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甲汴梁
富甲汴梁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富甲汴梁 > 第134章 意外之喜

第134章 意外之喜

加入书架
书名:
富甲汴梁
作者:
自在鲲化鹏
本章字数:
4408
更新时间:
2025-05-17

江涛很是后悔,后悔为啥把许叟招来,这愣货全无半点自知之明,就凭你这能耐,观众一起哄就象根木头般傻站着,一点应急能力也无,现在还想当场做诗菜,也不瞧瞧自己是不是这块料。

他忙用眼神示意,让许叟别再说话,哪知这愣头青全然不理会,依旧重复道:“请赵相公赐题。”

赵太承捋着胡须道:“看菜能做出诗意己属万难,若是临场写诗做菜,这厨师不仅菜要做的好,还要精通诗词,既然会诗词,这个……这个……又何必做厨子。”

许叟一改往常的腼腆:“我等虽是市井小民,然亦知万物皆有相通之处,或可比喻或可借鉴,诗词多以风花雪月咏言,大川大河言志,此等景物厨内皆可替代,比如豆腐拟白玉,青菜做翡翠,萝卜可雕花,芫荽化青柳,宋家班都能做到形意皆佳。”

这番话让江涛不得不叹服,无论水平怎么烂,毕竟是说评书的,这吹牛的本事扎实的紧,没影的事都说的有模有样。

果然赵太承被许叟这滔滔不绝的言论所迷惑,沉吟片刻说道:“市井中果然人才辈出,然老朽无急智之材,不如宋家班的人做上一首诗,当场做出菜来,我等品鉴一番。”

啊!许叟的脸突然变得僵硬,瞬时涨的通红,他万没想到会被反将一军,连说话都变得有些结巴起来。

他入宋家班时间虽不长,但对这帮同事还算知根知底,几乎全是文盲,加起来识的字不会超过二十个。

若是有人做得诗词,自己来解释一番,这还勉强行得通,但要自己作诗,那简首就是让林黛玉去舞铁锤,根本不可能的事。

越想越觉得惶恐,额上不禁滴下冷汗来。

江涛瞧着许叟这狼狈样,心道你小子刚才吹牛时可不是状态,现在怎么变成般这样了,说大话怕是收不回来喽。

赵太承还在不停催促,许叟越来越窘迫,踌躇了半晌,无奈的说道:“小可实不会作诗。”

“哦,老朽瞧这看菜,只当宋家班真有大本事,也确实如此,能做诗的西司六局还真没听说过。”

江涛听得出赵太承的语气中透着失望,又见苏轼亦是如此,突觉事态严重,本来赵太承对宋家班印象甚好,没想这般一搅和,印象己然大打折扣,不由心中大急,忙对许叟道:“快快应承下来。”

许叟无奈道:“在下做不来诗。”

江涛轻声骂道:“既然知道不行,刚才为何这般托大。”

“那是他无理,本来是他出题,咱们做菜,哪知他会让我做诗呢,真是岂有此理。”

许叟也是真急眼了,这话的声调提高了不少,唬的江涛忙去看赵太承,好在赵太承正与王安石闲话,并未听到这句话,这才松了口气。

又过的片刻,赵太承叹道:“既然做不得诗菜,那就开宴吧。”

江涛知道这小插曲虽对宴会无甚关联,但对日后周家店的发展影响极大,眼见赵太承不再提及此事,心中更是着急。

无论如何也要挽回颓势,错失了以后再没这般的良机了!

心念及此再也顾不得其他,咬着牙对赵太承道:

“蒙赵相公抬举,宋家班便献丑一次,做个诗菜权搏诸公一笑,只是这诗菜未在宴席菜谱中……”

话尚未说完,赵太承己然大笑:“你也太小家子气,莫非怕白吃你们的,这菜自然算在宴会之中,赏钱也不会少。”

谁他娘小家子气,老子是被逼的没办法,权宜之计罢了。

江涛心中无奈,表情却装的很是自信:“宋家班敢不尽心,只是这次是九盏宴会,一切要按步骤进行,硬插进诗菜实在不妥,宋家班能吟诗做菜,但如今都在忙手中活,根本腾不出时间,不如等九盏三劝后,诸位相公若觉得菜肴还看的过去,待那时宋家班定当献丑,做一席诗菜,以增宴席笑料,望赵相公恩准。”

赵太承点点头,笑道:“所言甚是,待宴会之后也好。”

原来汴京宴席等级是以“盏”为标准,上一次菜即为一盏,三盏之后加一道店家自认的拿手菜,称为“厨劝酒”。

“盏”次数越多,宴会的档次也越高,最高的为十三盏,赵府这次是九盏宴席,属于相当高的规格。

果然苏轼听到是九盏宴席时,忙道:

“赵公太过客气,先前只说小酌,何必如此隆重。”

赵太承笑道:“两位可是别人想请都请不到的,九盏尚属怠慢,然在下所言非虚,请两位来确实是小酌。”

说到这里忽想起件事,转头问江涛:“此次那个……那个可备足了?”

江涛心中长松口气,总算把诗菜这事暂时搪塞过去,忙道:“宋家班不止备足了出门倒,还带来了十几种酒,请诸位相公品鉴。”

苏轼笑道:“出门倒,这名字倒是别致的紧。”

江涛忙道:“都是市井中人,那会起名字,苏相公见笑了,这出门倒还有个俗名叫透瓶香。”

苏轼笑道:“大俗即大雅,那有甚么好坏,坊间还有酒名字叫扳倒井的,既然带来十几种酒,不妨把名字一一说来。”

江涛听了暗暗叫苦,说十几种酒只是噱头,不过是把饮子加进透瓶香里,且还是上轿穿耳洞,临时搞出来的玩意,那起的什么名字。

见苏轼追问的急,只能无奈道:“没有酒名,若苏相公尝过后觉得还好,小可斗胆,请苏相公赐个酒名,宋家班受益不尽。”

赵太承扶掌大笑:“你倒是乖巧的很,若是真帮你取了酒名,你猜这酒在汴京会是怎生的光景。”

苏轼可是宋代第一“大明星”,朝野内外虽政见不同者甚多,但对其所作的诗词无不佩服推崇。

这酒若有苏轼起名加持,这广告效应可算是核爆炸级别的,江涛就算不懂生意经,这点还是能整明白的,于是急急躬身道:“还请苏相公成全。”

苏轼听了大笑:“你倒是会顺杆爬,也罢,要是酒对脾胃,起个酒名又何妨。”

江涛心中狂喜,对着苏轼深深唱了个肥喏:“要是起的名字,苏相公还赐下墨宝,宋家班可真的要有出息了。”

赵太承听了亦大笑:“得陇望蜀,贪心不足。快上酒菜来,用实力说话。”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