捧,继而聊起经商的见闻,接着聊起世道,聊起女人……男人嘛,聊着聊着就那些东西了。

酒过三巡,刘老二主动问起:“李掌柜,能在这天宝山下开起买卖,想必和山上关系不浅吧?”说着还伸手朝着天宝山指了指。

“刘掌柜高见,吃山下的饭当然得拜山神了。”说着,凑近刘老二说到:“我们东家就是山上的人,我也就混口饭吃。您可千万别传出去啊。”

“说得哪里话,俺闯荡江湖几十年,没这点眼力劲早死透了。”接着拍着自已胸口,“你放心,俺老刘嘴严得很。”

看到李大刚不藏着掖着,刘老二感觉有戏。悄声问到:“我打算在山下也开几间门面,不知道李掌柜能否引荐一下?您放心,无论成与不成,定有厚礼奉上。”

听到这,李大刚略微惊讶,却没有回答,而是问到:“刘掌柜,您应该不是自已干吧?想要我从中引荐,您得说实话呀!”

“不错,不瞒李掌柜,我是张家人。这生意也是张家的。”

“张家楼张员外?”

刘老二点头,自豪的说:“我张家在费县那是一等一的,老爷也是德高望重,最好结交各路豪杰。张家在这开店,日后咱们也能更亲近些。”

刘老二的话半真半假,张家的实力有目共睹,可德高望重就未必了,爱结交豪杰?呵呵~张员外最是瞧不起江湖草莽。

“刘掌柜,头几个月的时候,张员外可是刚大骂天宝山啊,您这话不是耍兄弟玩吧?”

刘老二老脸一红,自家人知自家事。“哎呀,李掌柜说哪里话。以前山上是刘黑脸,和张家井水不犯河水。突然一把飞到插门上,说要钱。家主就以为是有人假冒,所以说错了话。”赶紧自罚一杯,“都是误会,误会啊。”

“好吧,我和东家说说,结果怎样我可不敢保证啊。”

“哪里话,我在邹县偶得一对镯子,纯银打造做工精美,李掌柜拿去送给相好的……”

“哎呀,刘兄客气了不是,都是自已兄弟……”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