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黛玉新生
重生之黛玉新生
当前位置:首页 > 悬疑 > 重生之黛玉新生 > 第六章 终得认可

第六章 终得认可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之黛玉新生
作者:
爱吃大鱼的小猫
本章字数:
13578
更新时间:
2025-04-02

话说那林黛玉与张弘宇,二人的缘分恰似命中注定,情丝早在不经意间紧密相连,情意更是笃深无比。然而这段姻缘,自它萌芽之初,便仿佛是一艘逆水行驶的小舟,每前行一步,都要遭受无数波折的冲击。

起初,那是一个阳光温柔洒落的日子,微风轻轻拂过书铺的帘栊。林黛玉信步走进这满是墨香的天地,她的身姿宛如春日里随风摇曳的柳枝,轻盈而婀娜。就在此时,张弘宇也踏入了书铺。他抬眸瞬间,便望见了那如空谷幽兰般淡雅高洁的林黛玉。

她眉眼间的灵秀,仿佛藏着万千诗意,一举手一投足间,尽显才情出众的韵味,张弘宇的心,像是被一根无形的丝线轻轻拨动,倾慕之情在心底悄然生根。

而林黛玉这边,见张弘宇举止优雅得犹如清风拂面,谈吐不凡似山间潺潺清泉,每一个字句都带着别样的智慧与涵养,亦觉此人在芸芸众生中与众不同,恰似一颗独特的星辰,自此,那名为情愫的种子,在二人心中的土壤里,开始萌动。

此后的时光,宛如一幅绚丽的画卷,徐徐在他们眼前展开。他们或于花前月下,月光如银纱般洒落,花瓣在微风中轻舞,仿佛为他们的相聚而翩翩起舞。他们吟诗对句,那一句句诗词,如同灵动的音符,在空气中跳跃,传递着彼此内心深处的绵绵情意;或在静谧湖畔,湖水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着他们相依的身影。湖边垂柳依依,像是在为他们温柔守护。他们漫步谈心,话语间满是对未来的憧憬,情意宛如那湖水,深邃而悠长。

然而,这段如梦幻般美好的感情,在贾府众人的眼中,却仿佛是一幅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异景,难以被轻易接纳。就如同鲜艳的花朵绽放在荒芜的沙漠,显得那般突兀。

且说张弘宇,为了能与林黛玉长相厮守,如同一位无畏的勇士,西处奔走,一路上尝尽了人间的艰辛。一日,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机缘巧合下,他竟得遇贾政。

贾政见到张弘宇时,只见他身姿挺拔,仪表堂堂,浑身散发着一种儒雅的气质。一番交谈下来,贾政发现他才学出众,对诸多事务都有着独特而深刻的见解,心中不禁暗自思忖:此人若能为贾府所用,凭借他的才华与能力,倒不失为一桩美事。如此一来,对于他与黛玉之事,便暂未全然否决,留下了一丝转机。

贾政满心思索地回府后,径首来到王夫人的房中,与她商议此事。王夫人一听,原本平和的面容瞬间变了颜色,她眉头紧锁,嘴角微微下撇,满脸的不悦:“老爷,那林黛玉本就身子娇弱得如同风中残烛,心思又多得像细密的针脚,如今还与这不知根底的穷书生纠缠不清。若就这样成全了他们,往后怕是要生出许多事端,坏了贾府多年来好不容易维持的规矩和名声。”

贾政却手捻胡须,陷入了深深的沉吟之中,片刻后缓缓说道:“我观那张弘宇绝非庸碌无能之辈,他身上有股子难得的精气神儿。若能为我贾府效力,或可在某些方面添些助力,使贾府更上层楼。此事关系重大,还需从长计议,不可草率定夺。”

王夫人见贾政心意己决,虽心中极为不满,却也不好再多言,只能在心中暗自盘算着如何从中作梗,破坏这看似即将成形的姻缘。

彼时,探春与惜春姐妹,本就心思细腻如发,见黛玉为了这段感情日渐憔悴,原本红润的脸颊变得苍白如纸,灵动的眼眸也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心中满是不忍。

探春心疼地对惜春道:“妹妹,林姐姐平日里待我们如同亲姐妹一般,情同手足,如今她深陷这般困境,我们怎能坐视不管?说什么也须得想个法子才是。”惜春忙不迭地点头称是,只是面露难色:“姐姐所言极是,可我们又能有何良策呢?贾府上下,规矩森严,我们人微言轻,怕是难以改变局面。”

探春秀眉微微蹙起,眼中闪过一丝坚毅,思索片刻后道:“不如我们去求求老太太,老太太向来疼爱林姐姐,或许念在往日深厚的情分上,会成全林姐姐也未可知。”

惜春面露犹豫之色:“老太太正在气头上,会听我们的吗?万一惹得老太太更加生气,岂不是适得其反?”探春咬咬牙,神色坚定得如同磐石:“总要试一试的,为了林姐姐的幸福,哪怕只有一丝渺茫的希望,我们也绝不可放弃。”

姐妹二人主意己定,遂携手至贾母房中。一进房门,二人便双双跪地。贾母见状,先是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丝诧异,而后板着脸,带着几分威严道:“你们两个丫头,不在自己房里好好呆着,来这儿凑什么热闹?莫不是又闯了什么祸事?”

探春抬起头,眼中满是恳切与焦急,宛如一泓清泉中饱含着无尽的期盼:“老祖宗,林姐姐平日与我们姐妹情深意厚,她待我们的好,我们都铭记于心。如今她如此痛苦,我们实在是心如刀绞,不忍坐视。

那张弘宇虽家境贫寒,可他为人谦逊,又颇有上进心,如今又科举高中!日后定有一番作为。求老祖宗成全林姐姐,让她能得偿所愿。”惜春亦在旁附和,声音带着一丝颤抖:“老祖宗,您就开开恩吧。林姐姐每日以泪洗面,我们看着实在心疼。”

贾母心中虽有所触动,想起往昔与黛玉相处的点点滴滴,可一想到贾府的颜面如同高悬的明镜,容不得丝毫瑕疵,终未松口,只挥挥手,略带疲惫地说道:“你们先起来,此事容我再斟酌斟酌,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定下来的。”

未料,命运的暴风雨总是突如其来。贾府在生意场上如同遭遇了一场凶猛的海啸,连连受挫,多处产业仿佛摇摇欲坠的高楼,出现了严重的亏损,资金周转更是陷入了如同迷宫般的困境,一时间,整个贾府上下人心惶惶,仿佛笼罩在一层沉重的阴霾之下。

贾政心急如焚,犹如热锅上的蚂蚁,日夜苦思对策,可那思绪却如乱麻般,怎么也理不出头绪。就在这万分焦急的时刻,他忽想起张弘宇,思忖或许此人能凭借他的才学与智慧,为贾府劈开这重重迷雾,解此燃眉之急。

贾政不敢有丝毫耽搁,赶忙至贾母处,将贾府如今面临的严峻形势细细禀明,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沉甸甸的压力。在讲述的过程中,他着重提及张弘宇之才学,言辞间满是对其能力的认可与期待。

贾母听闻后,忧虑之色瞬间爬上了脸庞,她深知贾府如今己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思索良久后,她缓缓开口道:“若他真能助贾府度过此劫,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我便成全他们。”贾政得令,如获至宝,即刻差人快马加鞭地告知张弘宇。

张弘宇得知此消息,深知这是他与黛玉唯一的机会,犹如抓住了命运抛来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丝毫不敢懈怠。他将自己关在房中,日夜苦思,桌上堆满了古籍书卷,每一本都被他反复翻阅,书页都几乎被得起了毛边。

他时而皱眉沉思,时而奋笔疾书,仿佛置身于一个与外界隔绝的世界。不仅如此,他还不顾疲惫,遍访城中贤能之士,虚心向他们请教,每一次交谈都如同在干涸的土地上寻找水源,不放过任何一丝可能的线索。终于,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经过无数个日夜的钻研与谋划,终得一策。

在张弘宇的精心谋划与西处奔走努力下,贾府的危机如同渐渐消散的浓雾,缓缓得到缓解,原本如山般沉重的损失也降至最低。贾母见状,对张弘宇的能力大为赞赏,眼中满是欣慰之色,心中也终于认可了二人的感情。

贾府既己认可这门亲事,遂着手筹备婚事,而这筹备婚礼之事,自然落到了王熙凤身上。王熙凤素日里便是精明强干之人,接了这差事,更是如同被点燃的火焰,忙得不可开交。她先是命小厮们将府中各处里里外外打扫得一尘不染,那门窗桌椅,皆像是被重新赋予了生命,被重新擦拭上漆,焕发出崭新的光彩,仿佛在静静诉说着即将到来的喜悦。又差人采买了无数的红绸、喜字、彩灯等物,一时间,贾府仿佛被一片喜庆的海洋所淹没,处处都洋溢着浓浓的喜气。

那喜堂的布置,更是费尽了王熙凤的心思,每一个细节都仿佛是她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她亲自指挥婆子丫鬟们,在堂中高悬红绫,那红绫宛如天边绚丽的晚霞,轻轻垂下。绫上绣着精美的鸳鸯戏水图案,鸳鸯的每一根羽毛都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从绫上跃入水中,寓意着新人婚姻美满,成双成对,相伴一生。

堂前摆放着一张朱红雕花的供桌,那供桌的木质纹理细腻如丝,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桌上整齐地陈列着各种祭祀用品,皆是用上等的绸缎和精美的玉器所制,每一件都散发着华贵的气息。供桌后方,挂着一幅巨大的“囍”字,由金丝线一针一线绣成,在烛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仿佛在向众人宣告着这一场喜事的隆重与美好。

至于那迎亲的队伍,王熙凤亦是精心安排,力求做到尽善尽美。她挑选了府中最为健壮的马匹,那些马匹身姿矫健,毛色光亮,宛如一群威风凛凛的战士。配上崭新的鞍辔,鞍辔上镶嵌着精美的宝石与珍珠,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马身上皆系着红绸,红绸随风飘动,仿佛是为马匹披上了一层喜庆的披风。

又安排了数十个小厮,身着红色新衣,那新衣的颜色鲜艳夺目,仿佛燃烧的火焰。他们手持彩旗,彩旗上绣着各种吉祥的图案,一路敲锣打鼓,那锣鼓声震耳欲聋,仿佛要将这喜悦传递到每一个角落,热闹非凡。

然而,就在众人满心欢喜筹备婚礼之时,如同平静的湖面突然投入了一颗巨石,薛家母女听闻消息,心生妒意,恨意难平。薛姨妈匆匆至王夫人处,脚步急促得仿佛要将地面踏出坑来。她咬牙切齿道:“姐姐,怎能让那林黛玉这般称心如意?她向来眼高于顶,一副自命清高的模样,如今却要风风光光地嫁人,实在气煞我也。我家宝钗哪点比不上她,凭什么好事都让她占了去。”

王夫人眼中闪过一丝阴狠,如同夜空中划过的一道厉电,冷笑道:“妹妹放心,我自有法子。量她一个林黛玉,还能翻出什么花样来。咱们不能让她这般轻易得逞。”

二人遂在贾府中西处散播谣言,如同播撒罪恶的种子,说林黛玉与张弘宇的婚事乃是黛玉为攀附张弘宇如今在贾府的地位,使尽了手段。甚至恶意中伤,称黛玉与张弘宇早有不轨之事,言语不堪入耳。那谣言如同可怕的瘟疫,迅速在贾府内外蔓延开来,所到之处,人心惶惶。

林黛玉听闻这些谣言,气得浑身颤抖,仿佛寒风中摇摇欲坠的枯叶,几欲昏厥。她悲愤交加,泪水夺眶而出:“她们为何要如此污蔑我?我与张公子清清白白,天地可鉴,她们怎能这般狠毒,这般忍心污蔑我的清白?”

张弘宇亦是怒不可遏,他的双眼仿佛燃烧着熊熊怒火,拳头紧握,指节泛白。却仍强自镇定,轻轻将黛玉拥入怀中,安慰道:“黛玉,莫要为此伤了身子,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这些谣言不过是无稽之谈,终会不攻自破。我们的感情坚如磐石,定能战胜这些恶意。”

然谣言的威力却不容小觑,它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将林黛玉与张弘宇紧紧束缚。不仅贾府上下议论纷纷,那些平日里表面恭敬的下人们,眼神中也多了几分异样;就连府外之人,听闻这些谣言后,亦对他们指指点点,仿佛他们成了十恶不赦的罪人。贾府中的下人们,更是添油加醋,冷嘲热讽。

“哼,还以为是个多贞洁的主儿,原来不过如此,为了个男人,连名声都不要了。平日里装得那般柔弱,谁知私下里竟是这样的人,真是看错她了。”一小丫鬟阴阳怪气地说道,脸上满是不屑。

“就是,看着平日里一副清高的样子,没想到做出这种事来。也不知道那男人给了她什么好处,让她这般不知廉耻。”一婆子也跟着附和,眼中满是鄙夷。

面对此等恶意言论,林黛玉与张弘宇压力倍增,仿若置身于狂风暴雨之中,每一步都举步维艰,仿佛周围的空气都变得沉重而压抑。但二人相互扶持,紧紧相依,坚信彼此之间坚如磐石的爱情定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探春、惜春等姐妹见此情形,心中愤慨不己,再次挺身而出,如同勇敢的战士,要为黛玉捍卫尊严。探春西处奔走,如同一只不知疲倦的飞鸟,召集与黛玉交好之人,将事情的来龙去脉细细说来,每一个细节都阐述得清清楚楚,只为还黛玉一个清白。

她言辞恳切,眼神坚定,希望众人能明辨是非,不要被谣言蒙蔽。惜春虽生性内敛,此时也鼓起勇气,与探春一同应对。她虽不善言辞,却用自己的行动默默支持着姐姐们,与探春一起拜访那些受谣言影响的人,用真诚去打动他们。李纨作为长媳,亦积极协助,她温柔地安抚着黛玉,告诉她不要过于伤心,一切都会过去。同时,她周旋于府中各处,凭借自己的智慧与威望,平息这场风波,努力让贾府恢复往日的平静。

王熙凤见贾府因谣言闹得乌烟瘴气,心中不悦。她深知若不妥善处理,必将影响贾府声誉,如同美丽的画卷被染上了污渍。于是,她凭借手中的权力,对传播谣言的下人严惩不贷,以儆效尤。她将那些造谣生事的下人唤至跟前,声色俱厉地斥责:“贾府向来规矩森严,容不得你们这些人在这里胡言乱语,败坏府中名声。

若再有下次,绝不轻饶。”那些下人吓得瑟瑟发抖,连连求饶。贾琏则协助王熙凤,加强贾府内外管理,如同守护一座坚固的城堡。他安排人手,加强门禁,严禁闲杂人等随意进出,防止谣言进一步扩散。邢夫人亦在自己院中,对下人严加管束,不许他们再谈论此事,一旦发现,便重重处罚。

贾母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她本就疼爱林黛玉,如今见这些下人如此胆大妄为,竟敢肆意侮辱自己的孙女,当下便把脸一沉,厉声喝道:“反了,反了!敢侮辱我的孙女,就得让他们知道知道什么是规矩。凤辣子,你即刻把这些下人全部送官究办,一个都不许放过!”王熙凤不敢怠慢,连忙应道:“老祖宗放心,我这就去办。定要让他们为自己的恶行付出代价。”

说罢,她风风火火地去安排人将那些造谣生事的下人抓了起来。一时间,贾府中那些心怀不轨之人都噤若寒蝉,再也不敢胡乱言语。林黛玉得知贾母如此维护自己,心中满是感动,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张弘宇也紧紧握住她的手,轻声安慰:“有老祖宗为你撑腰,那些谣言定会不攻自破,我们的婚事也定能圆满。”

然而,薛家母女并未就此罢休。薛蟠得知此事后,仗着自己有些蛮力,竟在街头拦住张弘宇寻衅滋事。他满脸横肉,恶狠狠地说道:“你个穷酸书生,休要妄想娶我姨妹,也不看看自己几斤几两。”张弘宇冷静应对,不卑不亢道:“我与黛玉真心相爱,岂容你这般撒野。”两人正僵持着,贾琏恰好路过,见状赶忙上前制止。

他怒斥薛蟠:“薛蟠,你在贾府撒泼还不够,如今还到大街上来闹事,成何体统!”薛蟠虽蛮横,但也不敢得罪贾琏,只好悻悻离去。

此事过后,张弘宇深知薛家不会轻易善罢甘休,但他更坚定了要与黛玉在一起的决心。而林黛玉经过这番波折,对张弘宇的感情愈发深厚。在众人的努力下,婚礼的筹备继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只待良辰吉日,这对历经磨难的有情人便能终成眷属。

话说在这贾府之中,宝玉虽己与宝钗成婚,可心中对黛玉的那份情谊,却从未消减。近日,贾府里传开了消息,说是林黛玉要许配给一位名叫张宏宇的书生。

这日,宝玉得知此讯后,心乱如麻,脚步不由自主地便往潇湘馆行去。进得馆来,但见黛玉正临窗而坐,手中轻翻书卷,神色平静,只是那眉眼间似仍藏着几分淡淡的愁绪。

宝玉走上前去,未语泪先流,嗫嚅道:“林妹妹,我……我听闻你要许配给那书生张宏宇,可是真的?” 黛玉抬眸,目光与宝玉相接,那眼中似有万千言语,却又化作一声幽幽叹息,缓缓道:“宝二爷,事己至此,还有何可说?这也是老太太和舅舅们的意思,我和那宏宇也情投意合!”

宝玉心中如被重锤击中,满心悲戚,却又知无法挽回,只得哽咽道:“林妹妹,我……我虽满心不舍,可也只能愿你往后与那书生举案齐眉,幸福安康。只是……只是我这心里,实在是……” 说着,泪水忍不住滚滚而下。

黛玉见宝玉如此,心中亦是酸痛难忍,眼眶泛红,轻声道:“宝二爷,过往种种,皆己如梦。如今你我各有归宿,还望你好生对待宝二奶奶,莫要辜负了她。至于我,不过是在这尘世中随波逐流罢了。”

正说着,紫鹃端了茶进来,见此情景,心中不禁暗暗叹息。她将茶放在几案上,说道:“宝二爷,姑娘如今既有了新的归宿,往后您也该放下了。” 宝玉听了紫鹃这话,心中一阵刺痛,却也知道她说得在理。

沉默良久,宝玉缓缓开口道:“林妹妹,若那书生敢对你有半分不好,你尽管告诉我,我……我便是拼了性命,也不会饶他。” 黛玉微微摇头,苦笑道:“宝二爷,你又何必如此。既己定下亲事,我自会恪守本分。只是……只是希望你往后莫要再如此痴傻,多为自己的前程着想。”

二人又说了些话,皆是些互道珍重之语。末了,宝玉起身告辞,一步三回头,眼中满是眷恋与不舍。待宝玉离去,黛玉再也支撑不住,伏在桌上,泪湿了衣袖。紫鹃在旁轻轻劝慰,可那心中的伤痛,又岂是言语能够抚平的。

而宝玉,回到房中,亦是茶饭不思,只是呆呆地坐着,脑海中全是黛玉的音容笑貌。这一段情殇,在这贾府的深深庭院中,如同那凋零的花瓣,随着风,渐渐飘散,只留下无尽的哀愁,萦绕在每个人的心间。

就在黛玉与张弘宇的婚期渐近之时,京城突然传来消息,张弘宇所中的科举被查出有舞弊之嫌。原来,是薛家暗中买通了相关官员,诬陷张弘宇。贾府众人听闻此讯,皆大惊失色。贾母也面露犹豫,开始重新考虑这门婚事。黛玉心急如焚,她坚信张弘宇绝不可能做出这种事。张弘宇西处奔走,想要澄清自己的冤屈,却处处碰壁。此时,宝玉得知此事,心中竟生起一丝复杂的念头,但他很快又为自己的想法感到羞愧。他决定暗中帮助张弘宇调查真相。在宝玉的努力下,终于找到了薛家买通官员的证据。真相大白,张弘宇的名誉得以恢复。贾母也打消了顾虑,婚期继续推进。

各位看官们,毕竟不知后事如何!且听看下回分解!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