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玉霄。”
—《秋词》
这是刘禹锡笔下秋天的样子,也是我想写出的童年的秋天。
“自古逢秋悲寂寥”,以时间为轴,空间为框架,填充自古以来秋天的样子。“悲寂寥”更是首接写出了秋天的苍茫与荒凉。紧接着的,“我言秋日胜春朝”表明了观点”。秋天的日子里艳阳高照,秋高气爽。这两句运用了对立,议论。首先摆事实,讲道理,写出大多数人,大多数时候,记忆里秋天的样子,然后接着写出他今天看到的样子。
其实吧秋天,不刮风不下雨的时候,太阳晒的人暖暖的时候,找一把躺椅,拿一本读物,书或报纸,旁边放上一个小桌,放一瓶饮料喝,泡一壶茶喝。在秋天的八九点后的早晨,在秋天的下午一两点的时候,躺在外面晒晒太阳,冷的时候找件外套盖在身上,打个盹,打个哈欠,伸伸懒腰。
的确,比开春忽冷忽热的时候舒服。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玉霄”
最后两句就描写了描写看到的风景和灵感迸发的欣喜。 简单来说就是,我看到了不错的风景,迸发了好的灵感。
这首诗前半篇议论,叙事,抒情,后半篇叙事抒情升华!
记忆里的秋天是回不去了,只能梦里再忆了。用文字写写吧,记忆残缺,终究玉有瑕,对我来说那又何妨?
我只是想记住记忆里的秋,让自己忘的慢点,在以后的日子里,不要全忘了啊,有的看啊。
记忆里的那个秋天的那一天,像往常一样,拿个树枝在地上胡乱戳着,家里小院的地上被我弄的坑坑洼洼,泥土碎石到处都是!
爷爷看到了,看到了,我俩那么闲。
就说:“行了,文儿别抠了。我带你俩下地捡柴火和枯树叶子怎么样?”
“等到了冬天可以烧火。”
“怎么样?”
“鲁儿去。你去不?”
“闲着也是闲着去呗。”鲁说
“文,你弟去。你去不去?”
“去去,我去。”
行那你俩穿上衣服,我拿上大褂,去开摩托车。
好,好好好。
那个时候,家里为数不多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和三轮摩托车。往常下地浇地,收西瓜,收小麦,收玉米全靠。
以前觉得它,能装很重很多的东西。以前觉得爷爷好厉害,一大袋重达百斤的小麦一袋袋五六十斤的玉米,一个个二三十斤的大西瓜一抱就两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现在觉得他好像也没有那么大了,如果我站在上面,一半的身体都装不下了。十几年过去了,那一辆三轮摩托车也早就己经报废卖了。
但是不得不说,家里那两辆飞鸽牌的自行车是真抗造啊。轮胎扎钉了补,爆胎了换新的,脚踏板蹬坏了,换新的。有没有支架都不影响骑着就走,一首到我中考完才因为占地方懒的拾掇被买掉。
我记得我学会骑自行车的时候是春天也有可能是秋天噢。
忙了一下午。捡满了整整一摩托车, 超出去的部分也有小半个车身了。往车上一捧一捧,一堆一堆的装的时候没觉得昨的,回到家卸的时候才知道捡的是真多!
装满了一个大大的红单子,扎起来,包裹成一个大大的红布包裹!塞满了,整个厨屋灶膛的一角。
弄得灰头土脸,人手一剑,一块西西方方的胶泥!
奶奶说“你看你们弄了一身脏不拉几的啊,唉,你也真是的,没事,带他俩下地捡啥树叶子?”
“唉,呵呵呵,那闲着也是闲着,我就带他们下地下玩去了。”
天儿凉了,别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