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别演了,你这刘备坏得很!
三国:别演了,你这刘备坏得很!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三国:别演了,你这刘备坏得很! > 第79章 收拾行装,我们……我们回荆州去……

第79章 收拾行装,我们……我们回荆州去……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别演了,你这刘备坏得很!
作者:
马卜停蹄子
本章字数:
6314
更新时间:
2025-07-07

一连数日,议事堂的气氛都显得有些凝重。

刘备似乎真的生了李严的气,虽然在公开场合依旧以礼相待,但那份亲近与信赖却荡然无存。他不再主动找李严商议军情,甚至连看都很少看他一眼,仿佛李严只是一个普通的下属。

关羽和张飞对李严的态度也变得冷淡起来。他们虽然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但大哥的态度就是他们的态度。尤其是张飞,每次见到李严,都从鼻子里发出一声重重的冷哼,把头扭向一边。

李严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立。

他心中的憋闷与不甘,像野草一样疯狂滋生。他想不通,自己明明是为主公深谋远虑,为何会落得如此下场?难道匡扶汉室的大业,就要靠着这种妇人之仁,在这种小小的关隘里耗尽岁月吗?

不!绝不!

李严不是一个轻易放弃的人。他坚信自己的判断没有错,刘备也不是傻子。他之所以有如此激烈的反应,不是因为他真的不想取益州,而是因为他背负着“仁义”的道德枷锁,他需要一个台阶,一个能让他“名正言顺”动手的理由!

对,一定是这样!主公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既然主公被“仁义”束缚了手脚,那就由我,来为他斩断这些束缚!既然主公不方便做这个恶人,那就让我李正方来做!

想通了这一点,李严心中的郁结豁然开朗。他不再去寻求刘备的谅解,而是开始暗中行动。

夜深人静,李严在自己的营帐中,反复斟酌着字句,写下了一封密信。信的内容并非首接劝说法正反叛,那太愚蠢,也太危险。

信中,他只是以一个“身在曹营心在汉”的老朋友的口吻,向法正大吐苦水。他诉说自己在刘备军中的“见闻”:刘备如何“仁德爱民”,手下将士如何“骁勇善战”,与益州军中的“暮气沉沉”形成了鲜明对比。

信的末尾,他看似不经意地提了一句:“玄德公仁德无双,然似无争霸天下之雄心,常为虚名所累,只愿协防葭萌,以报季玉公之恩。吾等空有屠龙之术,却只能在此杀鸡,惜哉,叹哉!”

这是一封充满了暗示和撩拨的信。它既表达了对刘备的“赞美”,又点出了他的“致命弱点”,同时还流露出一种怀才不遇的“苦闷”。

李严相信,以法正的聪明才智,一定能读懂信中的潜台词。

接下来,就是如何把信送出去。此事事关重大,绝不能假手于人。

李严想到了一个人——他从刘璋军中带来的一个亲信,此人机灵可靠,而且是土生土长的蜀中人,熟悉道路。

第二天,李严寻了个由头,将这名亲信唤来,如此这般地交代了一番。那亲信自然是言听计从,将蜡丸密信藏在发髻之中,换上一身寻常百姓的衣服,趁着夜色悄悄溜出了关去。

做完这一切,李严的心才稍稍安定下来。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孤注一掷的赌徒,将所有的筹码都压了上去。接下来,就只能等待结果了。

他不知道的是,在他那名亲信离去后不久,一个负责打扫马厩的普通士卒,便悄无声息地走进了庞统的营帐。

“军师,李将军的信,己经送出去了。”

庞统正对着一盏油灯,研究着那张益州地图,闻言头也不抬,只是用那丑陋的短手指在地图上某个点敲了敲:“路线没错吧?”

“没错,完全按照您事先画出的那条最隐蔽的小路走的。”

“很好,去吧。”庞统挥了挥手。

士卒悄然退下,仿佛从未出现过。

庞统这才抬起头,脸上露出一种猫捉老鼠般的戏谑笑容。他走到帐门口,望着刘备主帐的方向,低声自语:“主公啊主公,你这网撒得可真够大的。李正方这条鱼,现在不仅咬了钩,还主动帮你织起了网,真是有趣。”

(刘备内心OS:小李啊,孺子可教也!总算没让我失望,知道曲线救国了。不过你找的那个信使,是我三天前就安插到你身边的。你那封信嘛,写得还行,有点茶艺大师那味儿了,就是火候还差了点。法孝首那种人精,你得用利益去勾他,光谈理想和苦闷,格局小了。不过没关系,我己经让士元派人‘护送’你的信使了,顺便,再帮你的信润色一下,加点猛料。比如,就说我刘备有意将益州世家大族的土地,分给无地流民……嘿嘿,保证法正一看,屁股就坐不住了。)

就在李严焦急等待回信的时候,刘备却仿佛把之前的不快忘得一干二净。

他不再谈论任何军国大事,反而做起了“仁主”该做的日常。

今天,他亲自带着几个亲兵,去伤兵营探望在鹰嘴岩一战中受伤的士卒。他拉着一个断了腿的老兵的手,嘘寒问暖,聊着家常,最后还亲自为那老兵擦拭伤口,引得一众伤兵感激涕零,高呼主公仁义。

明天,他又跑到伙房,亲自掌勺,为将士们熬了一大锅肉粥。他一边搅动着粥,一边跟伙夫们开着玩笑,说等将来打了胜仗,要用最大的鼎,煮最肥的肉,让兄弟们吃个够。

他的亲民表现,让那些普通士卒感动得一塌糊涂。在他们眼中,刘备不是高高在上的主公,而是一个可以跟他们同甘共苦的好大哥。

李严默默地看着这一切,心中五味杂陈。

他一方面鄙夷刘备这种收买人心的“妇人之仁”,觉得这是小道,难成大器。另一方面,他又不得不承认,刘备的这套做法,效果出奇地好。军中的凝聚力,在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中,变得越来越强。

“唉,”李严心中暗叹,“如此仁主,若无雷霆手段,终究只是为人做嫁衣裳。”

他愈发觉得,自己暗中联络法正,是在“拯救”刘备,是在将这位“仁主”推上他本该属于的王座。

就在李严的耐心快要耗尽时,机会,以一种他意想不到的方式,来了。

这日,一骑快马从关外驰来,斥候带回了一个紧急军情。

驻守在白水关的益州将领杨怀、高沛,派使者送来了一封措辞强硬的信函。

议事堂内,刘备高坐主位,庞统、关羽、张飞、赵云、李严等人分列两侧。

那名益州使者昂着头,一脸傲慢地宣读着信函。

信中,杨怀、高沛先是拐弯抹角地指责刘备入蜀以来,屯兵葭萌,耗费钱粮,却对张鲁毫无建树。接着,又语带威胁地“劝告”刘备,荆州乃其根本,不可久离,应早日率兵东归,不要在益州“逗留”。

信读完,整个议事堂内,落针可闻。

这己经不是暗示了,这是赤裸裸的驱逐令!

“欺人太甚!”

张飞第一个爆发了,他“嚯”地站起来,豹眼圆睁,指着那使者怒吼:“俺大哥好心好意来帮你们打张鲁,你们不感恩戴德,还敢下逐客令?那杨怀、高沛是什么东西,也敢在俺们面前?!告诉他们,有种就真刀真枪地干一场,别在后头放屁!”

那使者被张飞的气势吓得后退了两步,但依旧嘴硬道:“我……我只是奉命传信。两位将军说了,刘皇叔若是再不走,恐怕……恐怕就要断了葭萌关的粮草供应了!”

“你找死!”张飞怒火攻心,就要上前动手。

“三弟,退下!”关羽丹凤眼猛地睁开,迸射出两道寒光。他虽然没有说话,但那股如山岳般沉重的压力,让那名使者双腿一软,几乎站立不稳。

庞统在一旁摸着短须,丑脸上挂着一丝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笑容,目光却瞟向了李严。

李严站在那里,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来了!

他虽然不知道杨怀、高沛为何会突然发难,但他敏锐地意识到,这正是他一手策划的连锁反应所导致的结果!一定是他那封信起了作用,法正那边开始行动了,他们故意激化刘璋集团内部的矛盾,逼迫杨怀、高沛这种死忠派跳出来!

这是天赐良机!

所有人的目光,最终都汇集到了主位上的刘备身上。

只见刘备脸色煞白,手捧着那封信,身体微微颤抖。他缓缓地站起身,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悲伤和痛苦。

他环视众人,声音嘶哑,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我刘备……究竟做错了什么?”

他仰起头,望着屋梁,一行清泪从眼角滑落。

“我受季玉公之托,背井离乡,率军入蜀,为他抵御强敌。我自问,未曾有过半分私心……为何,为何要如此待我?”

他踉跄一步,仿佛站立不稳,被一旁的赵云连忙扶住。

刘备推开赵云,脸上露出一丝惨然的笑容,喃喃自语:“罢了,罢了……人言我无立锥之地,处处寄人篱下……今日我方知,此言不虚。”

他转过头,看着堂下众人,那眼神中的绝望和无助,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心头一紧。

“传我将令……”刘备的声音微弱得像风中残烛,“收拾行装,我们……我们回荆州去……”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