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境中,妖魔横行,无人助他,一路之上苦不堪言。
朝饮白露,夕宿崖边,听得是虎啸龙吟,躲得是豺狼虎豹。
山匪霸道,土匪害命,人人欺他辱他,这一路他行得艰难,疲惫和恐惧折磨着他的精神和身体。
这一路上,他亲历了生离死别葬白马,看见了世态炎凉遭算计,懂得了何为人命如草芥……
几经濒死之际,他也曾在干涸的土地上瞧见过石头缝隙间一簇红色的野花,带着顽强的生命力,傲然于天地之间,不卑不亢。
玄奘注视着那朵野花注视了很久,然后默默将水壶中最后一点水灌溉在那一株红色的野花上,又将最后的干粮分给了两家想要易子而食子的人家,他帮不上别的,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四周荒芜,他拢了拢身上的袈裟继续蹒跚前行。
半梦半醒之间,他常能听见一个声音。
“道学静心,佛学净心。
明镜高悬,照见世间万象,归结根本皆在于心。
佛家讲内观,求本然的实相。
玄儿,你的禅心如何?”
他不敢说自己禅心坚定,却仍在一往直前的走下去。
好像内心深处,有一个声音一直在告诉他:必须到灵山。
身上是新伤添旧伤,双手上满是数不清的伤痕。
幻境之中的短短数载,他已经苍老许多,双眼凹陷,骨瘦如柴,他的双腿又一次因跌下悬崖而断骨,疼的他身子佝偻着缩成了一团,一遍又一遍地念着:“师父……我疼啊,师父……我疼……”
他疼了一日一夜,发了一场高烧,等高烧褪去,他持了一根捡来的竹杖继续一瘸一拐的西行。
“玄奘法师有恒心有毅力,即便如此也没有一刻想要放弃过自己的责任。”有仙家颔首称赞:“如此,甚好。”
听见这话,如来的脸上带笑,这就是他的初衷。
无论任何事,都阻止不了他的弟子一心求佛拜取真经的恒心。
想到这里,他淡漠地瞥了顔悟灵一眼。
此时的顔悟灵望着幻境中的玄奘,眉头紧锁。
她乖巧的徒儿,怎能沦落到如此境地。
虽知幻境是假,但她依然止不住的难过。
难道,只有历经了这些苦楚,才能证明他的诚心,证明他是个彻头彻尾的灵山人?
终于,老玄奘拖着残驱来到了灵山宝殿,跪在殿前,他虔诚一拜,求取真经:“弟子玄奘,遥诣宝山,拜求真经,以济众生。望我佛祖垂恩,早赐回国。”
瞧见这一幕,一众仙家皆露出欣慰的笑容。
如此,便可以证明这玄奘法师已经完成了历练,他从始至终都不曾放弃自己的使命,应该可以从虚迷幻境中全身而退了。
这时,一个有些突兀的女声响起回荡在灵山宝刹之间:“我今有经三藏,可以超脱苦恼,解释灾愆。今你既然虔心来求,我便亲赐真经,允你传留东土,永注洪恩。”
听见这个女声,众仙家懵了。
这动静……不对吧!
这时,画面从玄奘的脸上移开,这才瞧见整个灵山宝刹大殿之上,居然皆是长得同悟空一样的猴子,身着袈裟、脚穿僧鞋、手持禅珠,一副菩萨罗汉像,端坐莲台之上。
看见这一幕,连如来和观音都懵了,这是什么个意思啊?
画面渐渐转到了大殿正前方,瞧见三佛并肩。
尽管那三张猴脸一模一样,顔悟灵仍然能从那三张猴脸上清晰地辨认出来。
过去佛:六耳。
现在佛:悟空。
未来佛:通臂。
而在这三佛后头,还有一个硕大的金身佛像,只见画面逐渐上移,露出了那硕大金佛的脸——顔悟灵。
之间她眉眼低垂,满目慈悲,端坐莲台之上,拈花一笑,脑后的功德金轮照耀三界,身边奇珍异宝陈列无数,仙鹤衔这鲜花飞在她的身边,白猿献果,獐鹿叩首。
好一尊至高佛上佛啊!
众仙家,懵了。
观音菩萨,慌了。
如来,麻了。
今日,但凡这玄奘的欲念是自己顶替如来做灵山真佛,如来都不会这么无语。
自己为了这二徒弟谋划十世,明贬暗升走的是成佛直通道,结果,好家伙……这徒弟心里欲望的最深处,是干掉灵山众佛陀换一群猴子,然后奉悟灵仙子为真佛!
顔悟灵看的是眼泪汪汪,她怎么说的来着,自家的徒儿,就是孝顺!
要她说,玄奘这孩子,打小就乖,那都是她看着长大的,那么爱与人讲理的孩子能有什么坏心思?
“如此至真至善,一心取经的高僧不易寻。”顔悟灵收回视线看向如来,缓缓挑眉:“佛祖有福啦。”
如来有几句有违教条的话,想要问候一下悟灵仙子,但当着玉帝和一众仙家的面,他忍了。
听见顔悟灵的话,众仙家更是将近千年所有悲惨的事情都想了一遍,这才忍住没有笑出声来,只是看着如来的眼神,写满了看热闹不怕事儿大的揶揄。
你瞅瞅你,图啥,整这么大阵仗,丢这么大人!
都这么多回了,那灵山怎么就不长记性呢!
“玄奘!你糊涂!”观音菩萨顶着众仙家嘲笑的视线忍无可忍开口斥责了一句:“好好瞧瞧你拜的是谁!”
画中的玄奘也听见了这个声音,他仰头望向悟灵佛祖的脸,双手合十,眼神中满是虔诚的信仰:“我心归处是灵山,我心安处是如来。
我执亦我痴,我在故我思。”
听见这话,观音的脸色更难看了,祂猛地转头看向如来,如来的眼尾抽了抽,回忆起当初他让观音送去地府的那一道金帖。
当时,他让观音将那道金帖打入金蝉子的身体里。
那金帖上有他命金蝉子去灵山拜佛取经的法旨,为了防止意外发生,他还注入了一道佛教五毒心——痴。
可是!
他这痴是为了让转世后的玄奘痴谜佛法,可不是为了让他痴谜悟灵仙子的!
难怪,难怪转世后的玄奘多次险些破戒,差点坏了他的大事,原来一开始,就已经被那悟灵仙子先一步埋下祸根。
观音也看向了顔悟灵,目光微动。
说起来,那悟灵仙子跟后土娘娘关系匪浅,在地府那边也如鱼得水。
想来定是她也在金蝉子的神魂上做了些手脚才让事情偏离到这种地步。
好歹毒的悟灵仙子,为了阻碍量劫,为了妨碍灵山壮大,她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另一边,悟空瞧着满宝刹之上的猴子和那庄严法相的悟灵佛祖,也笑得前仰后合:“妙哉妙哉!本该如此!哈哈哈~”
笑够了之后,悟空眼珠子一转,算是终于明白当初大师姐让他给玄奘带那句话的意思了。
“师傅,玩够了便出来吧!”悟空对着画中的玄奘喊了一句:“师傅,仙子让我带句话给你!‘镜非镜,灯非灯,照见五蕴皆是空。’嘿嘿~”
说完这句,悟空又觉得太短了,便在后头又补了一句:“老孙再添一句‘真亦假,假亦真,方寸灵台一点红。’”
唯有照见五蕴皆空方能破执。
唯有明悟本心方能勘透虚幻。
小和尚,你该开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