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轮到朱元璋选人。
他选择了李忱之后继位的皇帝。
【“李漼”进入直播间!】
李漼进来后又被李世民拉进了小房间交流。
出来后与虾思聪简单交流一下后开始步入正题。
【虾思聪】:“李漼,即唐懿宗,生于太和七年十一月十四日(833年12月28日),是唐宣宗李忱的长子,母亲为元昭皇后晁氏,最初名李温。
大中十三年八月七日(859年),唐宣宗逝世,左神策护军中尉王宗实等人矫诏立李温为皇太子,改名李漼,并于次年即皇帝位,改元咸通。
873年8月15日李漼驾崩于咸宁殿,享年41岁,其子李儇继位,即唐僖宗。
一、李漼功绩。
1、稳定政局。
李漼即位后通过轮换宰相朝臣来迅速稳定局面,防止宦官内外勾结,采取内廷供奉与外任监军轮换之法防止宦官坐大,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朝廷的稳定。
2、镇压叛乱。
面对各地的叛乱,李漼派遣官员进行镇压。
如咸通元年平定了浙东人裘甫的反叛。
咸通三年解决了徐州的军队叛乱。
咸通四年镇压了桂林戍卒庞勋的起兵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3、赈济救灾。
在地方发生灾难时,李漼会下令派遣官员前去赈济救灾。
如咸通八年,河中府与晋、绛二州发生地震,以及咸通十三年浙江东道、西道地区发生地震时,他都采取了相应的救灾措施,缓解了百姓的苦难。
4、军事胜利。
在对外战争中,李漼击败了南诏王国,收复安南,并使吐蕃的一些奴部重新归附唐朝,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唐朝的边疆稳定和国家尊严。
5、文化贡献。
李漼对文化和艺术的支持较为显著,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如咸通九年刻印的《金刚经》卷子,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品,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印刷术的发展。
二、李漼过失。
1、荒于政事。
李漼喜好游乐宴饮,对朝政不上心,宫中每日一小宴,三日一大宴,每月大摆宴席十几次,还常到长安郊外的行宫别馆游玩,扈从多达十余万人,费用开支巨大。
他沉湎酒色,不理会谏官劝谏,导致整个官场弥漫着穷奢极欲、醉生梦死的风气。
2、政治腐败。
李漼在位14年,任用了21位宰相,且所用宰相多碌碌无为、贪财腐败,如路岩、韦保衡等,他们拉帮结派,招纳贿赂,将政事委托给亲信,导致朝政混乱,官员弄权,随意贬逐官员,政治腐败严重。
3、宦官专权。
李漼时期,宦官掌握军队,干预朝政,权力很大程度上落在了宦官手中,皇权被削弱,而他未能有效遏制宦官势力,还宠幸乐工李可及等宦官,对其赏赐颇多,不听从纳谏。
4、民不聊生。
李漼统治期间,浙东、安南、徐州、四川等地相继发生动乱,百姓生活困苦。
他大搞佛事活动,广建佛寺、大造佛像、布施钱财无数,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重了百姓的负担,使得社会矛盾进一步加剧。
5、唐朝衰落。
李漼的种种行为致使唐朝国力进一步衰落,大中之治的成果逐渐消失,他也被认为是唐朝间接的亡国之君之一,其去世后第二年便爆发了王仙芝起义,进而引发了长达十年的黄巢之乱,加速了唐朝的灭亡。”
听完后李世民大怒,又把李漼拖进小黑屋里进行暴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