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之再造华夏
晚清之再造华夏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晚清之再造华夏 > 第95章 威海组建华勇营

第95章 威海组建华勇营

加入书架
书名:
晚清之再造华夏
作者:
北青龙
本章字数:
4320
更新时间:
2025-03-05

威海卫。

自从英日两国交接之后,威海的情况大幅改变。

日本是极重陆权的岛国,发展海军是为了更好地投送陆军,而不是为了更多的占据海外殖民地。所以,日本最初的军事行动,就是以占领大片土地为目的。整个国家的军队构成来看,海军的数量完全比不了陆军。如果不是军舰太贵,海军的军费也将大打折扣。

英国是典型的海洋国家,更为重视贸易的自由,因而英军的主力一首是海军。事实上,英国陆军的战斗力一向不怎么样。皇家海军独步天下,陆军则是相当拉胯。

受限于有限的人口,需要控制的殖民地面积又太过巨大,从始至终,英国驻扎在威海的部队都不多。为了控制当地,保障英军的安全和贸易稳定。大英开始祭出大法宝,伪军。自己的兵不够不是,就地招募,有了钱还怕没兵?

英军在殖民地招兵并非心血来潮,而是有着悠久的历史。英国在刚开始进行海外扩张的时候,用的都是自己的国民,就是正统的盎格鲁撒克逊人。这在殖民地面积不大的时候,看不出什么问题。等到海外殖民地越来越大,特别是殖民印度的时候,英国政府发现,兵不够了。

英伦三岛,面积不过30万平方千米,人口不过三西千万。需要控制的海外领土有多大?3000万平方千米!即便以现在的中国国土计算,也超过三个中国面积。一国的总人口是多部分构成的,去掉老年人,去掉小孩子,去掉残疾人,适龄的青年男女只占30%自由。可这个时代,女性参军几乎不可能,还有15%的数量。可全都去参军了,谁去种地?谁去生产?谁去生孩子?谁去维持社会秩序?所以,在保证国家正常运转的前提下,5%的征兵数量是国家的极限。

现实情况压力下,英国不得不在殖民地征兵。其中,在印度征的兵员数量最多,例如在上海,在香港,维持秩序的印度军警,就是来自印度。可最有名的殖民地军队,是来自尼泊尔的廓尔喀雇佣军。哪怕到了21世纪,廓尔喀雇佣军都是英军的重要构成。在阿富汗,在北非,在南美,在任何一个英国活动的地方,都有廓尔喀的身影。

威海的征兵活动不是一天两天了,可进行的并不顺利。

清政府首先提出了抗议,它认为,征募清国百姓参军,违背了与大清和约的精神。践踏了大清的尊严!英国对此嗤之以鼻,回了一句:这不是士兵,是警察。绝对不会用在借租地以外的军事行动,蒙混过关。把清政府的外交人员怼回去了。弱国无外交,这个道理一首都是准的。

老百姓对参与英军很是抵触。中国是五千年的文明国度,有着深厚的华夷之辩。满人和汉人,长相一模一样,入主中原都这么费劲。经营中国二百余年,还无法消除隔阂。你一个外来的人种,金发碧眼的,还想轻易组建个千军万马?百姓心里的坎过不去。

再一个,保安营己经控制了威海周边的大片区域,历史上那遍地的流民很多都分流到东北了,能被允许到威海的,以老弱为主。这些人参军,英国人还真看不上。

当威海英军征兵的消息传到王定边这里,他觉得这是个好机会。如果威海的守军都是自己的士兵,底层的指挥权都是自己人,那么威海不就是自己的了?地盘是自己的了,那么借着这个地盘,自己也能做很多事。于是,王定边下令薛六,组织人员加入英军。不惜重金,争取拿到军队的指挥权。

收到命令的薛六立刻行动,在保安营的兵马之中,选出100人。这些人,个个身形高大,浓眉大眼,而且人还机灵。又在团练民兵之中,抽调了200人。这队临时部队的负责人,就是威海驻军的二号人物,陈大头。

几个月没有招到几个人,英国人面子上挂不住,于是使出了一招绝的,高薪诚聘!

“招兵广告:每名士兵一个月的军饷是8两银子,小队长会达到12两,并且全天候供应大米、面粉、肉和干柴,而且每个季节的制服都是免费提供的。如果入伍后两年内没有违规记录,每个士兵还会得到30两的奖励。在训练中表现优秀的士兵,还会得到额外的奖励。”

这时期,普通的清军绿营兵月俸不过一两半,精锐的八旗兵也不过二两半,小站新军的普遍薪资是五两。英国人的出手确实很大方。

趁着机会,陈大头带着队伍,分散前去应征。为了不那么显眼,薛六还专门找来一批流民,一路护送到了威海卫,和陈大头他们一起。看到一下子涌来海量的应征者,英国人笑开了花。征兵的标准是一提再提。优秀军人的标准,放在全世界都是一样的。保安营的优秀士兵,就像鸡群中的大鹅,是个人都能看出来,全部被选中!他们身上那股浓烈的军旅气息,英国招兵官忍不住询问,士兵的回答很简单:俺之前是大清的兵,看到这里钱多,就来了。

回答的天衣无缝。因为募兵广告中有一条:退伍清兵优先。

经过了一个月的忙碌,最终有800多人被招募,编成了一个团的建制。英国人还起了个响亮的名字“华勇营”。该部队编制齐全,设置长枪连、机枪连、炮队和骑兵队,以及乐队、译员、卫生队。该团由包耳上校任团长,全团配置精良装备,清一色的马蒂尼-亨利步枪,甚至还有当时最先进的马克沁机枪,这在当时的西方正规军中,亦未能成建制装备,可见英国对该支雇佣军期许之高。

陈大头入伍以后,拿着薛六特批的经费,开始了他的公关。上到团长营长,下到教官翻译,人人都收了他的银两。特别是包耳上校,这个英国鬼子对成熟的大姐姐极为钟爱,没少照顾威海的服务行业。陈大头专门从文登县城,找到了两位身形婀娜的失足妇女,介绍给了包耳。从此以后,陈大头成了副团长,这是华人能够担任的最高军职。至于下面的班长排长啥的,悉数落入了保安营囊中。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