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者轮回
逆行者轮回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幻 > 逆行者轮回 > 第70章 离长安

第70章 离长安

加入书架
书名:
逆行者轮回
作者:
若安晴天
本章字数:
4838
更新时间:
2025-04-26

三更梆子声穿透长安城厚重的夜幕。案头铜漏的滴水声清晰可闻,己是子时三刻。他望着收起的卷轴,指尖无意识着卷轴边缘微微卷起的泛黄宣纸,忽然开口:“明日一早出发。” 声音沉稳,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正在闭目调息的崔宇猛然睁开双眼,迅速起身,抱拳应道:“主人,为何突然出发,长安城的事情还没有确切消息。” 她余光瞥见林彻眼下淡淡的青影。心中泛起疑惑,但多年的追随让她深知,林彻必然是有十分重要的缘由,才会做出如此仓促的决定。

姜立群也从修炼中惊醒,他挠着脑袋,“林子,这么着急?再筹备两日也好啊。起码将那些暗中窥视的,查探清楚!要是路上再遇到伏击......”

林彻摇摇头,起身推开雕花窗棂。月光如银纱倾泻而入,洒在他棱角分明的脸庞上,“不能等了。” 他的声音混着夜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长安的乱象并不在我们掌控之内,我们必须要及时赶到昆仑,李元婴目前己经掌握部分穿梭时空能力,这对于我们来讲,是刻不容缓的大事。”

崔宇和姜立群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事关时空,这等大事,他们明白确实耽搁不得。崔宇虽心有疑惑,仍坚定点头:“是,主人。” 姜立群也不再多言,只是握紧了刀柄,眼神中满是决绝。

同一时刻,长安城不同角落,各方势力均得到颁布新政的消息,而陷入动荡。

李家祖宅的书房内,鎏金兽首烛台将满室映照得一片金黄。李俊捏着密报的手指关节发白,信纸被攥出深深褶皱。“殿试?那武皇是想一掌朝政啊。” 他猛地将密报摔在檀木桌上,案上青瓷茶盏被震得剧烈晃动,琥珀色的茶水泼出,在精美的桌布上晕开深色的痕迹,“武举制度?那是要将军部权力都集中到手中。” 他来回踱步,官靴重重砸在青砖上,发出沉闷的声响,仿佛他此刻沉重的心情。

李家一宗的长辈,此刻都在祖宅内,议论声纷起。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手持拐杖,缓缓起身,他布满皱纹的脸上写满沧桑,声音沙哑却沉稳:“俊儿,莫要慌乱。那皇帝此举虽来势汹汹,但我们李家底蕴深厚,岂会轻易被撼动。” 他的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眼中透着历经岁月沉淀的智慧,“这新政推行,定会触犯诸多世家利益,我们不妨联合其他世家,共同商议应对之策。”

李俊停下脚步,伸手扶住雕花椅背,指节因用力而泛白:“父亲远在昆仑,如今朝中局势剧变,我们在科举上苦心经营多年的人脉,怕是要毁于一旦。自太宗朝起,我李家便在明经科广布人脉,每年都会开办专门的讲习班,由族中宿儒授课,还会通过各种关系,与主考官建立联系,确保李家子弟能顺利通过。可如今……” 他眉头紧锁,眼中满是焦虑与不甘,“改革官员轮换制度!可恶!传令下去,密切关注朝中动向,收拢各方人脉,不到万不得己,不可轻举妄动。再派人去联络礼部的门生,看看能否打探到更多消息。”

白家府邸的花园中,白峥手持密报立在太湖石旁,突然仰头大笑:“好!好!好!” 笑声爽朗,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褚爷立于白峥身旁,满脸疑惑:“老爷,这科举改制,对世家多有不利,您为何这般高兴?”

白峥捋着胡须,眼中满是欣慰。他身着锦缎长袍,腰间系着和田玉腰带,在月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褚爷,你不懂。李家多年把持明经科,打压众世家子弟。前年,白家一位极有才华的子弟参加明经科考试,文章写得斐然成章,可最后却名落孙山,后来才得知,李家暗中使了手段,将他的卷子替换成了他人的平庸之作。” 他眼中闪过一丝怒意,“如今专重进士科,凭真才实学取士,正是我白家年轻子弟崭露头角的好机会!明日召集族中适龄子弟。传令下去,让族中子弟即刻筹备,全力备考。凡有赴考者,府中全力支持,笔墨纸砚、名师教导,一应俱全。”

狄家祠堂内,长明灯在墙壁上映出摇曳的光影,气氛凝重。狄老爷盯着密报,苍老的面容上满是震惊:“三年一换任官,不得连任?这…… 这变革也太大了!” 他身上的素色长袍随着颤抖的身体微微晃动,手中的密报也跟着簌簌作响。

长子狄云皱眉,官服上的补子绣着獬豸,威风凛凛。“父亲,此政策看似针对世家,但若细细想来,确实能避免地方官员结党营私,振兴朝纲。只是这变化来得太过突然,我们该如何应对?”

狄老爷沉思良久,缓缓走到祖宗牌位前,伸手轻抚牌位上斑驳的刻字:“‘治国之道,在于用人’,此次变革虽来势汹汹,但若能把握机遇,我狄家定能重现昔日荣光。当年狄公在朝,何等风光,我们狄家不该落于人后。传令下去,让族中子弟谨言慎行,不可与其他世家发生冲突,静待时机。派人密切关注其他世家动向,同时约束族中子弟,不可行差踏错。”

此时,林彻的书房内,一只白鸽扑棱棱落在窗台。林彻打开信筒,展开上官婉儿的来信。信纸散发着淡淡的龙脑香,娟秀字迹跃入眼帘:“主人,圣神皇帝采纳你之前所言,推行科举、任官改制。陛下远见卓识,自信可奠定唐代百年基业……” 信中详细描述了武则天对新政的看法与决策过程。林彻神色平静,心中却暗忖,武皇此举,魄力非凡,只是新政推行之路,必然荆棘丛生。世家根深蒂固,利益盘根错节,这改革触动了太多人的奶酪,朝堂之上,怕是要掀起惊涛骇浪。

林彻读完信,嘴角微微上扬,提笔回信:“婉儿,新政推行切不可操之过急,需循序渐进。按此前商议逐条落实,若遇阻碍,及时告知。尤其要注意平衡各方利益,不可让世家反弹太过激烈。朝堂局势复杂,望你多加小心。” 他神情严肃,心中深知,一场席卷朝廷的改革浪潮即将来临。

次日清晨,晨光微露,长安城的坊门尚未完全打开。林彻一行人整装待发,马匹身上的青铜马具在朝阳下闪烁着微光,行囊齐备。

林彻环视众人,眼神坚定:“长安这边的事,就交给天鉴组织。此行昆仑,虽路途艰险,但事关重大,不容有失。” 他转头看向崔宇,“宇儿,这边可曾需留有嗜血卫?”

崔宇抱拳:“主人放心!我己安排西十名精锐嗜血卫留守长安,他们皆是身经百战之人,定会查清刺杀真相,密切监视各方势力动向。”

马蹄声响起,队伍缓缓驶出长安城。林彻回头望去,城楼在朝阳下巍峨耸立,红色的城墙上爬满岁月的痕迹。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