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大汉雄风
三国之大汉雄风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三国之大汉雄风 > 第46章 冠礼

第46章 冠礼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之大汉雄风
作者:
关关煮粥
本章字数:
4242
更新时间:
2025-04-17

接下来的几天,王府上下一片繁忙,众人都在为正旦祭祀之事精心筹备着。仆人们来来往往,打扫庭院、布置装饰、准备祭品,各司其职,不敢有丝毫懈怠。

正旦这一日,王府中热闹非凡,宗亲们齐聚一堂,举行了庄重而盛大的祭祀仪式。烟雾缭绕中,人们虔诚地祈求着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家族兴旺。

祭祀一过,便正式进入了为刘轩筹备冠礼的阶段。在汉朝,冠礼是男子成年的重要标志,有着一套严谨而复杂的流程。

首先是筮日,即通过占卜来确定举行冠礼的吉日。王府中请来了精通此道的卜者,在一间安静的屋子里,卜者神情专注地摆弄着手中的龟甲和蓍草,口中念念有词。

刘轩则在一旁静静地等候着,心中既期待又有些许紧张,毕竟一辈子就只有一次。

经过一番推算,卜者终于确定了一个良辰吉日,王府上下便以此日为节点,加快了准备的步伐。

接下来是筮宾,也就是选择为刘轩加冠的人。这可不是一件随意的事情,所选之人必须德高望重、品行端正的长辈,自然而然就由怀王自己担任。

在冠礼前的几日,王府的裁缝们日夜赶工,为刘轩精心制作了一套华丽的冠服。那冠服以黑色为主色调,袖口和领口绣着精美的金色花纹,彰显着尊贵与庄重。衣服的质地柔软而光滑,穿在身上既舒适又显得气宇轩昂。

终于,冠礼之日来临。清晨,刘轩早早地起身,沐浴更衣,穿上了那身特制的冠服。他站在镜子前,看着镜中的自己,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使命感。此时的他,己不再是那个懵懂少年,即将肩负起更多的责任与担当。

冠礼在王府的大厅中举行,大厅被布置得庄严肃穆。正中央摆放着一张大案,案上放置着加冠所需的各种物品,如缁布冠、皮弁、爵弁等。西周摆放着一排排的座位,宗亲们依次入座,静静地等待着仪式的开始。

当吉时一到,悠扬的乐声响起,刘轩在侍从的引领下,缓缓步入大厅。他的步伐沉稳而坚定,眼神中透露出自信与从容。来到大厅中央,刘轩恭敬地站立着。

首先进行的是缁布冠之礼。刘豫手持缁布冠,神情庄重地走到刘轩面前,口中念着祝福的话语,然后轻轻地将缁布冠戴在刘轩的头上。

这缁布冠虽然材质普通,但却有着特殊的意义,它象征着刘轩从此告别了年少的轻狂,开始走向成熟与稳重。

接着是皮弁之礼。刘豫取下刘轩头上的缁布冠,换上了皮弁。皮弁用白鹿皮制成,造型精致,更显英武之气。戴上皮弁的刘轩,仿佛增添了几分豪迈与果敢,宛如一位即将奔赴战场的将军。

最后是爵弁之礼。爵弁是最为华丽的一种冠,以赤黑色的布制成,形状类似冕旒。刘豫小心翼翼地将爵弁戴在刘轩头上,此时的刘轩,整个人散发出一种高贵而威严的气息,让人不禁心生敬畏。

每加一次冠,刘豫都会向刘轩宣读一段祝福的话语,祝愿他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够品德高尚、智勇双全、福泽深厚。刘轩则恭敬地聆听着,心中默默铭记着这些期许与祝福。

加冠完毕后,刘轩向在场的宗亲们依次行礼,表示对他们的感谢与敬意。宗亲们也纷纷起身,向刘轩道贺,祝福他成年快乐,前程似锦。

随后,便是醴宾之礼。王府的仆人们端上了美酒佳肴,众人共同举杯,为刘轩的成年而欢庆。宴会上,欢声笑语不断,大家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畅谈。

刘轩穿梭在人群中,与宗亲们亲切交谈,他的言行举止得体大方,展现出了良好的教养与风度。

冠礼过后,刘轩正式步入了成年的行列。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将更加努力地学习和成长,为天下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刘豫经过与李氏的商量,决定给刘轩取表字承泽。

刘轩,字承泽,刘轩倒是挺满意的,总归有点仪式感了。

冠礼圆满结束后的日子里,王府渐渐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刘轩也准备回雁门了。

可今日,怀王刘豫与怀王妃李氏在花园中摆下茶点,唤刘轩前来一同品茶。三人围坐在石桌旁,微风拂过,送来阵阵花香。

刘豫放下手中的茶杯,目光温和地看着刘轩,说道:“轩儿,你如今行了冠礼,也算真正成年了,婚姻大事也该提上日程了。不知你心中可有中意的姑娘?”

李氏也在一旁微笑着附和:“是啊,轩儿,你若有心仪之人,不妨告诉为娘,我们也好帮你谋划。”

刘轩闻言,脸颊微微泛红,犹豫了片刻后,缓缓说道:“父亲、母亲,实不相瞒,儿心中己有了心仪的姑娘。”

李氏眼神一亮,“哦,是哪家的姑娘?”

刘轩脑中又浮现了蔡琰的身影,笑了一下,“是蔡邕之女,蔡琰。”

刘豫与李氏皆惊,“哦?是大儒蔡邕?”

刘轩点了点头,开始娓娓道来他与蔡琰的过往。

刘豫听着,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抚着胡须说道:“蔡邕乃当世大儒,想必其女蔡琰亦是才貌双全,你能与她两情相悦,实乃幸事。”

李氏也笑着说:“如此佳媳,为娘甚是满意。只是不知蔡家那边意向如何?”

刘轩微微一笑,说道:“儿之前与蔡邕先生说过此事,蔡先生倒是并未有所意见。”

刘豫点了点头,说道:“此事我与你母亲会派人去洛阳蔡家探探口风,若蔡家也有意,我们便择日下聘,促成这门亲事。”

刘轩激动地站起身来,向刘豫和李氏行了一礼,说道:“多谢父亲、母亲,儿定不辜负你们的期望。”

由于汉朝婚嫁流程来来回回流程繁琐,快的话也得一年,也就是说就算现在年初去提亲,最快也得年底才能结婚,阶级越高越慢。

所以刘轩便打算先回雁门处理事务,不过打算绕个路去洛阳看望一下蔡琰。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