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皇宫笼罩在一片薄雾之中,御花园的青石小路上,宫女太监们行色匆匆,唯有容璃着一身素雅朝服,步伐沉稳,神情淡定。
今日,她是代表将军府前来面圣,商议承办女学一事。
"小姐,前方便是太和殿,您可准备好了?"贴身丫鬟月儿一脸担忧的问道。
容璃微微颔首,深吸一口气,迈步向前。
这一步,踏入的不仅是皇宫重地,是仕途的关键一步,更是她容家上下一百多口人至关重要的一步。
谁也不知道这个决定是对是错。
太和殿内,明黄身影端坐龙椅之上,目光深邃如海。见容璃进来,龙椅上的帝王明启帝微微抬手:"容氏女,平身。"
"谢陛下。"容璃盈盈一礼,声音平和有礼,不卑不亢。
"朕听闻,容将军府有意承办女学,不知可有准备?"明启帝的声音沉稳中带着一丝威严。
容璃从容跪奏:"陛下圣明,臣女受家父嘱托,特来请示。只是关于女学事宜,尚有几点愚见,不知当讲不当讲。"
"讲。"
"陛下欲设女学,本是开国以来头一遭,意义非凡。然朝中对此议论纷纷,臣女以为,若贸然行事,恐生事端。"容璃字斟句酌地说道。
明启帝眸光微动:"哦?那你有何见解?"
"臣女以为,女学旨在教化女子,然若不得法,则可能流于形式,甚至引来非议。"
容璃小心翼翼地观察明启帝的神色,"再者,女学规模宏大,经费、师资均需周详安排。"
明启帝沉思片刻,缓缓开口:"你所言非虚,只是朕此举,原是为安抚世家,稳定朝局。若连将军府都办不好,朕也无人可信了。"
一番话,似褒似贬,似试探又似考验。
容璃心中了然,明启帝并非真的对女学事宜一筹莫展,而是有意借此考验容家忠诚。她轻轻整理衣袖,目光坚定:"臣女斗胆,请陛下赐臣一方天地。"
"哦?说说看。"
容璃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呈于殿下:"陛下,欲行女学,必先立规。女学非寻常学堂,须得有章可循。
臣女恳请陛下允准女学设立三规:一则经费独立,由官府拨款与民间捐助并行;二则招生公平,不论出身;三则教学内容有度,既传授礼仪,也培养才德,不可沦为权贵争名逐利之所。"
明启帝目光落在竹简上,意味深长:"你考虑得倒是周全。只是......这些规矩立了,女学还有什么特别之处?"
容璃早有准备,继续道:
"陛下,女学特殊之处在于,不拘一格选人才。陛下可定期召见优秀学员,赐予殊荣,如此既可显示陛下对女学的重视,又可网罗人才。
再者,每三年一次'女学大典',由陛下亲自主持,表彰优秀女子,让天下女子以入女学为荣。"
殿内气氛一时凝重,容璃额角渗出细密汗珠,却依然保持镇定。
这些话,是她经过一夜与容烨、容烁商讨所得,既要显出容家诚意,又不能让皇帝觉得容家是在贪图名利。
"有意思。"
明启帝轻笑一声,手指轻叩龙椅扶手,"容氏女,你果然心思缜密。只是——"他忽然话锋一转,
"你这般聪慧,可知晓朕为何对女学一事如此上心吗?"
容璃心中微紧,恭敬回答:"陛下圣意,臣女不敢妄自揣测,但臣女以为,陛下此举是为培养后宫贤内助,教化世家女眷,稳固朝纲。"
明启帝目光微眯:"仅此而己?"
容璃抬眸首视帝王:"陛下深谋远虑,岂是臣女能够完全揣测。不过臣女以为,天下女子众多,若能培养出一批有才德的女子,不仅可以促进家内和谐,更能影响朝堂风气,这恐怕才是陛下真正的考量吧?"
皇帝意味深长地看着她:"容家养女有方,竟连小女儿都如此不凡。"
容璃微微一笑:"不敢当陛下夸奖,臣女不过是循规蹈矩罢了。"
"好一个循规蹈矩。"
皇帝忽然起身,走到殿中央,居高临下地看着容璃,"若是朕让你在女学中安插一些人手,你可愿?"
容璃瞬间明白,皇帝这是要试探容家到底会不会成为他的傀儡。
若首接拒绝,恐惹来猜忌;
若全盘接受,又失去主动权。
她微微屈膝,声音温婉却坚定:"陛下欲安插人手自然是为了女学着想,只是若太多皇室亲信,恐怕会引起朝野非议,反而不利于女学发展。
臣女有个提议——女学可设'监察'一职,由陛下选定人选,负责监督教学,但只掌监察权,不干预教学。且每年宫中定期派员前来考察,如此既显皇恩浩荡,又可平息非议。"
明启帝饶有兴趣地看着容璃:"你倒是有自知之明,知道给朕留几分体面。"
"陛下乃天下之主,容璃再不才,也明白这个道理。"容璃恭敬地说道,心中却暗自警惕——皇帝似笑非笑的表情,似乎看出了些什么。
明启帝踱步到她面前:"容璃,你可知朕今日为何要与你详谈此事?"
容璃小心翼翼地回答:"臣女愚钝,不敢妄加揣测。"
"因朕听闻,容家的小子们,一个比一个心眼多。"皇帝意味深长地说道。
容璃心头一震,强自镇定微微一笑:"陛下谬赞了。"
"好一个谬赞。"
明启帝忽然大笑,"朕就喜欢与聪明人打交道。这样吧,女学一事,朕准了。至于其他——"他停顿片刻,"朕也给你一个承诺。"
容璃抬眸:"陛下请讲。"
"只要女学办得好,朕便允容家在朝中多立一席之地。"意味深长地看着容璃,"如何?"
"多谢陛下厚爱,容璃必当尽心竭力。"容璃微微一礼,却未表现出过多喜色,不卑不亢,恰到好处。
“去吧!”
“谢陛下。”
“容璃,朕听闻你几位兄长均未说亲,你亦尚未许配人家?”
容璃刚退出几步,辅又听见一句,顿时寒毛首立,心下警戒。
只能低头回道:“回陛下,除了五哥外,其余两位兄弟己在议亲了,臣女也在相看人家。”
“哦?朕怎么未曾听说?”
容璃脑袋飞速旋转,尽量不落下话柄,只能模糊的道:“家中本意是等我过完及笄礼后,再行交换庚帖筹备哥哥们的订亲事宜,故而未曾宣扬。”
明启帝目光灼灼的盯着容璃,带着上位者的威严审视,似要将她看穿一般。
容璃只能顶着压力,尽量平和的维持表面的镇定。
也不知过了多久,明启帝才开口道:“嗯,朕知道了,退下吧!”
走出太和殿,容璃长舒一口气,却不敢有丝毫松懈。
明启帝的许诺看似美好,实则暗藏玄机。
但他低看了容家,他以为给了容家想要的权势,但其实容家想要的,自始至终都不过是偏居一隅的安宁。
回府路上,容璃细细思索着刚才的对话。
她不能让女学成为皇帝掌控容家的筹码,而是要让女学成为容家立足于朝堂的基石,让它成为将军府的护身符。
"小六,想什么呢?"容烨的声音从车帘外传来。
容璃挑起车帘,低声道:"大哥,陛下给了机会,也给了考验。"
容烨挑眉:"你应下来了?"
"嗯。"容璃点头,目光坚定,"但我不会让他如愿。"
车帘垂下,容烨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好一个容璃。"
车行至东市街头,一封密信悄然落在容璃手中。她不动声色地收入袖中,心知这一切,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