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谷春深:蒙昧中的薪火与情缘
春日的灵谷被遍野的紫云英染成淡紫色,学堂的竹窗半开着,阿瑶正握着毛笔教孩子们写"药"字,忽然听见院外传来激烈的争执声。她搁下笔跑出去,只见小虎涨红着脸,正将个蓬头垢面的少年堵在墙角:"都说了灵谷不收外人!"
少年怀里紧紧抱着个破旧的布包,指节因用力而发白:"我只要口饭吃...我会干活!"他身后跟着个五六岁的女童,眼神怯生生的,却攥着根树枝在地上画着奇怪的符号。阿瑶注意到那符号与逸尘教过的《连山易》卦象有几分相似,心下一动。
"发生何事?"逸尘手持书卷赶来,青衫上还沾着草药汁液。少年看见他,突然跪了下来:"先生!我娘临终前说灵谷有大善人...求您收留我们!我妹妹天生能看懂卦象,可我...我不识字,教不了她。"
围观的村民窃窃私语,刘婶摇头道:"自家都顾不过来,哪有闲粮养外人?"阿野从药圃跑来,他如今己是阿瑶的得力助手,见状立刻站出来:"让他们留下吧!后山的药田正缺人手。"
阿瑶蹲下身,温柔地擦掉女童脸上的泥污:"你叫什么名字?"女童望着她腕间的银铃,轻声道:"阿蓍。"她突然抓起阿瑶的手,在掌心画了个卦象,"姐姐,这个...和你很像。"
逸尘凑近细看,脸色微变:"这是蒙卦九二的爻象。"他转向少年,"你若愿意,可在学堂帮忙,教孩子们习武,也能学些字。"少年大喜过望,连连磕头:"我叫阿槊,定不负先生!"
当晚,阿瑶在油灯下整理医书,发现阿蓍正蹲在角落,用木炭在石板上推演卦象。那些线条看似杂乱,却暗含规律。"阿蓍,你在画什么?"阿瑶轻声问。女童抬头,眼睛亮晶晶的:"我在算...灵谷什么时候会来很多人。"
这话让阿瑶心头一震。三日前,陆捕头曾送来密信,说朝廷要在灵谷设驿站,届时定会有大量流民涌入。她将阿蓍抱到膝头:"你想不想学真正的卦象?"女童用力点头,发间的野花随着动作轻轻摇晃。
次日清晨,学堂里热闹非凡。阿槊正在教孩子们练拳,虎虎生风的招式引得小虎也忍不住加入。阿蓍则坐在窗边,跟着逸尘学习《易经》。阿瑶端着药汤进来,看见阿蓍在沙盘上画出完整的蒙卦,惊叹道:"真聪明!"
这时,村长匆匆赶来,手里攥着封公文:"朝廷的人半月后就到!要我们腾出屋子做驿馆!"村民们顿时慌了神,刘婶急得首抹眼泪:"这可怎么办?自家屋子都不够住!"
"大家莫慌。"逸尘展开舆图,"后山有处废弃的道观,修缮后可容百人。阿槊,你带着青壮去伐木;阿野,你负责调配草药防止瘴气;阿瑶..."他看向她的目光温柔,"还要辛苦你带着女眷准备被褥。"
阿瑶脸颊微红,点头应下。转身时,却见阿蓍拽着她的裙摆:"姐姐,我算出...修缮道观时会有危险。"女童指着沙盘上的卦象,某个位置画满了交错的线条。
果然,第三日施工时,道观的横梁突然断裂。千钧一发之际,阿槊飞扑过去推开两个孩子,自己却被木屑划伤了手臂。阿瑶冲过去为他包扎,心疼道:"为何不躲开?"阿槊憨厚一笑:"我是兄长,自然要护着弟弟妹妹。"
这话让逸尘若有所思。当夜,他将阿槊和阿瑶叫到书房:"蒙卦九二说'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灵谷如今就像个大家庭,需要有人担当。阿槊,你可愿做这学堂的武教头?阿瑶..."他顿了顿,"我想请你与我一同管理药庐。"
阿瑶心跳如鼓,手中的药碗险些打翻。烛光下,逸尘的眼神比往日更加明亮。阿槊挠挠头,突然笑道:"好啊!以后我教孩子们强身,阿瑶姐姐教他们救人,先生教大家学问,这不就是个完整的家吗?"
随着工期推进,灵谷越发忙碌。阿蓍每天都会在沙盘上推演,为众人避开不少麻烦。有次她算出暴雨将至,众人提前加固工棚,才免去一场损失。村民们渐渐对这个"会算卦的小丫头"又敬又爱。
半月后,朝廷的车队抵达灵谷。让众人意外的是,车队中竟有位身着华服的女子,自称是陆捕头的妹妹陆婉清,精通建筑之术。她看着焕然一新的道观,赞叹道:"这布局暗合八卦,是谁设计的?"
得知是阿蓍的推演之功,陆婉清主动提出收她为徒。"这孩子天赋异禀,若能去城里求学..."她看向阿槊,"兄长可愿一同前往?我可保你们衣食无忧。"
阿槊沉默良久,望向学堂里嬉笑的孩子们:"多谢姑娘好意,但我答应过先生,要护着灵谷的这些孩子。阿蓍若想去,我自会支持。"阿蓍却抱住他的腿:"我不要离开哥哥,不要离开灵谷。"
这话让在场众人红了眼眶。逸尘走上前,将一卷《营造法式》递给陆婉清:"既如此,烦请姑娘将此书赠予阿蓍。灵谷虽小,却也容得下她的天赋。"
春末的夜晚,灵谷举办了盛大的庆功宴。阿瑶和逸尘并肩坐在溪边,看孩子们围着篝火跳舞。阿槊正教小虎耍枪,阿蓍则蹲在陆婉清身边,兴奋地比划着新学的卦象。
"阿瑶。"逸尘突然开口,声音比溪水还温柔,"等入了夏,我想请村长去你家提亲。"阿瑶的脸瞬间红透,低头摆弄着裙摆:"都听先生的。"远处传来阿野的笑闹声,他正和几个少年比试辨认草药。
月光洒在灵谷,将一切都镀上银辉。蒙卦九二的智慧,早己化作温暖的灯火,照亮每个人的心间。这里有传承,有担当,更有生生不息的希望,如同春日的种子,在爱的滋养下,终将长成参天大树。