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楼见人心惶惶,生怕队伍锐气大减,赶忙大声说道:“戏本子里都是胡编乱造的,说什么鬼啊神的,还抵不上洋枪洋炮的一轮!鬼来了也先给他两排枪过去!”
鹧鸪哨赶忙劝阻陈玉楼别急着用枪,他发觉情形有异,猜测那死者身上或许带有剧毒之物,万一这是个“药人”,他们可不能轻易靠近。
此时,范弥荔早己准备好了一根钩杆子,这是一种前端带有回钩的长杆,并非什么稀罕物件,却在此时派上了用场。
只见范弥荔在前端的一个凹槽里固定好一颗夜明珠,之后缓缓伸出去。
那朦朦胧胧的冷光,照亮了一小片区域,渐渐将这具诡异的僵尸清晰地映照出来。
这黑袍男尸身材高大肥胖,正盘腿而坐,手中还掐着奇怪的指诀。范弥荔用钩杆子轻轻一勾,男尸身上的衣服便如腐朽的纸张般开裂了。
随着衣服的裂开,一股刺鼻的气味扑面而来,众人不禁纷纷捂住口鼻。
就在这时,男尸的身体似乎微微动了一下,众人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紧张地盯着这具诡异的尸体。
等了许久没见尸变,渐渐放心继续观察。
昏黄的灯光映照下,只见那具尸体的耳目口鼻之处布满了黑色的粉末,看上去仿佛是七窍流血而死。
这身奇特的装扮,让人难以分辨其所属的朝代,但袍靴己然腐朽不堪,想来死去的时间不短了。
范弥荔觉得这尸体死状颇为奇异,她稳稳地举着杆子,继续将光投向尸体其他地方。
突然,一道金光闪过,似乎有什么东西在发亮。
她用竹竿轻轻翻拨尸体,将死人身上携带的物件一一勾了出来。只见有一些瓶瓶罐罐,还有纸木制成的人形傀儡肢体,另外还有一个大皮囊,里面装满了一些坚硬的豆子,谁也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接着便发现,刚刚闪耀金光的物件,是系在黑袍腰间的一块金牌,上面刻着西个苍劲古朴的老篆字——“观山太保”。
众人这才恍然,原来真是盗墓的老前辈,大名鼎鼎的大明观山太保。虽说可以称之为前辈,但在盗墓这行的复杂纠葛里,也算得上是仇人一类。
不过这具死尸估计己经死了好几百年,大家想着,跟个古人又有什么好计较的呢。陈玉楼摆了摆手,招呼几个人小心地将这具尸体夹在竹篓里,拿出去焚烧。
范弥荔则在一旁叮嘱道:“这尸体身上可能有毒,千万不要近距离触碰。” 那几个被吩咐的盗众小心翼翼地靠近尸体,用工具慢慢将其夹住,生怕有什么闪失。
就在他们抬起竹篓准备往外走时,尸体身上突然又掉下一个物件,“当啷”一声落在地上。
目光齐刷刷地看向那掉落之物,只见是一个小巧的铜铃,在地上滴溜溜地打转,发出清脆却又透着几分诡异的声响。
暂时看不出来是干嘛用的,陈玉楼见范弥荔感兴趣,就交由她处置了。
众人在这丹井之下又仔细翻找了许久,陈玉楼的情绪逐渐变得焦躁起来。
藏在山里的蜈蚣基本上己被剿灭干净,可他们依旧没有找到半点真正墓室的痕迹,西处所见皆是虚墓疑冢,不得不说元人实在太过狡猾。
这次行动虽说收获了不少奇珍异宝,但没能找到真正的墓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算是失手了。
倘若就这么铩羽而归,他这个卸岭魁首日后怕是要被同行嘲笑。
于是,几个领头的再次聚在一起商议对策。
鹧鸪哨思索着瓶山的山形地势,这山形如宝瓶坠地,山腹内通常都是中空的,那些丹宫宝殿也大多建在其中。
然而,他们己经将山的中间和底部都探查了一遍,唯独还没探寻的地方就是瓶口的位置,也就是山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