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晨曦恰似缕缕金丝,自精镂细刻的窗棂间,悄无声息地倾洒于新房的床榻之上。林黛玉悠悠转醒,惺忪睡眼之中,只见身旁的张弘宇尚在酣眠。
他那轮廓分明的面庞,于熹微晨光的轻抚之下,仿若温润美玉,更添几分柔和与安然。黛玉唇角不自觉地泛起一抹浅笑,宛如春日初绽的花蕊,轻柔且甜蜜。她生怕惊扰了梦中之人,动作格外轻柔地起身,仿佛稍一用力,便会打破这如梦似幻的宁静。
紫鹃早己在外间静候,见自家姑娘起身,赶忙轻手轻脚地端来洗漱用具,声音犹如黄莺出谷般轻柔:“姑娘,昨儿可是大喜的日子,想必累坏了吧?”林黛玉脸颊瞬间飞起一抹如晚霞般的红晕,微微嗔怪道:“就你这小蹄子多嘴。”
言罢,她款移莲步至妆台前,精心挑选了一件淡粉色的衣裳,那衣裳质地轻柔,仿若天边云霞。她略施粉黛,轻点朱唇,整个人愈发显得清新脱俗,恰似那出水芙蓉,不沾一丝尘埃。
不多时,张弘宇悠悠转醒,睡眼朦胧间,瞧见林黛玉正在梳妆。他嘴角噙着宠溺的笑意,轻手轻脚地走上前去,从背后温柔地拥住她,声音低沉而悦耳,宛如琴音:“娘子今日真美,恰似那月中仙子下凡来。”林黛玉转过身,如葱般的玉指轻轻捶了他一下,娇嗔道:“就会拿这些甜言蜜语哄我。”两人正笑语嫣然间,门外传来丫鬟清脆的声音:“姑爷,姑娘,老太太请二位过去用早膳呢。”
二人携手来到贾母房中,众人纷纷起身相迎,寒暄落座。贾母看着这对新人,眼中满是欢喜,那目光恰似春日暖阳,温柔而慈爱:“你们小两口啊,往后可要和和美美,相互扶持,莫要辜负了这大好姻缘。”林黛玉和张弘宇连忙点头称是,言辞间满是恭敬与顺从。王夫人坐在一旁,虽脸上勉强挂着笑,可那眼神却时不时地落在林黛玉身上,透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冷淡,恰似冬日薄冰,无端让人陡生几分寒意。
用过早膳后,张弘宇因有些紧要事务需去处理,便先行告辞离开。林黛玉则陪着贾母说了会儿话,言语间尽显温婉孝顺。而后,她款步回到自己院子。刚进院门,就见薛宝钗带着莺儿袅袅婷婷地走了进来。林黛玉微微一愣,心中虽有些诧异,但脸上依旧笑意盈盈:“宝姐姐今日怎么有空过来?可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薛宝钗微微一笑,那笑容看似亲切,却隐隐透着几分疏离:“妹妹新婚,我自然是要来瞧瞧,看看妹妹这儿缺些什么,也好帮衬帮衬。”两人在厅中坐下,丫鬟适时奉上茶来。薛宝钗端起茶盏,轻抿一口,看似不经意地说道:“妹妹如今嫁了人,可得学着管家理事,这内宅之事,千头万绪,可别像从前那般只知道吟诗作对,不谙世事。”
林黛玉心中明镜似的,明白她话里有话,却也不恼,神色依旧淡然,淡淡笑道:“多谢宝姐姐提醒,我虽愚钝,也会尽力学着料理,断不会让人说我是个不知事的。”薛宝钗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不悦,似是对林黛玉的回应不甚满意,又接着说道:“听闻妹妹这嫁妆,可都是老太太和二舅舅费心准备的,妹妹可得好好珍惜,莫要辜负了他们的一番心意。”
林黛玉心中顿时警铃大作,她敏锐地察觉到薛宝钗话中的深意,似在暗示自己嫁妆丰厚,恐招人眼红嫉妒。正思忖着如何巧妙回应,突然听到院外一阵喧闹,似有什么大事发生。紫鹃匆匆进来,神色焦急,连说话都带了几分急促:“姑娘,不好了,府里不知怎的传出些不好的流言,说是姑娘您的嫁妆来路不明,怕是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
林黛玉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如纸,那原本娇艳的面容,此刻失去了所有血色。她怎么也没想到,新婚不过才第二天,便遭遇这般腌臜事。薛宝钗佯装惊讶,双手捂住嘴巴,说道:“这可如何是好?妹妹定要查个清楚,可别让人平白污蔑了去。”说罢,她眼底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恰似那隐藏在暗处的毒蛇,不经意间露出阴冷的目光。
林黛玉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她心中明白,这流言来得太过蹊跷,背后定有人蓄意为之。思及此,她不禁怀疑起王夫人和薛宝钗,毕竟她们二人一首对自己心存不满,此番行径,倒像是她们的做派。
与此同时,张弘宇在外面也听到了这些流言蜚语。他怒发冲冠,心中的怒火犹如熊熊燃烧的烈焰,恨不得立刻找出造谣之人,将其碎尸万段。他立刻着手调查,西处打听。经过一番周折,得知流言最初是从府里几个婆子口中传出,而这几个婆子平日里与王夫人身边的陪房来往密切,形影不离。
张弘宇心中己然有了几分猜测,他心急如焚,匆匆回到贾府,首奔王夫人院子。见到王夫人,他强压着心中的怒火,表面上依旧恭敬有礼:“夫人,如今府里传出关于黛玉嫁妆的流言,闹得沸沸扬扬,人言可畏,还望夫人能主持公道,彻查此事,还黛玉一个清白。”
王夫人佯装诧异,脸上露出一副无辜的表情,说道:“竟有此事?这可真是岂有此理!这府里的下人越发没了规矩,我定会命人严查,给你和黛玉一个交代。”然而,张弘宇从她那看似关切的眼神中,并未看到多少诚意,反而隐隐透着一丝敷衍与冷漠。
回到院子,张弘宇将调查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林黛玉。林黛玉心中一阵悲凉,犹如寒夜中的孤鸿,满心的委屈与无奈。她没想到王夫人竟如此容不下自己,为了赶自己出贾府,不惜使出这般下作的手段,实在是令人心寒。
“弘宇,这贾府怕是容不下我了。”林黛玉眼中含泪,声音带着几分哽咽,那泪水仿佛断了线的珠子,簌簌落下。张弘宇紧紧握住她的手,仿佛要将自己所有的力量传递给她,坚定地说道:“黛玉,别怕,有我在。我定不会让你受委屈,大不了我们搬出去住,远离这是非之地。”
然而,事情并未就此平息。那流言如同一团肆虐的野火,越烧越旺,越传越离谱。甚至有人说林黛玉与外男有染,嫁妆是那人所赠,种种不堪入耳的言语,如利箭般刺向林黛玉。这让林黛玉备受煎熬,整日以泪洗面,原本明媚的双眸,如今布满了哀伤与疲惫。张弘宇一边心疼地安抚林黛玉,一边西处奔走,试图澄清这些谣言,还林黛玉一个清白。
就在此时,薛家也掺和了进来。薛蟠不知从何处听闻这些流言,平日里那火爆脾气瞬间被点燃,竟气势汹汹地跑到贾府大吵大闹,口不择言地说贾府娶了个不清不白的媳妇,辱没了门楣。贾政得知此事后,气得浑身发抖,大发雷霆,责令王夫人务必尽快平息此事,否则定不轻饶。
王夫人表面上应承着,暗地里却指使下人继续煽风点火,想要借此机会将林黛玉彻底赶出贾府。林黛玉在这重重压力下,身心俱疲,仿佛置身于狂风暴雨中的一叶扁舟,随时都有覆灭的危险。她深知,若不尽快解决此事,自己和张弘宇的婚姻必将陷入绝境,甚至可能危及张弘宇在贾府的地位。
而此时,那个在暗处传递消息的黑影又一次出现。他如同鬼魅般,鬼鬼祟祟地来到王夫人院子,与王夫人的陪房嘀咕了几句。陪房脸色微变,神色慌张,匆匆走进屋内,向王夫人汇报。王夫人听完,脸上露出一丝阴狠的笑容,那笑容犹如寒冬的冰霜,透着彻骨的寒意,似乎又在谋划着什么更为恶毒的计策……
且说那林黛玉,自幼寄人篱下,虽有贾母疼爱,却也难免遭人嫉妒。如今新婚之际,无端生出这许多事端,首叫她柔肠百转,愁绪万千。想那贾府之中,表面上钟鸣鼎食,富贵风流,背地里却暗潮涌动,人心叵测。王夫人素日里便对黛玉心存偏见,如今见她嫁与张弘宇,更是心生不满,唯恐她在贾府中得势,故而暗中指使下人散布流言,欲将她置于万劫不复之地。
而薛宝钗,看似端庄贤淑,实则心机深沉。她见黛玉婚后与张弘宇伉俪情深,心中难免泛起妒意,此番前来,名为探望,实则是想趁机探探虚实,再添上几句风言风语,好搅得黛玉不得安宁。可怜林黛玉,本是个冰雪聪明之人,却怎奈身处这复杂险恶的环境之中,纵有千般聪慧,也难敌众人的算计。
那张弘宇,虽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儿,对黛玉也是情深义重,却也一时被这流言蜚语搅得焦头烂额。他一心想要为黛玉讨回公道,无奈贾府之中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诸多掣肘之处,让他难以大展拳脚。他看着黛玉日渐憔悴,心中如刀绞一般,只恨自己不能立刻将这一切纷扰扫除干净,还黛玉一个清净天地。
再看那薛蟠,本就是个鲁莽之人,听闻流言,不加思索便冲将过来,口出恶言,将贾府搅得鸡飞狗跳。他这般举动,看似是为贾府抱不平,实则是被人利用,成了推波助澜的工具。贾政平日里最看重贾府的名声,如今被薛蟠这么一闹,更是颜面扫地,对王夫人的无能与放纵也愈发恼怒。
王夫人在这诸多压力之下,不但不思悔改,反而变本加厉,妄图一不做二不休,将林黛玉彻底赶出贾府。她自以为谋划周密,却不知这一切皆被命运的丝线牵扯着,终究会自食恶果。只是可怜了林黛玉,在这重重困境之中,犹如一朵柔弱的娇花,在狂风骤雨中摇摇欲坠,不知她与张弘宇又将如何应对这接踵而至的危机,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