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在两难中踱步,内心天人交战。李潇潇见皇上犹豫不决,再次高声说道:“陛下,珍太后所言虽有看似合理之处,但她私通敌国、伪造证据,此等行径国法难容!若今日因她几句说辞便放过,日后朝堂纲纪何在?况且齐国狼子野心,即便按她的计划行事,也难保不会再生变故。”
晋王也磕头不止:“陛下,微臣愿以性命担保,我与李潇潇对大庆忠心耿耿。珍太后此举是为一己之私,妄图把控朝堂,若不及时制止,大庆恐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珍太后脸色一沉,怒目而视:“你们二人死到临头还敢狡辩!皇上,莫要被他们蒙蔽,当务之急是先解决齐国,至于这二人,等大局己定,再慢慢处置也不迟。”
皇上停下脚步,目光锐利地看向珍太后:“母后,儿臣敬重您,可此事关乎重大,儿臣不能仅凭您的一面之词就草率定夺。这所谓的齐国‘内乱’,我们又怎能确保不是齐国设下的圈套,引我们入局?”
珍太后一滞,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镇定下来:“皇上,哀家多年谋划,怎会轻易中他们的圈套?如今齐国自顾不暇,正是天赐良机,错过此次,再想灭齐,难如登天。”
这时,李潇潇灵机一动,说道:“陛下,既然珍太后如此笃定,不妨先派人去齐国暗中查探一番,确认齐国的真实情况,再做定夺。若珍太后所言属实,我们准备周全后再行动也不迟;若其中有诈,也能及时止损。”
晋王连忙附和:“李姑娘所言极是,陛下,此举既能避免仓促行事的风险,也能验证珍太后的谋划是否可行。”
皇上沉思片刻,缓缓点头:“就依李姑娘所言。母后,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在查明齐国实情之前,儿臣不会轻易处置李潇潇和晋王。”
珍太后心中恼怒,但又不敢公然违抗皇上的旨意,只能咬牙说道:“皇上既然己经决定,哀家也不便多说。只希望皇上莫要后悔今日的决定。”
皇上没有理会珍太后的威胁,转头对李潇潇和晋王说:“你们二人先起来吧。此次之事,朕定会查个水落石出,若你们当真忠心,朕自会还你们清白;若有欺君之罪,朕也绝不姑息。”
李潇潇和晋王谢恩起身,心中稍安。他们知道,虽然暂时逃过一劫,但局势依旧严峻,未来还有诸多挑战等待着他们。而皇上,也在这场风波中,深刻意识到朝堂局势的复杂,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加强自身的掌控力,不让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为大庆的长治久安奠定基础 。
皇上主意己定,看向李潇潇,目光中带着期许与信任:“李潇潇,此次前往齐国查探,责任重大,朕思来想去,唯有你能担此重任。你心思缜密,又有胆有识,定要查明真相,平安归来。”
李潇潇心中一凛,单膝跪地,郑重应道:“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重托。”
珍太后听闻,脸色骤变,急忙劝阻:“皇上,李潇潇本就可疑,您怎能派她去齐国?万一她借机叛逃,或是与齐国勾结,将我大庆机密泄露,那可如何是好?”
皇上摆了摆手,神色坚定:“母后不必多言,朕信得过李潇潇。她若真有二心,之前便不会冒险揭露此事。况且,朕己安排了暗中随行的侍卫,会时刻留意她的一举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