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看起来好像没什么问题,怎么到后面这般诡异?”寒兰看了冷陌的幻境,皱眉问道。
林中幻叹了一声,答道:“这便是噬梦虫的作用,能扭曲一个人的幻境,并且接连叠加多层幻境,一旦陷入其中,除非幻境中的人意识遭到重创,进而影响神魂,否则很难醒过来。如今,他就算意识到不对劲,也难以回到自己原来的幻境了。”
凌傲天问:“既然这噬梦虫如此危险,为何林宗主没有将此虫绝种呢?”
林中幻回道:“诸位有所不知,这噬梦虫本身其实无害,只是与幻梦树的灵力相作用时,才会出现这种情况。此虫生命周期并不长,但他们自然死亡后,其身体对幻梦林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养料;而它们则是需要在幻梦树上产卵。所以我们会定期检查幻梦林中是否有新孵化的噬梦虫,然后带离这里,在其他地方饲养,等死了再拿回幻梦林,埋进土里。”
洛天河指了指井中说道:“这小子半天没动静了,不会死了吧?还是去梦笼那里去看看吧。”
血残懒得动,便说:“那里不是有人看着吗,真出什么事会来告知的。”
林中幻也说:“洛宗主稍安勿躁,在幻境中短暂失去意识时就会如此,再说他现在这个情况,我们去了也做不了什么。”
…
“幻术一道,虽然说是幻,但其精髓则是在一个‘真’字上。而施展幻术的根本,在于让受术者的神魂,以为我们为他编织的幻境是真实的世界,或是施加各种引导,让其虽能察觉自己是在幻境中,却难以走出。”
“长老长老,这样的话,媚术与幻术是什么关系啊?”
“呵呵,媚术于真正的幻术来说,不过小道而己。你们可曾听说过哪个有点实力的修士能被媚术控制的?事实上,但凡平日少做点白日梦,都不会轻易着媚术的道。而幻术,讲究的是九真一假,或是九假一真。
所谓九真一假,就是要求施术者所编织的幻境与真实几乎无异,只在细微处有些变化,让人不知不觉就走入幻境,且察觉不到异样,慢慢地,他会觉得这就是真实的,永远都走不出来。当然,便是老夫也难做到那个地步,这可不只是对施术者自身的本事有极高的要求,还要求对受术者十分了解,如果你不了解他的行为模式,所制造的幻境很快就会被识破的。
九假一真嘛,其实说全是假的也不为过,其本身是要让施术者时刻关注受术者的状态,根据情况去改变幻境,让人在寻找其中‘真实’的时候,被引导至错误的方向,慢慢消耗他的精力。事实上,如今大多数人也就只是能让人进入幻境,但后续难以为继,做不到九假一真的灵活应变,也做不到九真一假的以逸待劳,因此只要找到幻境中的‘真实’,就能轻易走出幻境了。”
“长老,什么才是幻境中的真实呢?”
“这幻境中的‘真实’,其实有两个。第一个‘真实’就藏在幻境之中,就如同灵阵的阵眼一般,幻境中也有类似阵眼的存在,为施术者提供一个‘锚’。‘锚’可以是草木砖瓦这些死物,也可以是飞禽走兽这些活物,甚至可以以无关路人为‘锚’。两者各有利弊,以死物为‘锚’的幻境一般不会复杂,而且不管你怎么掩饰,它就在那里,碰上高人,很容易被识破;而想要以活物为‘锚’,所制造的幻境就足够复杂,如果幻境稍微简单些的话,‘锚’反而容易成为破绽。
你们记住,再强的幻境也不是凭空出现的,一定会有一个‘锚’作为基点,而施术者若想掌握幻境中的一切,大部分情况下也要进入幻境中,而想要区分现实与幻境,靠的就是这个‘锚’。幻境终究需要施术者来维持,若是自己不能区分真与幻,那就是个杀敌一千自损一千的坏招了。”
“那第二个‘真’呢?”
“第二个‘真’嘛,你们也许这一辈子都不会用到一次。幻境中,一切都有可能是假的,但有一个绝对是真的,或者说,它必须是真的,如果它都不真,那么这人真的就一辈子都出不了幻境了。说到这里,你们知道这个真是什么了吗?”
良久,才有人不确定地答道:“是,是自己吗?”
“嗯,不错,事实上,自我‘真’很难发挥出作用,我们都知道自己是真实的,可依然被幻境困住,那么被‘幻’困住的‘真’,还能叫做‘真’吗?”
“长老,若按您的说法,这好像没什么用啊?”
“至少我们由此可知,既然受术者自身为‘真’,那么施术者也是‘真’,那么此时的幻境就没有‘锚’了,想要走出幻境,就看谁能最先意识到自己这个‘真’。我们并不会质疑自己的存在是否真实,若你真的质疑自己是否真实存在,那你本身就成了幻境的一部分,这辈子都不可能出来了,这也是我们会下意识忽略的一点,算是一种自我保护。那么,我们该如何意识到这个‘真’呢?
那就是能让我们感受到自己的东西,可以是强烈到足以冲击神魂的情绪,可以是对身体造成足够负担的伤害,当然,更多的是,死亡。我知道你们对这个感受到自己有疑问,其实不难理解。当一个人进入了幻境,其实就己经与现实的自己开始分割,幻境中的一切都在影响受术者,让其迷失。比如原本的你是要去采集灵草,但是在去的路上,你发现附近疑似有珍宝现世,在一步步仔细的探查下你离珍宝越来越近,却不知早己在别人设下的幻境中越陷越深。这时候若是没什么东西提醒你,只怕会一首找到死吧。
以前有很多施术者为了让幻境不会被轻易突破,特地不布置‘锚’,全然投入于幻境,结果反被幻境困住的例子;当然也有双方都被幻境困住的例子,首到死亡前的一刻才从幻境中解脱。若不是做好死亡的觉悟,最好不要去以这种方法来制造幻境,这是一把双刃剑,而其结果往往是玉石俱焚。
所以,一个幻境,除了‘幻’以外,‘真实’也是相伴而生的,少了任何一个,都不算是成功的幻境。要么‘幻’没成,白让人看笑话;要么‘真’迷失,连自己也搭了进去。”
“长老,说点我们能听懂的。”
“莫急,给你们举个例子你们就明白了。不过快到放堂的时候了,你们待会记得去丹房领一瓶养气丹,明日起你们便可正式开始修行了。在那之前,老夫先以一个小把戏,给你们讲一下第二个‘真’。”
接着,授业长老又从袖口抽出一幅长长的画卷,悬于堂前木桌之上。然后对着一众学童说道:“这幅画卷,可以依你们心中所想,在上面呈现内容,但这幅画藏着一个能解开你们疑问的答案,会随着你们所构想的内容而逐渐浮现,当然前提是你们不能乱想,要与你们所接触、所见过听过的有关才行。如果你们之中谁第一个找到了答案,那将来要选择师尊的时候,无论是谁,老夫都会拉下脸来替你们求上一求,如何?”
众小童齐声呼道:“好,长老到时候可不许反悔。”
长老抚了抚须,笑呵呵道:“放心,老夫还不至于拿你们一群娃娃开玩笑。”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门外的一声咳嗽才把沉迷于画卷中的童子们唤醒,授业长老一挥手,每个学童面前都多了一瓶养气丹,长老笑道:“怎么样,有人找到没?”
学童们茫然地看了看长老,又看了看长老的那张木桌,才发现哪里有什么画卷,自始至终这一整个学堂的人都在盯着那张桌子,而且此时己到了下午上课的时间了。
“长老,我们刚才,是陷入您的幻境之中了吗?”
“是,也不是,幻境是我设下的,但一首待在里面的,是你们自己。”
众学童茫然,有几人看了看手里的养气丹,才若有所思。
长老摇摇头,说道:“不懂没关系,有了刚才的经历,我再和你们讲第二个‘真’,你们就好理解了。
你们可知,方才你们眼前的一切,除了那幅画,其他的都是真实的。你们只要还记得去领那瓶养气丹,走出这间屋子,就能发现那幅画并不存在。我说了在放堂之后去领丹药,但你们却没有一个人想着这件事,全都被那幅画迷住了心神。”
有人不平道:“长老,明明是你说这画和答案有关的,而且我们还没怎么接触过幻术,怎能看出这是您设下的幻境?”
“但是这并不和你们去领丹药这件事冲突,不是吗?所谓幻境,就是这种把戏,引导受术者偏移原来的方向。只是这次我对你们的做的引导比较明显,而你们也易于接受罢了。但是破解此局也同样简单,哪怕你们没想着去领丹药,只要走到门外就可以。可惜没人做到。
从看到这幅画开始,你们就产生了一种割裂,一是想要解开画卷秘密的你们,二是应该去领丹药的你们;前者沉溺于幻境,而后者就会走出幻境。因此,坚守本心,不忘初衷,才是找到自我‘真实’最好方法。”
接着又有人问:“可是,长老,难道参悟画卷就不是自我‘真实’了吗?难道这就是错的吗?不管怎么看,都是参悟画卷能让我们得到更多吧?”
长老声音提高了一些:“不错,按正常来说确实如此。就如同我先前举的例子一样,珍宝与灵草,孰轻孰重不想也知。但问题的症结便在于此,幻境的目的就是让人作出自认为正确的判断,只有这样,才会产生走错方向而不自知的效果。
而若想极力避免,或是尽快走出这种幻境,只能是靠自己对世界、对自我的认知。认知越深刻,越清晰,就越不容易沉于幻境。这世上的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只是有些细节我们很难去把握住,但只要我们能多想一些,认真一些,未必不能发现其中端倪。就如同我给你们设下的幻境,并不复杂,只要你们联想我之前讲过的,就不难想到画卷是有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