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农家独苗苗的科举之路
穿越之农家独苗苗的科举之路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穿越之农家独苗苗的科举之路 > 第635章 部署

第635章 部署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之农家独苗苗的科举之路
作者:
张如白
本章字数:
4428
更新时间:
2025-07-09

话都说到这份上,大强也感受到了张平安的一片苦心,于是点头道:“行,现在局势乱哄哄的,小虎这孩子也不长进,等他去南市历练一番后,后面你这里要还缺人,就再让他回来。”

“大强叔,小虎,我就是这个意思”,张平安点点头道。

又从背后的书箱里抽出几本书出来,递给小虎,叮嘱道:“小虎,你小时候也上过几年蒙学,识一些字,平时不忙的时候多看看书,读书使人明智,多看书总是没错的,这几本书赠给你。”

“多谢平安哥”,小虎虽然很失望,眼圈红红的,却也明白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继续道:“平安哥,你放心,我后面一定会多多看书,多多学习的,反正我这辈子是跟定你了!”

张平安闻言拍了拍小虎的肩膀,以作鼓励,他相信小虎有这股劲儿,做什么都能做好的。

“那平安,我们走了”,大强起身道。

“行,我让吃饱送送你们,家里常用的药材和粮食多备些,也别和其他人说太多,免得遭人惦记”,张平安起身送了几步,边走边道。

大强点点头:“放心,我懂的,凡事低调谨慎些好。”

这也是这几年的乱世教给他的最深刻的道理。

…………

此时是建新三年的五月。

刘三郎和赵仁之是在半月后的一天深夜,从军营带兵出发的。

此时开封城内外,百姓们都还在熟睡,不知道大周朝的北伐战争就此正式拉开了帷幕。

张平安作为负责后勤总调度的经略安抚使,官位高,职责广泛,目前还无需亲临前线,而是暂时坐镇后方枢纽开封。

等大军正式大批开拨以后,再视情况而定,看是否需要随主帅杨众一起前往前线。

而黄大人作为督粮道,就没这么安逸了,等大军渡过黄河,攻下开封北地的封丘、长垣、滑州等地后。

便需要渡河在滑州建立转运枢纽,就近督导粮草押送。

是以,黄大人最近总是心神不宁的。

他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官油子,能力有,但理想、抱负己经离他太遥远了,看透了官场的黑暗后,他只想在自己的职业生涯结束前,能够爬到一品的位置,也算不枉活一生。

因此他格外惜命。

这也是他为什么和武将们交好的原因,作为督粮道,在前线万一遇险,说不得还得指望这些人救他一命呢!

“平安啊,我托大自称一声老哥哥,你这线路部署没问题吧,我的性命这次可全系在你手上了!”黄大人再一次问道。

“老哥哥,你就放心吧,这押送线路是我反复推敲过的,而且我也做了备用计划,正常来讲,没问题的”,张平安无奈回道。

他能理解黄大人的担忧,但前线战事瞬息万变,他哪能百分百肯定。

看黄大人己经十分焦虑了,他也不好把这话说出来,只能给他信心。

而且近来一连十几日都是晴天,无风无雨,正适合渡河作战,前锋也大半都是精锐,对敌经验丰富。

可以说天时、地利、人和都集齐了,没道理连滑州和大名府都打不下来的。

张平安对目前的战局还是很有信心的。

除了张平安外,杨众对此次战争也很有信心。

而且他还准备了一石二鸟之计,准备借机除掉底下两个副帅。

不听指挥的手下留着只会碍事!

滑州和大名府离开封不算很远,又是平原地区,待到六月初,前线便传回消息,己经攻占了原羊、封丘、长垣、滑州等地。

目前前锋大营驻扎在滑州,等待第二批援军汇合攻打大名府。

黄大人便也需要随军出发,前往滑州大营。

“平安啊,这是我写的家书,万一我有个不测,记得帮我把这封信送到我家人手上”,黄大人叹息道。

“放心吧,没事的”,张平安安慰道,“这封信我一定替你好好保管,但我估计用不上,说不得过些时日,我还得去前线跟你汇合呢!”

“这次圣上是动真格了,又拨了十万大军过来,我看一时半刻,这战事是停歇不了”,黄大人有些悲观。

“哪有十万,明明是五万,咱们调度粮草的说话可不能这么不谨慎,当心祸从口出”,张平安提醒道。

“加上那些运粮草的力夫,离十万也不远了。”黄大人撇嘴。

“行了,走吧,别多想了,总有这一日的”,张平安也只能这样劝道。

其实前线己经有三十万大军了,留下八万驻守,也还有二十二万大军可以开拨到前线。

完全没有必要再调五万人过来,毕竟粮草等各项开支也不是小数目,明显不太合常理。

张平安心中有个猜测,这支突然被调过来的奇兵很有可能会从山东海州湾附近上岸。

然后与杨众的主力形成合围之势,一举拿下河北、山东和京城等地。

计策是好计策,唯一的劣势就是摊子铺得太大了。

万一哪个环节掉链子,可就损失惨重。

随着战事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前线的捷报也陆续传来。

但开封附近的百姓被打仗打怕了,现在是如无必要,绝不出门。

甚至还有拖家带口向南方逃难的。

张平安坐镇后方也并不轻松,眼看快要秋收了,事关前线粮草,片刻也不敢马虎。

他之前猜测的的圣上派来的奇兵可能会从海州湾附近上岸,与河北等地的大军形成合围之势,只猜对了一半。

的确是从山东上岸,但却不是海州湾,而是青岛的胶州湾。

之前押送粮草的的力夫,也只是障眼法,大批粮草早己通过胶州吴家的商船运上岸了。

山东贫瘠,大军上岸后并不是一味的屠杀,而是用粮食和土地安抚民心。

对比之前白巢的所作所为,明显这番恩威并施的举动更得人心。

大军陆续控制了城中的各个港口和码头。

然后便驻扎在吕县不动了。

这让张平安有些看不懂。

其实何止张平安没看懂,刘三郎和赵仁之两人也没看懂。

他们作为前锋,就像一把劈开敌人的利剑,现在己经到了河北的冀州附近。

离大部队有些距离了。

两人不敢再继续深入,只能先停在冀州驻扎,等待杨众带人前来驻守防御收复回来的失地。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