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王定边收到了李大刚的消息。张家想在天宝山地盘开店,不是不可以。生意不是一个人就能做的,天下的钱也不是一家就能挣完的。
深思熟虑后,传信李大刚,张家可以在山下建门头,可这是有条件的。首先,店铺收益的两成归山寨所有。其次,店铺需要接受山寨的管理,山寨负责保护店铺安全。条件并不苛刻,甚至可以说相当宽松。这是在变相的示好张家。
几个月以来,对张家的渗透有进展,但是尚未接触到张家的核心机密。可即便这样,也知道了张家的树大根深。
张家楼只是张家的老家,在费县城中还有四处大宅,城内商铺几十家,几千亩地分布在县城各处。这种级别的地主,可不是唐村镇的唐府能比的。幸亏按住了脾气暴躁的几位当家,如果年初就武力攻打,千把人面对张府的洋枪队,损失肯定很大。
我方人马训练不足,天宝山的建设也远未完成,且先与其周旋,猥琐发育。然后慢慢给他放血。此消彼长下,张氏父子还能蹦跶几天?
炎炎烈日炙烤着大地,天宝山上郁郁葱葱,此时已到了1892年的盛夏。
各个山头不同地块之间,活跃着头戴草帽的农民,这都是天宝山的子民。
仿照新中国的生产合作社制度,在春耕时就把人手均分在不同土地上。每个人的工作由各队长安排,工作量大小计入工分,作为以后分田的凭证。每队的收成上交一半,剩下的归队里自由支配。
农业不是简单的播完种接着等收获。整地,选种,耕地,播种,间苗,除草,灌溉,杀虫/驱赶野兽,收割,晾晒,归仓存储。每一步做不好都可能减产,甚至绝产。而且,农业需要占用大量的劳动力,英国的圈地运动实质上就是,新型的资本经济与传统农业争夺劳动力。
盛夏时节,百草丰茂。地里的杂草长疯了,天天除草都除不尽。地瓜这时候需要翻秧,秧上容易生根,若不及时翻,扎了根,那么肥力会光长秧子不长果子。别的作物,花生,黄豆之类就要除草了。
刚在山上逛了一圈的王定边,看到勤劳的屯田兵们,不禁感叹: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嗯,社会分工不同,愿每个劳动者都能踏踏实实过好自已的小日子。
山寨前的空地上搭了一片的遮阳棚,就是用木料支起了框架,顶上铺满青草,四面透风。
晚霞升腾,暑气渐去。大当家穿着短打,正坐在长椅上避暑。长辫盘在头顶,手拿半块西瓜,嘴里哼着梆子戏。得嘞,这才叫享受生活!
王定边不客气得自已切了块西瓜,用井水拔过的瓜凉爽的很!忍不住又多吃了两块。
“嘿,小子,有你这么吃的嘛!山上总共就种了这么点瓜,你个败家子!”
“师父您老说得对,剩下这几块我慢慢吃就是了。”
“你给老子留点!”
……
“说吧,哪次单独找我都是有事,这回又要干啥?”
“师父真是明察秋毫啊,我忍不住要给您磕一个。”说着我就起身,稽首作揖,作势要磕头。
“停停停~别来这套,赶紧说事。”
“好嘞~”我顺势起身,到了师父身后给他捏起了肩膀。
“师父啊,今天我想跟您好好聊聊,咱们山寨以后该怎么发展。您心里有什么打算吗?”
“当年老子被官府欺压,家破人亡,就剩自已这条贱命。为了报仇,也为了能活,就入了捻子。”说着狠狠咬了口西瓜,红色的西瓜汁仿佛清兵的鲜血。“厮杀奔波这些年,不知道死了多少老兄弟~也不知道杀了多少官兵。到现在都五十了,也没那么大的仇恨了。”稍停顿一会儿说到:“你也看出来了,你这些叔叔们都是些庄户出身,没多少想法。老二老五聪明些,也就那样。我就想着能安安稳稳活下去,也就行了。头两年我还想着闯一闯,现在也懒得动了。”叹了口气,接着说,“老了,是真老了啊,当个土财主也挺好啊。你小子咋想的,说吧。”
“师父,当个山大王只是一时的。我想学学宋江,带兄弟们谋个前程。”
水浒传在民间那是妇孺皆知,听到这的师父眉头一皱,因为宋江的结果不太好啊!我赶紧继续。
“大清眼下气数未尽,改朝换代咱们还做不到。这个时候杀官造反的话很容易就被官兵给按死。我的打算是两条路:其一,设计招安;其二,花钱买官。”
师父的眉头依旧紧皱:“招安咱明白,买官咱也懂。想招安你得够强才行,起码也得跟宋江似的大败高俅才有可能。至于买官,狗皇帝确实明码标价了,可咱怎么买?上哪买?给谁买?”说着,看向我,“有主意赶紧说,少给老子卖关子!”
“师父啊,不够强那就继续招兵买马,等咱们兵强马壮自然要好好打一场。至于买官,我自然是有了人选,老家的启蒙恩师就不错。到时候咱们打出威风,让别人都不敢来费县,趁机花钱让他来费县,然后招安了咱们。您看这样可还行?”
“小子,可以啊,一直觉得高看你,可还是小瞧你了。不过还有点问题……”
接下来,就一些细节与操作问题聊到半夜。山寨的主人毕竟还是师父,未来相当一段时间也是他站在前头,很多事必须提前商量好。没办法,我这王铁蛋的身份太年轻了,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真正想走到前台尚需时日。
时间往前两日,张家楼,老秀才私塾内。王铁蛋执弟子之礼,拜见自已的启蒙恩师。老秀才姓李,名宏图,乃是咸丰九年考取的秀才。当时的他也算十里八乡的俊后生,意气风发。后来屡试不第,又家财耗尽,没办法才开办私塾教育为生。之后也曾再参加科举,却一直没能中举。年轻时宰执天下的梦想逐渐熄灭,偶尔会在课堂上牢骚几句怀才不遇之类。
“恩师,学生今日前来,乃是有要事相商。请恕学生冒昧。”
“无妨,有事直说吧。”
“敢问老师,还有为民请命的初心吗?是否还想着治国平天下?”
“吾毕生心愿就是能为官一任,造福百姓。可惜没有门路啊。唉~”老秀才忍不住叹息。
“老师,我就直说了。学生现在颇有家资。经商的时候因为上面没有靠山,没少被别家欺负。所以,想为恩师捐一任知县。一来为实现您的鸿鹄之志,二来也是为家族遮风挡雨。先生意下如何?”
“此话当真!?”原本端坐的李秀才激动的站起身来。多少年了,终于等到能做官的机会。
“不敢骗恩师。这是大事,关系到家族的安危。”
“哈哈,我若为县令必定用心扶持你家!”
李宏图才具有限,走科举出头别指望了。自已本家又太穷,出不起捐官的钱财。这么两全其美的事,哪有拒绝的道理!在底层生活半生,受尽了生活的苦,只要能让他爬上去,他愿意付出一切!
好在他虽然没能高中,但是同学里面中举的还是有的。以往没钱,同学都没有来往,现在有金钱支持,重拾关系,运作买官还是没问题的。
和秀才老师商议妥当后,便有了上文王定边与大当家的谈话。
事关重大,这种敏感的建议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提的。原本的王定边只是想把明光教,把大当家他们,当作上升的垫脚石。现在一切顺利,能够带着他们一起是最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