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研发、试验,直接按模板生产,几天时间很正常。
比如,一艘航母你分成几段,甲板部分三天搞出来,
无线电部分,三天;
雷达……
总而言之,航母所有部件分给不同工厂,生产完立马组装,一艘航母就大功告成。
地球上炎黄帝国造一艘航母动不动就要好几年,那是因为不断追求技术突破,要做各种实验。
否则,炎黄帝国这“基建狂魔”,真要豁出去,全国总动员,所有工厂、工人、部门协同作战,你信不信三天能造出几十艘航母来?
只是要造更好的航母,技术上必须有更大突破,这才需要更长时间。
况且造那么多也没用,又费钱又耗力,所以才不批量生产航母。
你以为“基建狂魔”是白叫的?
祁历,作为“基建狂魔”的一分子,自然传承了超凡的建设能力。
无论修路、公共设施,还是航母,
祁历都要求快。
要让“基建狂魔”的特质根植于此,让这称号在这个世界同样熠熠生辉!
告别阿德南·佩斯等人不久,祁历也搭上了前往惠南省的专机。
几小时飞行后,傍晚五点多抵达惠南省。
随即,马不停蹄转乘专车,直奔惠南一号船坞。
今天真是个好日子。
不仅两艘航母竣工,潜艇、驱逐舰等第一批也建成了,就等祁历亲临审查,没问题后,后续批次的舰艇才能继续建造。
大炎是个多面向海的国家,海岸线绵长,未来成为海洋大国几乎已成定局。
今天不只是祁历,中央省的右相黄仇界,以及一众尚书、侍郎都来了,来了不少人。
中央省不是只有黄仇界,连同他一共九人。
战时,所有决策、计谋都由这九人商讨并执行。
采用投票制,黄仇界有一票否决权,其他人虽无此权,但能申请第三方裁决。
这九人,无一不是大炎的高级将领,
每个人都挂着三星肩章。
今天除了黄仇界,还有四位大将,他们都是中央省的尚书职位——
............
或者可以说,中央省其余八人全是尚书职位,
对应中书省旗下的尚书们。
加上那些二星副将的侍郎,这里群星闪耀,肩章上的星星亮得让人眼花。
对大炎军队而言,今天必然是个大日子。
航母,无论在地球还是碧蓝星,都是强国重器。
航母今日落成,他们自然要来观看,这是大炎军事史上的重要时刻之一。
众人到达船厂后,立即向那里走去。
很快,进入庞大的棚区,首先映入眼帘的巨物让祁历眼花缭乱。
......
棚区,显然是为了防范天上间谍卫星和其他间谍的拍摄。
再看这个庞然大物,六万吨的排水量让人在其面前显得格外渺小。
斜角式起飞甲板高高昂起,仿佛带着一种傲气,俯瞰着天地。
航母周围布满了防空导弹、近防炮、反潜导弹等装备,密布四周。
这航母,防护到了极致。
右侧指挥台顶的无线电、电子干扰器、相控阵雷达,都达到了世界顶尖水平。
没错。
这艘航母正是地球炎黄帝国某型号航空母舰的复制品,一模一样,如同双胞胎兄弟姐妹。
黄仇界等将领笑得合不拢嘴。
这样一个庞大、防御力强、配备顶尖电子设备的航母一旦问世,巨蜥国那两个航母战斗群耀武扬威的代价将会极为惨痛。
当然,还差最后一步。
航母嘛,航母最强大的、最令人敬畏的,绝非防御系统。
而是航母上的舰载机。
舰载机,才是一艘航母的灵魂,没有舰载机的航母与活动的靶标有何区别?
想到这里,祁历立刻问:“飞行员们的训练情况如何?能否完成航母上的起降了?”
既然航母都已经提上日程了,舰载机飞行员的训练自然也不能掉链子。
而且啊……
实际上,在祁历刚晋升没多久那会儿,舰载机飞行员的训练命令就已经下达,并且紧锣密鼓地展开了。
那时候,祁历心里明镜似的,知道大炎必然会拥有自家的航空母舰,那舰载机飞行员的训练自然得跟上节拍。
不过问题来了,没航母,舰载机飞行员咋训练呢?
其实这事儿也不难解决。
大炎境内有个超级大的内陆湖,名叫“天海”。
单听这名儿就知道,虽然是湖,却有个“海”字,可见这湖有多大。
要不是因为它地处内陆,又是淡水,人家还以为是个海呢。
天海,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之一,总面积达到了27万平方公里。
没错,一个湖,差不多相当于二十几个戈麦斯市了。
天海位于大炎的西北区域,也是大炎舰载机飞行员训练的所在地。
方法很简单。
就造个滑跃式甲板的航母外壳,其他啥防空导弹、电子设备、发动机一律不装,就要个壳儿。
只要能保证漂在水面上不沉,就成了!
就这样,训练序幕拉开。
可能还有一个障碍。
舰载机起降最难的部分,就是海风、海浪、航母航行速度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这个也能模拟。
因为大炎西北那边经常刮大风,湖面那波浪也不亚于海上——
当然,正常情况下的,不是那种动不动就掀翻船只的狂涛骇浪,那纯属做梦。
有大风,有波浪,唯一不好模拟的是航母的行驶速度。
但是……
大炎的科学家们又岂是吃素的。
没事儿!
航母壳儿不会自已跑,咱就用船拖着它跑!
于是乎,
一艘艘大马力的渔船拉着钢缆,拖着这个航母壳儿在水上移动,模拟航行中飞机起降的场景。
训练的问题,就这么解决了。
大炎空军的精英飞行员们开始了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
在大炎不计成本的培养下,几个月后,这些精英飞行员已经能完美完成航母上的起降动作了。
如今……
正好派上大用场!
听到陛下询问,一位大将军级别的中枢省尚书笑着答道:“陛下目光如炬,参与训练的飞行员们已全部完成训练任务,随时可以投入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