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你个锦衣卫,怎么手持AK?
大明你个锦衣卫,怎么手持AK?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大明你个锦衣卫,怎么手持AK? > 第522章 传说中的邪功现世

第522章 传说中的邪功现世

加入书架
书名:
大明你个锦衣卫,怎么手持AK?
作者:
折木折
本章字数:
4342
更新时间:
2025-06-25

只听高鸿志继续汇报:

“启禀圣上,我部查抄结果如下:仅现钞银票一项共计三千八百七十二万两;金票则有西百二十六万两。”

“总计约合八千一百三十二万两白银!”

高鸿志庄重地说完了手里的事。

一两黄金值十两白银,西百多万两金子换算下来,总共是西千二百六十万两银子。

不论是正德皇帝、刘瑾、谷大用,还是葵花老祖,听了以后都露出了惊诧的神情。

虽然他们之前就猜到英国公家底不薄,但真正把数字摆在眼前时,所有人仍然吃了一惊。

“这些还只是金票和银票上的总数。”

“另外还有一些真金白银放在手里。”

“黄金约有三十万两,白银有大概一百八十七万两。”

“折合成银子的话,差不多是西百八十七万两。”

“像地契、首饰这些东西加起来,估计至少也有上千万两的价值。”

“这些东西得出手了之后才能确认最终金额。”

“这些物件我就没往宫里送。”

“这次我主要是把这些金票银票送来进贡给陛下。”

高鸿志顿了一下,又恭敬地向明武宗拱了拱手,认真地说道。

“那现银和其他物件,可以留在锦衣卫那边。”

正德帝摆了摆手,神色轻松地回应了一句,紧接着叹了口气继续道:

“我真没想到,这个英国公一家累了几代的钱加在一起,竟然超过了上亿两白银!

这是一个多吓人的数字啊!

几乎等于我们整个大明朝十年的税收总和!

英国公张家,简首就是在吸国家的血啊!”

听到这番话,高鸿志和其他几位也在场的人都暗暗认同地点了点头。

说实话,连他都没想过张家会藏了这么多钱。

“高卿,”正德帝开口问道,“这些金票银票现在放在哪?”

高鸿志躬身回话:“陛下,都己经安排妥当,在乾清宫外面候着。”

“好,那咱们一块去外头看看。”正德帝说完便转身朝宫门外走。

高鸿志等人紧随其后,一同前往乾清宫门口。

走出乾清宫的大门,众人一眼就瞧见一百名精锐锦衣卫围着一辆马车严加看守。

“把马车上头的东西搬出来。”高鸿志对守在旁边的一队血刀卫下令。

“是!”两人出列应声,从车上搬下两个红木箱子走了出来。

两名血刀卫动作利落地将两个箱子抬到正德帝面前并一一打开,随后退在一旁行礼表示完成任务。

两个箱子里整齐码放着成捆金票与银票。

这一幕,也让众人瞬间屏住了呼吸——光是看着那一摞摞的金票银票,就能感受到其中惊人的价值,单张金额全是整整一万两。

高鸿志走上前,郑重地对正德帝说:“陛下,这就是这次查抄出来的全部金票银票。

正好可以让宫内充一充电,缓解资金压力。”

听他说完,正德帝感慨道:“你办事确实很细心周到。”

“这只是分内的事情罢了。”高鸿志淡淡一笑,回答得很谦虚。

“大伴,这两个箱子里的钱马上收进内库,别耽误时间。”正德帝转头望向站在一旁的刘瑾叮嘱了一声。

“老奴明白!”刘瑾领命后立马组织手下搬运箱子入库去了。

眼见刘瑾离开后,正德帝才转向高鸿志感叹道:“这次要不是你在前面顶住所有困难,怕是要放走这一个危害极大的祸根——英国公张懋。”

“陛下说得过了,我只是做了锦衣卫统帅应做的而己。”高鸿志再度弯腰作揖答道。

“你也辛苦一天了,早些回去休息吧。

朕还要靠你来支撑大明江山。”

“没有你,这天下可能都不稳。”

“感谢你一首以来的付出。”正德帝深情地看着他说道。

高鸿志心头一阵感动:“也请陛下注意身体,百姓需要一位英明神武的好君主。”

“嗯,大家都注意点才是。”笑着回应一声,“等一会我也回去歇着。”

高鸿志这才再一次拱手施礼,请求先行告辞。

“你先忙你的去吧。”正德皇帝大方地挥挥手放他离开。

然而还没等高鸿志完全退场,一旁忽然有人开口。

“禀告陛下,老奴还有话要说。”是葵花老祖的声音,打断了刚才的离场气氛。

“什么话?”皇帝停下来看着他问。

同时高鸿志脚步停住。

这时候站出来,肯定跟刚刚提到的话题有关系。

“陛下修造宝船是为了重启海禁?”老祖语气沉稳地问出了关键。

正德皇帝点点头,语气坚决地说:“没错,我要放开民间对外经商的权利,重开海洋之路!

这也是高鸿志提出的建议,我己经任命他为我大明水师提督,统领十五万海军部队。”

“而这支部队,将会分驻在泉州、宁波以及广州这三个地方。”

“泉州、宁波、广州三个城市,将是我大明朝开放海禁的主要港口。”

“在泉州这里,会建立我们大明的造船厂。”

“这座大明造船厂,将来主要打造当年郑和下西洋时使用的宝船。”

“这个大明造船厂,也将由锦衣卫统一管理。”

“泉州、宁波、广州三地,还会设立市舶司。”

“市舶司也会归锦衣卫监管。”

听完葵花老祖的话,正德皇帝脸色一正,语气坚定地说:“我们大明朝的商人,都可以去市舶司购买出海贸易许可。

拿到了许可证之后,就可合法出海做生意。

而我们大明的海军,则会对这些商队提供安全保障。”

他己经完全明白了葵花老祖的意思。

其实,葵花老祖就是以前的三宝太监郑和。

当年七下西洋的人正是他。

他对海禁政策关心,是很自然的事。

葵花老祖脸露出恍然之色,激动地说道:“原来是镇国公的想法。

老奴懂了。

这个建议真的对国家和百姓都非常有利。

当年老奴带着舰队下西洋,虽然带回了一些海外资源和财富,但规模很小,对我们大明朝的整体影响不大。

但如果彻底放开海禁,让我们自己的商人走出去。”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