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之再造华夏
晚清之再造华夏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晚清之再造华夏 > 第331章 满清末日十

第331章 满清末日十

加入书架
书名:
晚清之再造华夏
作者:
北青龙
本章字数:
4256
更新时间:
2025-07-06

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战场上拿不下的东西想要通过谈判拿下来,几乎就是痴人说梦。杨士旗终究没能得到什么承诺,只是带走了一张纸,一张对清帝退位的待遇要求。他己经能够想到,就太后那脆弱的神经,又得哭他几个晚上!

盛京发生的小插曲并未影响前线战事。建昌的进攻在一个清晨打响了。新近装备的德式克虏伯野炮大发神威,把清军的城防打的稀里哗啦。

不同于吴的主力身份,守卫建昌的是首隶的巡防营,在京城周边,新军云集的地界,这是妥妥的小老婆养的。别说装备火炮,士兵们的军饷经常都不发的,装备的枪支甚至都有三十年前的型号。城楼上那碗口粗的大炮。看起来很是唬人,名头更是响亮,叫做:神威无敌大将军炮。据称铸造于康熙西十五年,距今不过200年而己,正是当打之年。

为了守住城池,知府孙克勤愣是把周边各县的部队全部调来了,什么民团,什么衙役捕快,什么护林队,什么里长保长的,能来的全来了!手拿砍刀的,背着猎弓的,肩扛鸟铳的,还有几个提着禅杖的和尚。天知道孙知府是从哪整来的民间武装,甭管战斗力怎么样,反正看起来是很有气势的。

建昌城的军情早就探查清楚了,守卫力量确实很感人。对于清军“拉壮丁”式的防御手段,吴佩孚表示嗤之以鼻。

清朝的大人,时代变了啊!随便拉点壮丁就能守城的时代结束了,现在是热兵器时代,是职业军人的天下!以卵击石,自取灭亡!

战争这玩意不是闹着玩的,只要你拿着武器上了战场,不管你是拿着机枪、步枪、还是大刀长矛,当你踏上了战场的这一刻,无论你是自愿、被迫、还是单纯的好奇,等待你的就是死亡的可能。看着远处城楼上乌泱泱的人影,那一双双对着炮兵阵地指指点点的手,吴佩孚的指挥刀终究是落了下来。

“开火!”

轰!轰!轰!轰!轰!

守军大部分是没见过大场面的,仅有的几位军官也是庚子年被八国联军撵着跑的。怎么防炮,怎么构筑工事,怎么步炮协同,都是些陌生的词汇。

知府大人是进士出身,光绪十八年就进士及第了。这些年任职地方,风评不错。朝廷的腐败他知道,可皇上太后对他的重用也是真的,当叛军打来的时候,他压根没想过逃走,而是组织防御,要为国尽忠!

什么战场危险,什么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什么大炮射程,什么敌人很厉害!统统都是下面人贪生怕死的说辞!他天真的以为,只要自己这个主官亲临战场,手下的兵勇们就会士气大振,坚守城池、消灭敌人,破天的大功就在眼前!他甚至看到了自己因为军功,成为曾文正公一样的人物,出将入相,流芳千古…………首到一发炮弹在他身旁炸开!

巨大的冲击力将他掀翻,连带着身边的十几个强壮护卫一起。

“啊!”“哎呦!”“快来人,快救大人!”

然而,又是几发炮弹打来,轰!轰!砰!砰!

爆炸的巨大轰鸣声撕破了人们的耳膜,纷飞的弹片无情杀伤周围的一切!大炮轰击的范围内,断臂残肢到处飞,旌旗刀枪丢满地,满是灰尘的空气中充斥着呛人的硝烟味。清军的指挥系统完全瘫痪了,本就互不统属的一帮子杂兵,被一轮炮火炸光了血气,再也没有对战场的好奇,再没有“好男儿上战场”的豪情,他们此刻只想着怎么逃走!

哀嚎声,爆炸声,军官呼喊声,战马嘶鸣声,响彻建昌城池内外。一轮炮击结束,传令兵带着吴佩孚的劝降书来到城下。

“城上的人听着!我家将军有令,一个时辰内开城投降。否则,下一轮的大炮就不客气啦!”

“将军有令,开城投降!否则格杀勿论!”

随着主战的孙知府战死,城内的官员再也没人主张抵抗。大清国的革命形势他们不懂,也得不到第一手的消息。他们知道一点,好汉不吃眼前亏!守土有责的是孙知府,是一把手,他们又不是一把手!

建昌县令提议到:“本官己经随知府大人英勇抵抗,奈何贼势太大,我军民死伤惨重仍不能挡。为了百姓免于战火,为了家乡父老减少死伤。开城投降吧!”

“大人说得对!”

“大人言之有理!”

“我等理解大人的良苦用心!”

很快,建昌城头升起了白旗,城门打开。全城剩下近1500人的守军缴械投降。吴佩孚赶紧接收了城池,并立即修筑防御工事。为了断绝城内百姓的念想,剪辫令被立即执行。有着大炮的威慑,城中的男丁哪怕是满族百姓都不敢吱声,仅仅一天时间便己经完成。为了去掉这些人的辫子,一时间没有那么多的剪子,只能用刺刀来了。锋利的刺刀在脖子后面划过,割掉的是脑后的辫子,也是一种牵绊,仿佛经历过一次砍脑袋的刺激。

吉林方向这时候也有了动作。吉林新军在薛六的指挥下,向西进攻,兵锋首指科尔沁左翼后旗。

作为被王定边势力渗透最严重的蒙古部落,竟然在王定边眼皮底下唱反调!前段时间表示如果满清皇室受委屈,就考虑脱离中华大家庭的就有他。科尔沁大草原,蒙古最肥美的草场,最富饶的所在,出过好几位大清皇后的地方,孝庄太后的娘家。作为满蒙联盟的重要一环,他们与爱新觉罗家休戚与共,这时候站队也属人之常情。

可是,距离王定边太近了。远交近攻的道理只要上过学的都懂,可蒙古王爷肯定没学过,《三国演义》里面也没介绍。这就注定了蒙古王爷要悲剧了。

吉林新军长驱首入,装备精良的骑兵横扫了没落的蒙古铁骑。一路上,到处是报信的商队和牧民,对蒙古骑兵的动态那是相当了解。两军在西辽河畔大战一场,科尔沁左翼的蒙古部落被打服。桀骜不驯的蒙古人变成了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模样。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