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掌柜尽管放心,我定不会让大家的辛苦白费,你们所有的付出都会有回报的。”
说完,她便带着槿心和清欢两个丫鬟起身离开。
赵掌柜望着南归离去的背影,愣了片刻神后又坐回原位,重新拿起算盘,继续噼里啪啦地忙活起来。
刚走到月裳阁,只见大门口乌泱泱围着一大群人。
清欢快步上前,“借过,借过,麻烦让让。”她说着拨开围观的人群。
南归与槿心跟在她身后。
走到人群前头,南归抬眼便见大堂中央站着的位华服女子——长宁郡主!
她身边还站着位相貌出众的女子,有着一副世家贵女特有的气韵。
“叫你们管事的出来!今儿个不给本郡主个交代,本郡主便拆了你这月裳阁!”
长宁郡主一脸怒气,大声喊道。
正喊着,芸娘从后堂走子出来。
芸娘一眼便瞧见站在人群中的南归,不着痕迹地朝她点了点头。
“郡主万安,您消消气,这厅堂杂乱有话咱们到雅间细谈。”芸娘福身行礼,嘴角勾起恰到好处的弧度。
长宁郡主冷哼一声,“就在这里,本郡主要当着大伙儿的面,让大家评评理,免得说我仗势欺人!”
“郡主息怒,都听您的,郡主今儿这是为何事啊?”芸娘态度恭敬。
“哼,本郡主原以为你们这月裳阁绣工了得,特意为望舒姐生辰定制了这件海棠纹裙,结果呢?”
她看了眼身边的人,声音陡然变大,“你们自己瞧瞧,这绣的是个什么东西?”
长宁从身后丫鬟手中,扯过一件衣裙。
首接扔在芸娘脚下。
随后她放柔了嗓音:“望舒姐最喜海棠。”
“当年姐姐一幅《夜雨微风问海棠》,名动京都,连皇后都夸赞姐姐妙手丹青。”
长宁看着身边的姜望舒,眸里都是愧疚之色,“可如今......望舒姐在生辰宴上穿我送她的这件海棠纹裙,让她丢了脸面。”
人群听到这话,顿时发出阵阵窃窃私语,纷纷看向长宁郡主身旁的女子。
南归这才知晓那相貌出众的女子,就是丞相府嫡女姜望舒。
两世,这是自己第一次见到姜望舒。
她不动声色地打量着这位传说中的京都第一才女。
竟发觉她气质和自己有几分相似。
姜望舒似乎感受到她的目光,忽地抬眼,与南归目光碰上。
西目相对,姜望舒眸中泛起冷意。
她附在长宁郡主耳边低语了几句,长宁郡主霍然转身。
她看见南归,眼中怒火瞬间多了几分。
她几步上前,一把拽住南归手腕:“原来是你!诸位看好了,这便是这月裳阁的正主,躲在人堆里不敢见人,分明就是心虚!”
围观百姓下意识后退半步,对着南归指指点点。
清欢正要上前,南归不动声色挡了一下她,示意她不要轻举妄动。
南归手腕旋转,反手卸开长宁抓住自己手。
她见身份暴露,径自走到芸娘身边。
芸娘捡起地上的衣裙仔细检查,手指在绣花处反复。
她凑近南归耳边:“针脚不对,背面的......”
南归轻点头,“好!我明白了。”
芸娘说完退后半步。
长宁揉着刺痛的手,“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对本郡主动手,来人,给我......”
“郡主慎言,刚在场的人都看见了,是郡主先动手。我只不过是挣脱开而己。”
南归说着抬起手,衣袖滑落处,雪白的手腕上,一道红痕特别明显,“天子脚下,王法当前,就算您贵为郡主,也不能颠倒黑白。”
清欢高声说道:“郡主也要讲王法,光天化日之下,郡主就能随意污蔑人吗?”
“我们姑娘手无缚鸡之力,郡主这般强拉硬拽,还不许我家姑娘躲开吗?"槿心跟着开口,声音带着哽咽,随后低声哭了起来。
围观的人群听到槿心的啜泣声,触动了围观的百姓。
感同身受似的,瞬间响起此起彼伏的附和声。
他们都是生活在这皇城脚下的普通百姓,多多少少都有受到过各种不公平的对待。
对着人群附和声越来越大,看着这群人自己指指点点。
“反了!都反了!”
长宁郡主气得发抖,“你们这些低贱之人,也敢指责郡主?信不信我让京兆尹把你们统统抓起来?”
她的声音尖锐刺耳。
此言一出,百姓们虽不敢再多说什么,但眼中却都是愤慨。
姜望舒赶紧扯了扯长宁衣袖:“妹妹切莫动怒,别着了她的道,正事要紧。”
“对!”长宁郡主如梦初醒,“被这狐狸精一搅和,我差点忘了来这的目的。”
“证据确凿,你们还有何话可说?”
“今儿必须关了这铺子,再贴告示承认绣工拙劣!本郡主或可网开一面。”
她叉着腰,高昂着头,趾高气扬的瞪着南归。
芸娘将衣裙举起,"郡主确定,此绣花真出自月裳阁?"
“怎的,你们还不想承认?诸位仔细看看,我要求绣的是海棠花,她们这绣的什么?海棠不像海棠,梅花不像梅花。”
看热闹的百姓虽对这刁蛮郡主不满,但忍不住伸头看过去。
看清楚的人纷纷点点头回应,确实如她说的,这绣的根本不是海棠花。
长宁下颌高扬,“还有何话可说?”
忽又转向南归冷哼道:“哼,别以为靠着狐媚手段攀上高枝,就真当自己是个人物了。”
南归接过衣服,走到姜望舒面前,“姜小姐,也是这样认为?”
姜望舒愣了一下,没想到她会问向自己。
“这绣的确实不是海棠,我与长宁情同姐妹,她也是想给我讨回一个公道。”姜望舒声音清冷。
南归凝视着她,淡淡一笑上前一步,用只有她们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说道:“你今日安排的出戏,是为了裴承吧,但要让你失望了.....”
说着,不顾她惊愕的眼神。
转身对芸娘点头示意。
芸娘击掌三声,穿着统一服饰的绣娘们鱼贯而出,每人手中都捧着各种托盘。
有三个绣娘首接走向成衣展示区,当着众人的面取下,放入托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