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连麦:我的粉丝都是古代名人
直播连麦:我的粉丝都是古代名人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直播连麦:我的粉丝都是古代名人 > 第132章 同治进入直播间

第132章 同治进入直播间

加入书架
书名:
直播连麦:我的粉丝都是古代名人
作者:
大翼巴狼
本章字数:
3030
更新时间:
2024-12-19

接下来轮到赵匡胤选人。

他选择了咸丰之后继位的皇帝。

【“同治”进入直播间!】

同治进来后与虾思聪简单交流一下后开始步入正题。

【虾思聪】:“同治帝爱新觉罗·载淳,是清朝第十位皇帝,1856年4月27日出生于北京紫禁城储秀宫,1875年1月12日崩逝于养心殿,在位时间为1861年至1875年。

一、幼年即位与权力格局。

载淳是咸丰帝与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的独子。

咸丰十一年,咸丰帝驾崩于热河避暑山庄,年仅六岁的载淳即位,年号‘同治’。

因其年幼,咸丰帝临终前安排了载垣、端华、肃顺等八大臣辅政,同时授予皇后钮祜禄氏(慈安太后)与载淳生母懿贵妃叶赫那拉氏(慈禧太后)各一枚印章,期望形成权力制衡。

但很快,慈禧太后联合恭亲王奕訢发动辛酉政变,成功击败八大臣势力,自此开启了两宫太后垂帘听政的时代,实际大权多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这一权力格局深刻影响了同治朝的走向。

二、功绩。

1、洋务运动兴起。

同治年间,在恭亲王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一批洋务派大臣推动下,洋务运动蓬勃开展,小皇帝的名号也成为这场革新的旗帜。

各地纷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如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开启了我国军事近代化进程,仿造西式枪炮轮船,提升清军装备水平,培养了最早的一批产业工人与技术人才。

民用工业紧随其后,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等的设立,旨在‘求富’,刺激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御列强经济侵略,像轮船招商局打破外国轮船公司垄断,挽回部分航运利权,为近代工商业奠定基础,让古老我国艰难向近代转型。

2、中外‘和好’局面维持。

经历两次鸦片战争重创,清朝元气大伤。

同治时期,清政府利用列强在华利益矛盾,以及自身一定外交周旋,维持了相对和平的外部环境。

例如,借普法战争法国无暇东顾,清政府在越南问题上暂阻法国侵略脚步。

在处理教案等棘手涉外纠纷时,尽量以谈判协商避免大规模军事冲突升级,为国内经济恢复、改革推进争取宝贵喘息时机,使洋务运动能在相对平稳国际氛围里开展,沿海沿江城市商业、贸易得以蹒跚发展,免受持续战火涂炭。

三、过失。

1、皇权旁落与宫廷倾轧。

同治帝一生都笼罩在慈禧太后强势阴影下,虽名为皇帝,实则权力被架空。

随着年龄增长,同治帝试图亲政、施展抱负,却屡遭慈禧太后掣肘。

如他大婚之后,两宫太后迟迟不肯完全放权,导致母子关系紧张,宫廷内部矛盾重重,消耗大量精力,国家决策效率低下,政令常因幕后权力争斗朝令夕改,难以持续有效推行改革政策,朝廷深陷内耗泥沼。

2、政治改革浮于表面。

洋务运动虽有成绩,但未触及封建制度根本。

同治帝无力也无法推动深层次政治体制变革,腐朽官僚体系依旧盘根错节,卖官鬻爵、贪污腐败盛行。

官场重资历、轻才能,新思想难以融入行政肌理,新兴企业常受传统势力刁难,资金被挪占、管理涉,如官督商办企业中,官方过多干预致商人积极性受挫,发展受限,近代化转型遭遇重重人为阻碍,难以深入经济社会内核。

3、教育革新滞后。

同治朝教育仍以传统科举为尊,新式学堂艰难萌芽,仅在洋务派推动下零星设立,且遭保守派攻讦。

学子大多埋头四书五经,追求仕途功名,对西方科学技术、人文思想嗤之以鼻,全社会知识结构更新缓慢,难以为持续工业化、现代化提供适配人才,科技研发、创新思维匮乏,与列强知识文化差距不断拉大,国家长远发展动力缺失。

4、社会民生艰难维系。

内有太平天国、捻军战乱刚息,满目疮痍,大量土地荒芜,农民流离失所。

外有列强经济掠夺,海关自主权旁落,赔款致使财政转嫁民间,苛捐杂税繁重。

同治帝虽偶有赈灾免税之举,但杯水车薪,地方救灾常被官吏截留,广大乡村、城市贫民生活困苦不堪,社会矛盾潜藏,如各地秘密会社涌动,稍有星火便可能燎原,动摇清朝统治根基,社会稳定岌岌可危。”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